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当前国内高校校园规划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节约型大学校园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设计技术措施。
[关键词]节约型大学校园;建筑节能;校园建筑规划设计
世纪之交高校经历“扩大、调整、合并和改建”等各项任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5年已达到21%,全国普通高校共有1731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校“扩招”引发大学校园建设高峰期的到来,校园建筑从1978年的330万m2发展到2001年的近2.6亿m2。大学城现象普遍出现,一批标准高、规模大的大学校园在各地纷纷建成或正在建设中。
1 当前国内高校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不恰当的定位。①超标准,超规模,盲目攀比;②高档豪华的建筑装修,使校园建筑失去了朴素大方的文化内涵;③过度的景观建设:大湖面、大草坪、音乐喷泉、各类树种等;④能源浪费,过亮的夜间照明,过冷的空调,过高的供暖温度等。
1.2空间尺度失调。①规划流于形式,大广场,长轴线的现象突出;②校园空间尺度过大,缺乏亲切感,道路过宽,建筑密度偏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3教育资源优化与配置的欠缺。①学科规划与校园规划矛盾,学科之间没有有益的交叉,大学校园建设中,实验平台,图书馆,会议中心报告厅,网络资源,体育场地等重复建设,造成浪费;②大学建设与城市建设未能形成合理的对话,未能实现真实的资源共享、互补。
1.4校园建设中的模式化。当前的校园建设存在着某种盲目与茫然,纵览我国近年来设计与建设的几多作品,不难看到模式化和概念化的痕迹是如此的强烈并愈加泛滥,很多校园建设所营造的空间形态几近相似,与其所面对的不同学校的不同背景,并不能相生相融。
2 节约型大学校园的规划
2.1科学论证和决策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①结合学校的实际,深入研究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②工程实践证明,教育部1992年和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中,校园规划用地指标在当今还是基本满足使用要求的,但各项具体指标应有所调整;教师住宅用地减少;科研设施增多,相关实验用房面积增加,学校社会需求增加,但是,随着层数的增多,对土地的要求没有太大的增加。
2.2校园规划的弹性与分期建设。①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无论在高校、社会或者高校之间,还是统一校园的不同学科之间,应该增强开放性,和不同学科的交叉互动,集中布局,在节约土地的同时,有利于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交流,公共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多功能会堂等都可以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做到弹性规划,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规划与学科建设,校园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统一。③建筑的组团化设计原则替代“大广场、大轴线”,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空间。
2.3校园建筑创作的适度。①校园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校园的建筑文化来源于时间的积淀。校园建筑创作和设计应在持续与协调中表达个性,在整和与恒久中张扬时代。②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纪念碑却无法承载过多的社会意义,过分追求标志性的结果往往是整体性的丧失和标志意义的不断过时,校园建设的特质,应该是恒久的平实、和谐,在大学校园建筑创作中应倡导整体的协调,总体的连续。③近年来我国的许多新校园建设,其建筑形式不可避免地融入了社会流行化趋势中,教育建筑失去自我特征,校园建筑如果过度关注时代性而卷入某种建筑形式的流行,其结果将与这种形式的普及而流于庸俗过滥终被不屑。因此大学校园建筑创作设计中应重恒久性。④不同大学的校园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究其根源在于其所凝结和沉淀的场所精神大不相同,因为这种场所精神根植于它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背景和校园建筑与环境风貌以及特有的办学理念或教育模式之中。在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中,应通过布局、色调、高度、形态、对应关系等一系列规划,来寻求建筑与其校园环境的和谐。对校园内某栋建筑单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筑实体、环境生态、空间尺度、景观小品,色彩肌理等手段进行整体性设计和综合调度,达到景观的一体化效果。
2.4传承校园文化并追求适度创新。①建筑设计应实用、经济、美观,为了使校园环境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校园建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应该成为我们设计的基本目标。校园建筑规模、高度、平面的开间和进深尺寸、交通流线组织等设计细节问题需仔细推敲,使每个功能空间获得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一味凑合“完美造型”的设计意图,造成了内部平面、空间的不规则,增加了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从而造成了使用面积的浪费;一味追求立面的装饰效果,过多设置装饰百叶,开窗位置和面积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增加建筑构件的材料,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②充分发挥建筑的灵活可变性和功能适应性也是提高校园建筑使用功效的有效方法。
3 节约型大学校园校园建筑的节能技术
3.1合理确定建筑外墙的窗墙面积比。外墙、实墙是建筑立面构图的主要元素,也是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窗是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最薄弱之处,但也是保证房间良好的采光、通风的重要卫生条件,因此合理确定外窗面积是十分重要的。建筑主要朝向的窗墙面积比选择为0.4左右较为适宜,这样只需对外窗的传热系数提出要求,而不必再考虑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的要求。
3.2重视建筑外窗的细部设计。外窗的设计不但应考虑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要求,还应重视其材料的选择、开启位置、开启方式及玻璃分格的确定。
3.2.1优先考虑选用PVC型材的塑料门窗。窗墙面积比为0.4时,按照要求,窗的传热系数应达到3.0,断热铝合金型材加LOW-E中空玻璃才有可能满足要求,而选用PVC型材加普通中空玻璃完全能满足要求,以江苏地区为例,塑料门窗的价格为360元/m2,而断热铝合金门窗的价格为780元/m2,塑料门窗不但价格低,且气密性指标也要优于断热铝合金门窗。
3.2.2窗的开启位置和开启窗扇的尺寸应考虑人的使用尺度,方便开启和关闭。高校的教学楼教室一般以公共教室为多,窗扇的尺寸过大,窗的开启高度太高都会不方便开启,由于开启后无人关闭,遇到夏季雷雨大风就会造成玻璃的破损,增加了管理和维修的费用,同样是浪费材料,浪费能源。
3.2.3少用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只能采用金属型材,造价较大;且玻璃幕墙开启扇的数量设置受到安全的限制,大量采用玻璃幕墙,室内的通风只能通过机械方式解决,又增加了用电能耗。
3.3中庭空间的设计。高校建筑的设计中,中庭的空间处理手法运用的越来越多,中庭空间所占的面积也趋向于大,但由此带来了消防问题和节能的问题。
3.3.1为了防火分区,在中庭四周设置防火卷帘,这些防火卷帘造价高。且平时无用,其实也是资源的浪费。
3.3.2中庭为了采光设置玻璃屋顶,夏季的太阳辐射造成中庭温度升高,影响相邻房间,必须动用机械通风设施排除热空气,同样增加了用电能耗。
3.4积极采用节能型能源、系统、设备和材料。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能源、系统、设备和材料,是实现节能的必要措施。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太阳能加热系统,风力发电系统,为校园建筑降低能耗创造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绿色照明灯具、节水型节水阀和卫生器具,天然气的可持续性使用方法,高效的供暖设备系统,通风设备人工制冷设备的推广使用,则大大降低了校园建筑的运行能耗。
此外在校园建设中,还应选择档次适度的材料,避免高档豪华材料的泛滥,避免化学性和生物危害,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大学校园建设中应以创新为动力,效益为中心,教育为目的,寻求校园节能环保新思路,全面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发展和谐的学习型校园,努力探索创建“节约型校园”新途径。
[关键词]节约型大学校园;建筑节能;校园建筑规划设计
世纪之交高校经历“扩大、调整、合并和改建”等各项任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5年已达到21%,全国普通高校共有1731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校“扩招”引发大学校园建设高峰期的到来,校园建筑从1978年的330万m2发展到2001年的近2.6亿m2。大学城现象普遍出现,一批标准高、规模大的大学校园在各地纷纷建成或正在建设中。
1 当前国内高校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不恰当的定位。①超标准,超规模,盲目攀比;②高档豪华的建筑装修,使校园建筑失去了朴素大方的文化内涵;③过度的景观建设:大湖面、大草坪、音乐喷泉、各类树种等;④能源浪费,过亮的夜间照明,过冷的空调,过高的供暖温度等。
1.2空间尺度失调。①规划流于形式,大广场,长轴线的现象突出;②校园空间尺度过大,缺乏亲切感,道路过宽,建筑密度偏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3教育资源优化与配置的欠缺。①学科规划与校园规划矛盾,学科之间没有有益的交叉,大学校园建设中,实验平台,图书馆,会议中心报告厅,网络资源,体育场地等重复建设,造成浪费;②大学建设与城市建设未能形成合理的对话,未能实现真实的资源共享、互补。
1.4校园建设中的模式化。当前的校园建设存在着某种盲目与茫然,纵览我国近年来设计与建设的几多作品,不难看到模式化和概念化的痕迹是如此的强烈并愈加泛滥,很多校园建设所营造的空间形态几近相似,与其所面对的不同学校的不同背景,并不能相生相融。
2 节约型大学校园的规划
2.1科学论证和决策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①结合学校的实际,深入研究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②工程实践证明,教育部1992年和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中,校园规划用地指标在当今还是基本满足使用要求的,但各项具体指标应有所调整;教师住宅用地减少;科研设施增多,相关实验用房面积增加,学校社会需求增加,但是,随着层数的增多,对土地的要求没有太大的增加。
2.2校园规划的弹性与分期建设。①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无论在高校、社会或者高校之间,还是统一校园的不同学科之间,应该增强开放性,和不同学科的交叉互动,集中布局,在节约土地的同时,有利于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交流,公共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多功能会堂等都可以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做到弹性规划,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规划与学科建设,校园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统一。③建筑的组团化设计原则替代“大广场、大轴线”,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空间。
2.3校园建筑创作的适度。①校园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校园的建筑文化来源于时间的积淀。校园建筑创作和设计应在持续与协调中表达个性,在整和与恒久中张扬时代。②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纪念碑却无法承载过多的社会意义,过分追求标志性的结果往往是整体性的丧失和标志意义的不断过时,校园建设的特质,应该是恒久的平实、和谐,在大学校园建筑创作中应倡导整体的协调,总体的连续。③近年来我国的许多新校园建设,其建筑形式不可避免地融入了社会流行化趋势中,教育建筑失去自我特征,校园建筑如果过度关注时代性而卷入某种建筑形式的流行,其结果将与这种形式的普及而流于庸俗过滥终被不屑。因此大学校园建筑创作设计中应重恒久性。④不同大学的校园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究其根源在于其所凝结和沉淀的场所精神大不相同,因为这种场所精神根植于它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背景和校园建筑与环境风貌以及特有的办学理念或教育模式之中。在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中,应通过布局、色调、高度、形态、对应关系等一系列规划,来寻求建筑与其校园环境的和谐。对校园内某栋建筑单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筑实体、环境生态、空间尺度、景观小品,色彩肌理等手段进行整体性设计和综合调度,达到景观的一体化效果。
2.4传承校园文化并追求适度创新。①建筑设计应实用、经济、美观,为了使校园环境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校园建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应该成为我们设计的基本目标。校园建筑规模、高度、平面的开间和进深尺寸、交通流线组织等设计细节问题需仔细推敲,使每个功能空间获得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一味凑合“完美造型”的设计意图,造成了内部平面、空间的不规则,增加了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从而造成了使用面积的浪费;一味追求立面的装饰效果,过多设置装饰百叶,开窗位置和面积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增加建筑构件的材料,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②充分发挥建筑的灵活可变性和功能适应性也是提高校园建筑使用功效的有效方法。
3 节约型大学校园校园建筑的节能技术
3.1合理确定建筑外墙的窗墙面积比。外墙、实墙是建筑立面构图的主要元素,也是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窗是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最薄弱之处,但也是保证房间良好的采光、通风的重要卫生条件,因此合理确定外窗面积是十分重要的。建筑主要朝向的窗墙面积比选择为0.4左右较为适宜,这样只需对外窗的传热系数提出要求,而不必再考虑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的要求。
3.2重视建筑外窗的细部设计。外窗的设计不但应考虑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要求,还应重视其材料的选择、开启位置、开启方式及玻璃分格的确定。
3.2.1优先考虑选用PVC型材的塑料门窗。窗墙面积比为0.4时,按照要求,窗的传热系数应达到3.0,断热铝合金型材加LOW-E中空玻璃才有可能满足要求,而选用PVC型材加普通中空玻璃完全能满足要求,以江苏地区为例,塑料门窗的价格为360元/m2,而断热铝合金门窗的价格为780元/m2,塑料门窗不但价格低,且气密性指标也要优于断热铝合金门窗。
3.2.2窗的开启位置和开启窗扇的尺寸应考虑人的使用尺度,方便开启和关闭。高校的教学楼教室一般以公共教室为多,窗扇的尺寸过大,窗的开启高度太高都会不方便开启,由于开启后无人关闭,遇到夏季雷雨大风就会造成玻璃的破损,增加了管理和维修的费用,同样是浪费材料,浪费能源。
3.2.3少用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只能采用金属型材,造价较大;且玻璃幕墙开启扇的数量设置受到安全的限制,大量采用玻璃幕墙,室内的通风只能通过机械方式解决,又增加了用电能耗。
3.3中庭空间的设计。高校建筑的设计中,中庭的空间处理手法运用的越来越多,中庭空间所占的面积也趋向于大,但由此带来了消防问题和节能的问题。
3.3.1为了防火分区,在中庭四周设置防火卷帘,这些防火卷帘造价高。且平时无用,其实也是资源的浪费。
3.3.2中庭为了采光设置玻璃屋顶,夏季的太阳辐射造成中庭温度升高,影响相邻房间,必须动用机械通风设施排除热空气,同样增加了用电能耗。
3.4积极采用节能型能源、系统、设备和材料。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能源、系统、设备和材料,是实现节能的必要措施。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太阳能加热系统,风力发电系统,为校园建筑降低能耗创造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绿色照明灯具、节水型节水阀和卫生器具,天然气的可持续性使用方法,高效的供暖设备系统,通风设备人工制冷设备的推广使用,则大大降低了校园建筑的运行能耗。
此外在校园建设中,还应选择档次适度的材料,避免高档豪华材料的泛滥,避免化学性和生物危害,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大学校园建设中应以创新为动力,效益为中心,教育为目的,寻求校园节能环保新思路,全面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发展和谐的学习型校园,努力探索创建“节约型校园”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