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培养学生掌握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工作方法方面,分别从田径裁判理论知识培训、实践培训等方面构建出适合培养学生田径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体系,使理论与实践更加密切结合,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山东体育学院;田径裁判;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5-0115-04
Abstract:Besides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thletics projects, students in athletics department also need to master the athletic competition rules and referee working method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an in-depth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ck and field refere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raining and practice training, a referee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 suitable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n referee work.
Key words: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ck and field referee; training system
众所周知,田径是运动之母,也是奥运第一金牌大户。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从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具备了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条件,体育赛事也频繁增多,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再加上传统的学校、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至少有十几次。因此,就田径裁判而言社会需要这方面的服务。而我院培养的田径专业本科学生也需要进行实践锻炼,并且学生在参与裁判工作的同时,也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多渠道地获得社会所需信息,进而帮助学生增加就业渠道。在这个前提下,构建好我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东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类分析。
1.2.2 访问调查法
走访了山东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相关部门的领导、长期从事田径裁判工作的裁判长、部分裁判员,了解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兄弟院校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方面各自的优势,从中汲取对我院有助的经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体育学院现行的学生田径裁判培养模式已实行了多年,也曾经为我省的田径裁判队伍培养了大量的骨干人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通过对本院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学生应具备的裁判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尤其是在组织管理能力、实际操作中的观察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和协作配合的能力等。产生的原因集中表现为:
1)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仅仅满足于考裁判等级证,对裁判知识与方法的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及时。裁判知识内容多、更新快,教学时数少,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3)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课堂讲授多,实践少。田径专项的学生只对自己所从事的某个或几个项目的内容较为熟悉,其他项目的内容了解相对较少,存在掌握裁判知识不全面的现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实践机会少,在临场的裁判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果断和自信方面明显不足,工作中的协作配合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2.2 我省田径裁判队伍现状分析
通过走访我省田经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以及部分相关的裁判长和裁判员可以看出,我省田径裁判员队伍中,90%以上毕业于体育院校,10%来源于高校其他专业的体育特长生或优秀运动员。在校学习期间对田径裁判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省举办大型田径赛事时,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都会从中选拔大约150人左右的一支德才兼备的骨干人员组成裁判员队伍。2009年全运会以后,我省的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等都已具备了承办国际大赛的条件,承接国内大赛的机会也逐年增多,再加上每年省内的多项比赛,对裁判员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运用到了田径比赛中,因此,对田径裁判员的培养选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对兄弟院校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兄弟院校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体育院校对学生田径裁判培训多采用“集中讲授式”和“单元教学式”的方法。但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首都体育学院成立学生田径俱乐部,教师的裁判理论讲授和带学生进行裁判实践,都针对俱乐部的同学进行。北京体育大学在学生参加等级裁判考试时,教师针对平时裁判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加分。这个加分因素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裁判实践的热情 。再加上北京的地域优势,举办大型田径赛事的机会较多,学生参与的机会也就较多。我省的体育院校如: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鲁东大学体育学院、济南大学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等,在理论培训和校内实践方面大致相同,但裁判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对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会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近几年山东有的高校体育院系甚至都取消了学生裁判等级考试这项工作。 2.4 现代田径裁判工作的发展趋势对体育院校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要求
目前体育院校对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具有双重性。一是要掌握基层田径运动会比赛的组织裁判方法,包括像一些全民健身娱乐项目的组织裁判工作等。二是要了解掌握国际、国内大型田径赛事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裁判工作岗位细致化、高科技电子仪器设备在比赛中的运用等,例如:电子计时系统取代人工计时;激光测距取代人工皮尺丈量等。这些使比赛成绩的判定更加快速精确,也使比赛更加精彩,同时也对裁判员的专业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径规则》每四年更新出版一次,但国际田联每年都会对规则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修订和修改,这也对及时了解掌握新规则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5 对山东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以掌握基本理论为基础,加强实践环节为核心,提高学生裁判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使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网络课堂、作业、实习、观摩、专家讲座、考核等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根据我院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原则。第一,从实际出发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时与实践条件,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尽可能多的参与实践。第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目标的制定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注重能力培养的延续性与承接性。第三,突出重点原则。在进行裁判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总体突出裁判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不同阶段突出重点掌握的能力因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5.1 理论知识培训体系的构建
2.5.1.1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从调查中发现,山东省各高校针对田径运动会组织与裁判方法的课程教学时数一般在8~12学时不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书本知识为主,而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方法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虽学完了该门课程,但在具体运用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够有效结合。因此,对课程进行改革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针对课程内容多,学时数有限等具体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裁判知识, 提高裁判能力。从第2学期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裁判知识的学习,结合第一学年开设的田径普修课各单项学习的项目,将各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单元融入平时的教学课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裁判知识、技能的熏陶。不断向学生灌输裁判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同学们明确裁判工作不仅是走上社会以后开展田径运动的需要,也是培养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需要,更是体现学生人生自我价值的需要。在普修课教学时对每一个项目的学习从其规则、裁判方法都贯穿于其中,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提问和布置作业。在成绩达标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裁判实习,学生边干边学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1.2 突出重点的集中讲授
由于教学时数有限,将田径规则和裁判法按照授课内容进行分类,第一部分是官员、通则、世界记录;第二部分是编排记录公告(竞赛秘书组);第三部分径赛;第四部分是田赛;第五部分是全能、竞走、公路赛跑、越野赛跑;第六部分场地、器材、室内比赛等。上课前给学生划出一定的范围进行预习,课堂讲授主要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在课堂上形成一定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田径裁判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5.1.3 将不断更新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
国际田联每年对竞赛规则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订和修改。相比之下,田径教材中有关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法方面的内容不能够及时更新,难以保证学生接收到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选用最新版本的田径竞赛规则,并将每年更新的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例如像竞赛起跑时的“零”抢跑的判罚。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复习,还专门为学生选编习题集等。
2.5.1.4 建立网络课堂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教师讲课的视频,也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提出问题和得到教师的反馈。使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增加自主学习的灵活性。
2.5.1.5 作业
针对每个章节的学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思考题。在作业布置中,重点突出一是基层田径运动竞赛的特点与运动会的组织。例如:在讲授了田径竞赛的组织编排后,按照基层举办田径运动会的一般要求和特点,提出若干条的模拟条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及组织编排和制定比赛秩序册等。二是大型田径赛事的特点与裁判方法。让学生了解现代化仪器设备用于田径比赛的重要性,及现代大型田径赛事的发展趋势。
2.5.2 实践培训体系的构建
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实践是关键。
2.5.2.1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有目的地举办和组织一些校内小规模的测试赛、对抗赛(专选队之间、年级之间)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比赛,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组织与裁判,给学生创造一个边干边学的机会,及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另外,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基层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组织编排、岗位分工、管理都有学生参与其中,教师根据情况予以指导,从而达到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目的。
2.5.2.2 观察判断能力的培养
田径比赛项目多,各类项目都具有其相对独立的特点,要求裁判员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果断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对于比赛中瞬间发生事情的判断能力。例如:运动员到达终点线时身体位置的判断;观察接力棒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的交接;长距离不分道跑项目人数较多时是否会发生推挤、冲撞犯规现象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现场演示列举出国内外发生过的一些赛事案例,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已有的裁判经验去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裁判意见,根据学生的判罚结果教师予以指正讲评,帮助同学提高观察判断的能力。 2.5.2.3 人际交流、团结协作能力培养
裁判工作看起来是一项社会服务性工作,但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各岗位不同群体的渠道之一,田径比赛的裁判员队伍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学生也可以通过裁判工作展现自我、推销自我,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对学生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学生的裁判实践中,尤其是参加校外裁判实践中,有意识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裁判工作不仅有整个裁判员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同时还有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体会团队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成裁判任务的重要性。
2.5.2.4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是一个多渠道、综合性、渐进式的培养过程,尤其是田径裁判,各项目之间即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将教学实践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专修课中,进行课堂测验和每学期的期末成绩测验时,有计划地安排同学担任裁判工作。对出现问题的个别案例,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分析讨论,使他们在实际的学习中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东西,对田径裁判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多次的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并将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积极参与校外的裁判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多与社会各界联系,参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举办的基层运动会,为学生提供参与为社会服务的机会,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
了解大型田径赛事的特点及裁判方法,目前的大型田径赛事均采用计算机进行编排和记录比赛成绩,比赛中检录、终点摄影计时、以及田赛各项目的比赛现场都设有计算机并形成联网,使比赛信息的传递全部自动化,电子计时系统取代人工计时,激光测距仪取代人工钢尺丈量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摩大型田径比赛,了解其比赛特点和裁判方法。例如:现代化仪器设备在比赛中的运用;裁判工作分工更加细致、专业性更强;各裁判组之间协作配合更加规范等。或利用作为志愿者、助理裁判员、裁判员的实践机会,对赛场中的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学习掌握,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省运会、全国田径大奖赛等大型田径运动会,使学生了解掌握大型田径赛事与基层田径比赛的不同之处,全面掌握田径比赛的知识与工作方法。
2.5.2.5 聘请专家、学者讲学
每年不少于2次聘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田径裁判专家、教授进行学术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当今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动向,掌握前沿发展的知识。
2.5.3 严格裁判等级考核制度
2.5.3.1 实践达标
根据学生参加裁判实践的经历,制定出实践达标的管理规定,参加校内或校外组织的各类基层田径比赛的裁判工作不少于3次,或者具有参加省级和全国大赛田径裁判经历的学生,才具有申报田径二级裁判等级的考核的资格。教师根据学生裁判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可以给予表现突出的骨干学生适当的加分。
2.5.3.2 理论考核(规则、裁判法)
为学生提供考前的辅导,辅导的内容同上述培训的六部分,这一阶段内容的授课都是由具备国家级裁判员资格的教师进行讲授,更加强调规则的细节与裁判法的准确性以及新规则修订后的变化。考卷的内容要知识全面,层次分明,难易结合,实践性强,让学生的考试成绩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
田径二级裁判的理论考核内容以竞赛规则为主占70%的比例,裁判工作方法为辅占30%。考核题型包括:填空(10分),判断(10分),汉译英、英译汉(15分),简答(35分),论述(30分)六部分。
3 结论与建议
3.1 该体系在培养学生田径裁判工作能力中重点突出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通过参与大量的社会实践,学习掌握基层田径运动会与大型田径赛事的不同特点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地了解掌握最新的竞赛规则及发展动态,能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在实践中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裁判知识的热情。
3.2 充分利用校内外及社会的一切资源,学校主管领导、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联系,尤其是抓住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后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逐渐增多的机遇,多方位牵线搭桥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提高。
3.3 通过系统的培训,我院92.4%的田径专业本科生达到田径二级裁判水平,能够具备和胜任田径基层比赛的裁判工作,有多人具备了参加大型田径比赛的裁判实践经历。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
3.4 借助裁判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从中寻找和拓宽就业渠道。
3.5 建议在裁判法教学的同时,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田径英语的裁判用语,为将来学生参加提升等级裁判考试和参与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奠定基础。
3.6 建议学校适当购进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教学及校内外田经比赛,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常生. 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J].体育学刊,2002(4).
[2]钱伟平,陈爱鞠,沈建刚.体育院校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6).
[3]陈培基.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6):156-157.
[4]熊伟.关于田径竞赛裁判工作的几点新构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2):48-50.
[5]蒋惠珍.如何提高体育院系学生田径裁判工作能力[J].山东体育科技,1998(2):61-64.
[6]王淑芳,亢晋勇. 论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3):56-58.
[7] 常生,徐建荣. 田径裁判员工作职能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2(4):11-12.
关键词:山东体育学院;田径裁判;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5-0115-04
Abstract:Besides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thletics projects, students in athletics department also need to master the athletic competition rules and referee working method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an in-depth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ck and field refere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raining and practice training, a referee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was constructed suitable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n referee work.
Key words: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ck and field referee; training system
众所周知,田径是运动之母,也是奥运第一金牌大户。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从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具备了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条件,体育赛事也频繁增多,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再加上传统的学校、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至少有十几次。因此,就田径裁判而言社会需要这方面的服务。而我院培养的田径专业本科学生也需要进行实践锻炼,并且学生在参与裁判工作的同时,也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多渠道地获得社会所需信息,进而帮助学生增加就业渠道。在这个前提下,构建好我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东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类分析。
1.2.2 访问调查法
走访了山东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相关部门的领导、长期从事田径裁判工作的裁判长、部分裁判员,了解社会需求现状。调查兄弟院校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方面各自的优势,从中汲取对我院有助的经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体育学院现行的学生田径裁判培养模式已实行了多年,也曾经为我省的田径裁判队伍培养了大量的骨干人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通过对本院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学生应具备的裁判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尤其是在组织管理能力、实际操作中的观察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和协作配合的能力等。产生的原因集中表现为:
1)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仅仅满足于考裁判等级证,对裁判知识与方法的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及时。裁判知识内容多、更新快,教学时数少,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3)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课堂讲授多,实践少。田径专项的学生只对自己所从事的某个或几个项目的内容较为熟悉,其他项目的内容了解相对较少,存在掌握裁判知识不全面的现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实践机会少,在临场的裁判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果断和自信方面明显不足,工作中的协作配合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2.2 我省田径裁判队伍现状分析
通过走访我省田经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以及部分相关的裁判长和裁判员可以看出,我省田径裁判员队伍中,90%以上毕业于体育院校,10%来源于高校其他专业的体育特长生或优秀运动员。在校学习期间对田径裁判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省举办大型田径赛事时,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都会从中选拔大约150人左右的一支德才兼备的骨干人员组成裁判员队伍。2009年全运会以后,我省的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等都已具备了承办国际大赛的条件,承接国内大赛的机会也逐年增多,再加上每年省内的多项比赛,对裁判员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运用到了田径比赛中,因此,对田径裁判员的培养选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对兄弟院校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兄弟院校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体育院校对学生田径裁判培训多采用“集中讲授式”和“单元教学式”的方法。但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首都体育学院成立学生田径俱乐部,教师的裁判理论讲授和带学生进行裁判实践,都针对俱乐部的同学进行。北京体育大学在学生参加等级裁判考试时,教师针对平时裁判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加分。这个加分因素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裁判实践的热情 。再加上北京的地域优势,举办大型田径赛事的机会较多,学生参与的机会也就较多。我省的体育院校如: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鲁东大学体育学院、济南大学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等,在理论培训和校内实践方面大致相同,但裁判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对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会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近几年山东有的高校体育院系甚至都取消了学生裁判等级考试这项工作。 2.4 现代田径裁判工作的发展趋势对体育院校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要求
目前体育院校对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具有双重性。一是要掌握基层田径运动会比赛的组织裁判方法,包括像一些全民健身娱乐项目的组织裁判工作等。二是要了解掌握国际、国内大型田径赛事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裁判工作岗位细致化、高科技电子仪器设备在比赛中的运用等,例如:电子计时系统取代人工计时;激光测距取代人工皮尺丈量等。这些使比赛成绩的判定更加快速精确,也使比赛更加精彩,同时也对裁判员的专业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径规则》每四年更新出版一次,但国际田联每年都会对规则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修订和修改,这也对及时了解掌握新规则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5 对山东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以掌握基本理论为基础,加强实践环节为核心,提高学生裁判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使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网络课堂、作业、实习、观摩、专家讲座、考核等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根据我院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原则。第一,从实际出发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时与实践条件,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尽可能多的参与实践。第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目标的制定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注重能力培养的延续性与承接性。第三,突出重点原则。在进行裁判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总体突出裁判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不同阶段突出重点掌握的能力因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5.1 理论知识培训体系的构建
2.5.1.1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从调查中发现,山东省各高校针对田径运动会组织与裁判方法的课程教学时数一般在8~12学时不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书本知识为主,而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方法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虽学完了该门课程,但在具体运用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理论和实践上不能够有效结合。因此,对课程进行改革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针对课程内容多,学时数有限等具体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裁判知识, 提高裁判能力。从第2学期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裁判知识的学习,结合第一学年开设的田径普修课各单项学习的项目,将各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单元融入平时的教学课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裁判知识、技能的熏陶。不断向学生灌输裁判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同学们明确裁判工作不仅是走上社会以后开展田径运动的需要,也是培养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需要,更是体现学生人生自我价值的需要。在普修课教学时对每一个项目的学习从其规则、裁判方法都贯穿于其中,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提问和布置作业。在成绩达标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裁判实习,学生边干边学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1.2 突出重点的集中讲授
由于教学时数有限,将田径规则和裁判法按照授课内容进行分类,第一部分是官员、通则、世界记录;第二部分是编排记录公告(竞赛秘书组);第三部分径赛;第四部分是田赛;第五部分是全能、竞走、公路赛跑、越野赛跑;第六部分场地、器材、室内比赛等。上课前给学生划出一定的范围进行预习,课堂讲授主要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在课堂上形成一定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田径裁判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5.1.3 将不断更新的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
国际田联每年对竞赛规则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订和修改。相比之下,田径教材中有关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法方面的内容不能够及时更新,难以保证学生接收到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选用最新版本的田径竞赛规则,并将每年更新的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例如像竞赛起跑时的“零”抢跑的判罚。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复习,还专门为学生选编习题集等。
2.5.1.4 建立网络课堂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教师讲课的视频,也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提出问题和得到教师的反馈。使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增加自主学习的灵活性。
2.5.1.5 作业
针对每个章节的学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思考题。在作业布置中,重点突出一是基层田径运动竞赛的特点与运动会的组织。例如:在讲授了田径竞赛的组织编排后,按照基层举办田径运动会的一般要求和特点,提出若干条的模拟条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田径运动会的竞赛规程及组织编排和制定比赛秩序册等。二是大型田径赛事的特点与裁判方法。让学生了解现代化仪器设备用于田径比赛的重要性,及现代大型田径赛事的发展趋势。
2.5.2 实践培训体系的构建
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实践是关键。
2.5.2.1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有目的地举办和组织一些校内小规模的测试赛、对抗赛(专选队之间、年级之间)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比赛,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组织与裁判,给学生创造一个边干边学的机会,及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和答疑。另外,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基层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组织编排、岗位分工、管理都有学生参与其中,教师根据情况予以指导,从而达到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目的。
2.5.2.2 观察判断能力的培养
田径比赛项目多,各类项目都具有其相对独立的特点,要求裁判员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果断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对于比赛中瞬间发生事情的判断能力。例如:运动员到达终点线时身体位置的判断;观察接力棒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的交接;长距离不分道跑项目人数较多时是否会发生推挤、冲撞犯规现象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现场演示列举出国内外发生过的一些赛事案例,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已有的裁判经验去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裁判意见,根据学生的判罚结果教师予以指正讲评,帮助同学提高观察判断的能力。 2.5.2.3 人际交流、团结协作能力培养
裁判工作看起来是一项社会服务性工作,但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各岗位不同群体的渠道之一,田径比赛的裁判员队伍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学生也可以通过裁判工作展现自我、推销自我,人与人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对学生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学生的裁判实践中,尤其是参加校外裁判实践中,有意识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裁判工作不仅有整个裁判员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同时还有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体会团队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完成裁判任务的重要性。
2.5.2.4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是一个多渠道、综合性、渐进式的培养过程,尤其是田径裁判,各项目之间即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将教学实践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专修课中,进行课堂测验和每学期的期末成绩测验时,有计划地安排同学担任裁判工作。对出现问题的个别案例,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分析讨论,使他们在实际的学习中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东西,对田径裁判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多次的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并将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积极参与校外的裁判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多与社会各界联系,参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举办的基层运动会,为学生提供参与为社会服务的机会,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
了解大型田径赛事的特点及裁判方法,目前的大型田径赛事均采用计算机进行编排和记录比赛成绩,比赛中检录、终点摄影计时、以及田赛各项目的比赛现场都设有计算机并形成联网,使比赛信息的传递全部自动化,电子计时系统取代人工计时,激光测距仪取代人工钢尺丈量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摩大型田径比赛,了解其比赛特点和裁判方法。例如:现代化仪器设备在比赛中的运用;裁判工作分工更加细致、专业性更强;各裁判组之间协作配合更加规范等。或利用作为志愿者、助理裁判员、裁判员的实践机会,对赛场中的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学习掌握,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省运会、全国田径大奖赛等大型田径运动会,使学生了解掌握大型田径赛事与基层田径比赛的不同之处,全面掌握田径比赛的知识与工作方法。
2.5.2.5 聘请专家、学者讲学
每年不少于2次聘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田径裁判专家、教授进行学术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当今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动向,掌握前沿发展的知识。
2.5.3 严格裁判等级考核制度
2.5.3.1 实践达标
根据学生参加裁判实践的经历,制定出实践达标的管理规定,参加校内或校外组织的各类基层田径比赛的裁判工作不少于3次,或者具有参加省级和全国大赛田径裁判经历的学生,才具有申报田径二级裁判等级的考核的资格。教师根据学生裁判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可以给予表现突出的骨干学生适当的加分。
2.5.3.2 理论考核(规则、裁判法)
为学生提供考前的辅导,辅导的内容同上述培训的六部分,这一阶段内容的授课都是由具备国家级裁判员资格的教师进行讲授,更加强调规则的细节与裁判法的准确性以及新规则修订后的变化。考卷的内容要知识全面,层次分明,难易结合,实践性强,让学生的考试成绩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
田径二级裁判的理论考核内容以竞赛规则为主占70%的比例,裁判工作方法为辅占30%。考核题型包括:填空(10分),判断(10分),汉译英、英译汉(15分),简答(35分),论述(30分)六部分。
3 结论与建议
3.1 该体系在培养学生田径裁判工作能力中重点突出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通过参与大量的社会实践,学习掌握基层田径运动会与大型田径赛事的不同特点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地了解掌握最新的竞赛规则及发展动态,能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在实践中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裁判知识的热情。
3.2 充分利用校内外及社会的一切资源,学校主管领导、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联系,尤其是抓住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后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逐渐增多的机遇,多方位牵线搭桥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提高。
3.3 通过系统的培训,我院92.4%的田径专业本科生达到田径二级裁判水平,能够具备和胜任田径基层比赛的裁判工作,有多人具备了参加大型田径比赛的裁判实践经历。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
3.4 借助裁判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从中寻找和拓宽就业渠道。
3.5 建议在裁判法教学的同时,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田径英语的裁判用语,为将来学生参加提升等级裁判考试和参与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奠定基础。
3.6 建议学校适当购进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教学及校内外田经比赛,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常生. 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J].体育学刊,2002(4).
[2]钱伟平,陈爱鞠,沈建刚.体育院校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6).
[3]陈培基.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6):156-157.
[4]熊伟.关于田径竞赛裁判工作的几点新构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2):48-50.
[5]蒋惠珍.如何提高体育院系学生田径裁判工作能力[J].山东体育科技,1998(2):61-64.
[6]王淑芳,亢晋勇. 论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3):56-58.
[7] 常生,徐建荣. 田径裁判员工作职能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