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有个夜哭郎
□陈琴
过去,路边电线杆往往有这样的“布告”:“天慌慌地慌慌,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行人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说明人们对孩子哭闹无可奈何。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向世界宣告:我来了!父母要学会鉴别新生儿哭声所传递的信息。据研究,第1周婴儿的啼哭,主要是饥饿、冷、疼痛、睡眠等等原因造成的,第2、3、4周,又各递增了一种原因,如中断喂奶、烦躁,第一次吃非流质食品等等。以后出现因成人离开或玩具被拿走等引起的啼哭。婴儿的啼哭有不同的模式,父母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哭声来判断婴儿啼哭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例如:
饥饿的啼哭:有节奏,啼哭时还伴随着闭眼、号叫、双脚紧蹬(如同蹬自行车那样)。出生第1个月时,有一半啼哭是由于饥饿或干渴引起的。到第6个月,这一类啼哭就下降为30%。
发怒的啼哭:声音往往有点失真。因为婴儿发怒时用力吸气,迫使大量空气从声带通过,使声带震动。
疼痛的啼哭:事先没有呜咽,突然高声呼气,再吸气,然后又呼气,由此引起一连串的叫声。可分为偶发性疼痛型、通常性或慢性疼痛型。前者因创伤引起的突然剧痛或腹痛,或因骚痒、灼热、不适、发烧引起的偶然疼痛;后者是因没有吃饱或营养不良造成的疼痛。前者哭声突然而激烈,声音很响,不停地号叫,极度不安,脸上有痛苦的表情;后者则经常反复发出相似的啼哭。
恐惧或惊吓的啼哭:突然发作,强烈而刺耳,伴有间隔时间较短的号叫。
不称心的哭和招引别人的哭:先是长时间吭吭吱吱,低沉单调,断断续续。如果没有人理他,就要大哭起来。
新生儿啼哭既是生理的需要,又是对外界反应和表达自身需要的方式。家长应及早发现孩子哭的原因;及时满足其生理需要。饿了及时喂奶,尿布湿了及时换,经常与孩子“谈话”抚慰孩子,满足其与人交往的需要。
在没有疼痛或腹胀的情况下,婴儿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大哭几个小时,这种哭多发生在2~4周的新生儿中,称为“周期性烦躁哭泣”。原因是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造成周期性烦躁所致,疲劳也是一个原因。这时,将孩子抱起来,或看看他的脸,或将手轻轻压在他的胸前,这样就可以停止啼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充分的母爱,这种周期性烦躁哭泣就会减少。
婴儿随着年龄增长,哭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有些生理发育方面带来的痛苦,还会使婴儿啼哭。如:孩子出牙感到难受而哭,可用“安慰奶嘴”,对大多数婴儿特别是双胞胎、多胞胎婴儿,很起作用。牙科医生证实,使用安慰奶嘴对以后长牙没有害处,反而会减少孩子出牙时的痛苦。
总之,对孩子的啼哭要采取合乎自然的科学态度去对待它。
(摘自《妈咪宝宝》)
幼儿过量补维生素D会发热
□唐文
时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成风,而含维生素D的强化奶粉、VD钙奶、麦乳精、鱼肝油以及众多的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品及保健品充斥市场,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给孩子过量补充维生素D会引起发热或中毒,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儿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较差,体温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如果给孩子吃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品过多,甚至还给孩子打维生素D针,造成体内维生素D过量,促使小肠对钙的吸收增加。当血钙持续升高时,交感神经发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难以排汗,导致体温调节障碍,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积蓄过多,进而引起发热。
小儿因食用过量维生素D引起的发热有其特点,孩子的体温晚上比白天高,24小时的温度变化超过1℃,四肢温度较头部和躯干的温度低,面色苍白,皮肤无汗或少汗。有的孩子还伴有烦躁、口渴、多尿、纳差等症状。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热时,应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经检查如果是因维生素D引起的,要立即停止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奉劝家长,给孩子补维生素D和钙剂,应去请教医生。(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琴
过去,路边电线杆往往有这样的“布告”:“天慌慌地慌慌,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行人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说明人们对孩子哭闹无可奈何。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向世界宣告:我来了!父母要学会鉴别新生儿哭声所传递的信息。据研究,第1周婴儿的啼哭,主要是饥饿、冷、疼痛、睡眠等等原因造成的,第2、3、4周,又各递增了一种原因,如中断喂奶、烦躁,第一次吃非流质食品等等。以后出现因成人离开或玩具被拿走等引起的啼哭。婴儿的啼哭有不同的模式,父母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哭声来判断婴儿啼哭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例如:
饥饿的啼哭:有节奏,啼哭时还伴随着闭眼、号叫、双脚紧蹬(如同蹬自行车那样)。出生第1个月时,有一半啼哭是由于饥饿或干渴引起的。到第6个月,这一类啼哭就下降为30%。
发怒的啼哭:声音往往有点失真。因为婴儿发怒时用力吸气,迫使大量空气从声带通过,使声带震动。
疼痛的啼哭:事先没有呜咽,突然高声呼气,再吸气,然后又呼气,由此引起一连串的叫声。可分为偶发性疼痛型、通常性或慢性疼痛型。前者因创伤引起的突然剧痛或腹痛,或因骚痒、灼热、不适、发烧引起的偶然疼痛;后者是因没有吃饱或营养不良造成的疼痛。前者哭声突然而激烈,声音很响,不停地号叫,极度不安,脸上有痛苦的表情;后者则经常反复发出相似的啼哭。
恐惧或惊吓的啼哭:突然发作,强烈而刺耳,伴有间隔时间较短的号叫。
不称心的哭和招引别人的哭:先是长时间吭吭吱吱,低沉单调,断断续续。如果没有人理他,就要大哭起来。
新生儿啼哭既是生理的需要,又是对外界反应和表达自身需要的方式。家长应及早发现孩子哭的原因;及时满足其生理需要。饿了及时喂奶,尿布湿了及时换,经常与孩子“谈话”抚慰孩子,满足其与人交往的需要。
在没有疼痛或腹胀的情况下,婴儿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里大哭几个小时,这种哭多发生在2~4周的新生儿中,称为“周期性烦躁哭泣”。原因是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造成周期性烦躁所致,疲劳也是一个原因。这时,将孩子抱起来,或看看他的脸,或将手轻轻压在他的胸前,这样就可以停止啼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充分的母爱,这种周期性烦躁哭泣就会减少。
婴儿随着年龄增长,哭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有些生理发育方面带来的痛苦,还会使婴儿啼哭。如:孩子出牙感到难受而哭,可用“安慰奶嘴”,对大多数婴儿特别是双胞胎、多胞胎婴儿,很起作用。牙科医生证实,使用安慰奶嘴对以后长牙没有害处,反而会减少孩子出牙时的痛苦。
总之,对孩子的啼哭要采取合乎自然的科学态度去对待它。
(摘自《妈咪宝宝》)
幼儿过量补维生素D会发热
□唐文
时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成风,而含维生素D的强化奶粉、VD钙奶、麦乳精、鱼肝油以及众多的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品及保健品充斥市场,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给孩子过量补充维生素D会引起发热或中毒,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儿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较差,体温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如果给孩子吃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品过多,甚至还给孩子打维生素D针,造成体内维生素D过量,促使小肠对钙的吸收增加。当血钙持续升高时,交感神经发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难以排汗,导致体温调节障碍,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积蓄过多,进而引起发热。
小儿因食用过量维生素D引起的发热有其特点,孩子的体温晚上比白天高,24小时的温度变化超过1℃,四肢温度较头部和躯干的温度低,面色苍白,皮肤无汗或少汗。有的孩子还伴有烦躁、口渴、多尿、纳差等症状。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热时,应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经检查如果是因维生素D引起的,要立即停止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奉劝家长,给孩子补维生素D和钙剂,应去请教医生。(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