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教材教学过程设计四法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zhiw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教材;教学过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A)-0060-01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程序与阶段,教学怎样开始、怎样发展、怎样结尾,都属于教学过程设计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对新教材的教学过程设计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认为语文新教材教学过程的设计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新课标的要求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标对语文不同学段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点。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的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语文课讲实、讲活;只有将语文课程标准熟记于心,备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教学时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备课前首先应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标中确立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并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指导思想。
  二、从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从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认知和领悟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活跃起来,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法,切忌不顾学生如何思考,教师只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的教育方法。教师通过详细的备课,研究了课文内容,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已做到心中有数,而学生对这些却不甚明了,他们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探究和学习,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用自己备课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也不能忽略学生需要从认识的“不明了”到“明了”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才会好。新课标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课文知识。根据这个原则,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要首先考虑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要有序,要合乎逻辑,更要合乎学生的实际。
  三、从新教材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新编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每一篇课文都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因此,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利于学生发展的“拓展点”。例如,内容比较浅显的课文,学生读一遍就大致明白了,教师如果非要千篇一律地划分段落、归纳写作特点、总结主题思想就是没有把握好教材的“特点”,学生就会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如果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能引导学生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或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或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或引导学生体会内涵深刻的语句的含义等,则更易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更容易产生“成功感”,也更能从中学到具体的知识,得到能力的提高。
  四、从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紧扣新教材的特点,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择善而教,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教师可发掘自己的语言特色,精心设计属于自己的教学语言。那么,如何设计教学语言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描摹事物,善用修辞,使之形象生动,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具备艺术性、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2.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要准确规范,要富有逻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解,一丝不苟地传授,切忌东拉西扯;3.教师的语调要高低错落,快慢得体,语感优美,节奏鲜明,体现韵律美;4.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语文教学中教师耐人寻味、循循善诱的语言能留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思考余地。当然,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语言优势,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发掘自身的优势,最终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
  编辑:沈丽琼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文化素养;审美作用;历史故事;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1(A)—0054—01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提升。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该如何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兴趣;内涵;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1(B)—0042—01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语文课堂,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笔者所在学校的校园网建成使用以来,笔者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实践的有效整合方面积极实践,有以下几点突出的感受。  一、
从红菇科密褶红菇(Russula densifolia)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D-阿洛糖醇(1)、硬脂酸(2)、3-羧酸呋喃(3)、(22E,24R)-3β-hydroxyergosta-5,22-dien
本文介绍了卟啉类光敏物质助氧化作用的应用,并分析其助氧化作用机理;由卟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探讨了卟啉类光敏助氧化作用的生物学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