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肇庆市旅游制度创新的相关思考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肇庆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建设者之一[1],应积极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提高对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能力,切实做好对旅游制度的创新、优化,提升新时代肇庆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力图基于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改革,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肇庆市旅游制度创新的必要性,提出加强肇庆市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构建跨地区旅游产业服务多元化融合体系等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肇庆市;旅游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2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为肇庆市发展多元化旅游产业建立了良好平台。肇庆市应积极做好改革创新,深化旅游产业发展探索、创新旅游制度及旅游发展规范,切实提高旅游产业总体水平。进而,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为载体,建立肇庆市旅游产业发展新业态。
  一、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肇庆市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一)人文环境
  肇庆市土地总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其中活立木蓄积总量为3 507万立方米,松脂基地725万亩、竹子基地169万亩,各类人工培育及自然生长林木种类多达2 500余个,野生动物近210多种。在自然生态方面极为适宜旅游业资源开发。除此之外,肇庆市具有完善的旅游产业生态体系,公路交通通车里程达到1.43万公里,公路交通线、铁路交通线覆盖肇庆市70%以上旅游服务区。同时,在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肇庆市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求,针对旅游经济体系建设,制定一系列人文管理发展规划,最大限度为旅游业发展创造生态发展环境。截至2020年末,肇庆市第三产业收入总额突破900亿元,成为肇庆市核心支柱产业。其中,旅游业对当地GDP增长贡献达到该地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因此,肇庆市在产业结构、地理环境、社会资源等多个方面,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优势。
  (二)历史背景
  肇庆市历史文化悠久,根据史料记载,肇庆市历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到汉代初期,肇庆市逐渐成为中国东南部地区重要行政管理单位之一。截至唐代,肇庆市成为隶属广州的下辖县。直至宋代时期,肇庆市方才由端州改为肇庆。至此之后,肇庆市进一步从行政中心转变为经济发展中心。此后的明代、清代及民国时期,各级政府均在肇庆设置专属行政办事处。由此可知,肇庆市经历多个历史时期,不同时期肇庆市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均发生一定程度转变。正因如此,肇庆市可以运用悠久文化历史,构建具有文化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新生态,将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进行双向融合,切实以文化发展为载体助力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充分发挥肇庆市历史文化发展优势,有效实现对肇庆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二、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肇庆市旅游制度创新必要性
  目前,肇庆市旅游生态产业结构虽相对完善,但未开发的旅游景区及限制旅游用地仍相对较多,且部分旅游项目内容相对单一,使肇庆市无法基于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周边产业经济建设。之所以,肇庆市旅游生态发展存在这一问题,主要由于肇庆市旅游制度较为滞后,未能基于时代发展做好创新,促使肇庆市旅游产业发展与时代发展脱节。因此,做好肇庆市旅游制度创新,是解决当前肇庆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难题的有效路径,对于提高肇庆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完善旅游经济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肇庆市可以基于旅游产业生态优化,加速对部分旅游用地及景区资源开发,提高各个旅游景区之间发展合作能力,运用发展联动建立多元化旅游发展模式,使肇庆旅游制度创新能满足本地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多方面需求。
  三、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肇庆市旅游制度创新策略及路径
  (一)加强肇慶市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特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为乡村旅游发展开辟新的路径,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对主流消费群体的实际吸引力。肇庆旅游服务产业发展虽然与传统意义乡村旅游存在本质差异,但可以基于对特色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借鉴,建立符合肇庆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旅游服务机制。通过面向多产业融合进行探索、创新,实现肇庆市旅游产业发展多维度推进,改变传统模式下肇庆单一旅游发展结构,使肇庆市旅游发展能面向更广阔市场稳步推进。例如,利用肇庆市悠久历史文化背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重要铺垫,与相关文化教育机构、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打造追忆传统文化发展旅游新体系,承载挖掘传统文化及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时代机遇,更好地提高肇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吸引力,使历史文化能成为肇庆旅游发展重要名片。
  (二)构建跨地区旅游产业服务多元化融合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涉及9座主要城市,在旅游产业方面各具特色。肇庆市可以基于自身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牵头构建跨地区旅游产业服务多元化融合体系,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资源的有效互通,运用数据信息、旅游服务项目等内容,统一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服务产业发展规范。并围绕肇庆市旅游产业发展纲要,建立多位一体有效互补的旅游服务发展模式,更好地汲取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发展特色,提高肇庆市在旅游服务产业中的发展影响力,使肇庆市能屹立于旅游产业发展上游,更好地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做好引导。在此过程中,肇庆市不仅可以利用牵头发展提高自身旅游服务发展能力,同时,亦可一定程度在合法框架内主导旅游服务发展市场,提高肇庆市旅游服务产业发展水平。
  (三)强化科技、文化助力旅游产业发展
  推动科技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核心的目标之一。肇庆市应运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发展优势[3],将科技产业及文化产业应用于推动旅游业发展,并基于旅游业发展影响力,对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反哺,实现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资源发展良性循环,建立三位一体旅游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其中,科技产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支柱产业之一,势必为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助力与支持。文化产业作为肇庆市不可或缺的历史元素,应在科技产业助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做好面向旅游服务产业有效渗透,基于文化渗透提高肇庆市在旅游市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运用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有效联动,弥补各个产业发展不足,充分建立多元化协同发展机制,为未来肇庆市更好地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新环境做好铺垫。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建筑应用学科的基础课程,力学的学习与运用贯穿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始终,在社会实践应用中必不可少。综合当前的教学方式来看,由于行业新知识的引入不足、理论和实践偏重不均衡、教学内容的构件和结构区分不明确等情况,学生整体学习兴趣较低,且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最终导致具体运用时出现较大偏差。本文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學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各方面教学内容的联系,提升学生总体学习水
摘 要:团结一致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提条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多民族拧成一股绳,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出发,根据现实内部和外部现状出现的认同问题,提出维系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建设路径在于在意识形态方面加深五个认同,共商共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良好的民族关系。  关键词:中华民族
摘 要: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为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如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思考的新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校企合作当中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建议,期望在校企合作当中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学生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发生重要改变,更多人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接受终身体育和终身锻炼的理念。在有效贯彻和执行终身体育观念中,部分学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效果不够乐观,面对存在的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问题,需要学校积极寻求改革和创新方式,将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与体育教学合理融合,这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必然方式。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探究目前体育教学
摘 要:在中国教育中,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开展的基础,能为其开展提供方向。儿童文学是指能够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十分符合儿童认知水平、适合儿童接受能力与审美需求的文学,一经出现就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现阶段,儿童文学作品已经被纳为小学语文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良好的互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及价值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地位
摘 要: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提升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成为必然要求。本文从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核心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素养、职业能力素养和科学研究素养,并从个人和学校两个层面详细阐述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
摘 要:排球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基础且重要的运动项目。排球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排球技能,还能培养其体育竞技精神,对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因此,各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排球教学模式,打造高效体育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热情,使学生通过排球运动强健体魄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素养。本文针对创新高校排球教学模式打造高效体育教学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
摘 要: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1]。由于留守儿童会出现监护中心“缺位”,一些儿童极易成为网瘾留守儿童。学校作为网瘾留守儿童转化的主阵地,要积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对网瘾留守儿童从家庭情况、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获得心
摘 要:高校英语课程强调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英语互动对话场景中能够创设出符合现实需求的叙事和话题背景。传统的场景创设形式比较单一,且在逻辑的合理性和情感的渗透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逻辑场景、情感场景和个性场景等方面陈述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在创设中起到的作用,说明如何将VR技术运用于英语课堂互动对话教学。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互动对话;场景创设;高校英语  中图分类号:H3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文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人文风情是旅游地理中非常核心的部分,也是很关键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地理教学中重视对人文风情的讲述,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目前高校旅游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人文素养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旅游地理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K901-4;G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