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穷和苦难不值得歌颂,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
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从2014年国务院设立国家扶贫日起的5年里,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贫困人口累计脱贫6853万,减贫幅度达70%。
改革之初衷,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这40年里,中国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中国石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方针,从1988年开始投入扶贫工作,迄今已有30年。
10月16日,就在国家扶贫日前夕,《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2017-2018)》正式发布。这是继2016年发布央企首部精准扶贫白皮书《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2002-2016)》和2017年发布央企首部援藏白皮书《中国石化在西藏》白皮书之后,中国石化再一次向社会系统披露精准扶贫工作进展。
正如中国石化一直以来坚持“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30年来的扶贫工作同样是为了贫困地区的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沿着这条主线,中国石化的扶贫足迹一步步延续。
甘肃省东乡县布楞沟村,村民马忠祥一家和村里其他乡亲们一样,面对多少年来一成不變的黄土道和破旧的老屋,盼望着过上美好生活的那一天。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布楞沟村留下的“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嘱托让村里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了让贫困群众更好的安居,中国石化认真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国石化出资为主与当地政府共同完成布楞沟新村工程,为村民把房子建好,把水引来。2017年,中国石化在安徽岳西县、新疆岳普湖县和甘肃东乡县相继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民生项目,投入扶贫资金2460万元,受益贫困户1080户,受益人口4200余人。
除了安居建房,中国石化还在布楞沟流域投入9114万元援建惠民路,实施道路建设工程总里程约70公里,有效解决了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5个村的群众出行难题。一条通往大山外面的道路,往往连接着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延续这个期盼得靠教育。
2017年8月,中国石化在新疆柯坪县投入330万元兴建的阳光幼儿园正式完工。园区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配备独立的消防系统、温度感应自动控制喷淋系统和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幼儿园教室内部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室内外墙壁都制作了精美的手工作品,有记录捐资助学的“感恩墙”,有十二生肖的剪纸,还有“有趣的汉字”等艺术化展示,整体童趣十足。
“现在幼儿园有19位老师。”月尔尼沙老师在阳光幼儿园任教已有一年。从乌鲁木齐的幼师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她打心底觉得阳光幼儿园不输大城市那些条件完备的幼儿园。
学前教育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启蒙阶段,而义务教育阶段则是国民素质整体提升的奠基工程。“雨天一路泥,雪天一路冰,晚上一路黑。”西藏班戈县的老百姓这么形容自己的家乡。班戈县平均海拔4745米,3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县域没有一所像样的小学。为了解决农牧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中国石化从2012年开始援建班戈县小学,到2014年完工投入使用,前后两期工程投入7200多万元。
目前,学校六个年级在校生共900多人,教职工109人。“学校建成前,这里的入学率只有不到60%。” 中国石化驻班戈县扶贫干部说,孩子的学费、食宿、校服等全部免费,现在入学率已经上升到99.5%,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么漂亮的小学上学。
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就是一道照亮未来的光。这一点,东乡民族中学中国石化希望班的马璐璐同学深有感触。因为家里贫困,马璐璐除了课本没有更多的课外参考书,只能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寄托在课本上用功学习,成绩优秀的她顺利入选中国石化希望班。如今,中国石化为希望班、启航班的同学每学年提供1000元助学金,让这些同学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马璐璐最开心的事就是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这也让她坚定了改变现状,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决心。
中国石化扶贫干部在入户走访中发现,边远地区和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往往缺医少药。医疗健康是一个家庭的基本保障,伸出援手既是弥补一个孩子生命的缺失,也是挽救一个家庭的希望。“我心脏的洞终于补上了”,在中国石化西北局联合解放军四七四医院为包括麦合丽亚在内的6个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成功实施手术后,麦合丽亚的愿望就是“成为像给我做手术的叔叔阿姨那样的人”。
一次援助给一个孩子乃至家庭延续了生活的希望,在全国18个省份,一辆列车同样不知疲倦地连续运行15年,给4万多名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的希望。目前,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列车累计资助超过1.4亿元,已建设19所白内障治疗中心。
扶贫贵在精准。以保障民生带动发展,以产业发展改善生活,在保障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民生工程的同时,中国石化还靠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群众“换穷业”。
家在湖南凤凰县的45岁村民龙何爱以前通过外出打工养家,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打工就不能在家尽孝,龙何爱特别为难。凤凰之窗蜡染培训基地给她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机会。苗族蜡染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石化为拓展新的脱贫致富道路,在凤凰县开展了专门针对贫困户的蜡染培训班。现在,龙何爱带着母亲一起务工,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又实现了就业脱贫。
扶贫扶长远,长远还得靠产业。凤凰县的民俗文化产业给当地贫困群体打开了一扇窗。在各扶贫地区,中国石化结合当地优势基础资源,分别发展起各类特色产业。在凤凰县的青山绿水间和东乡县的桃花林深处。一处处造型优美的民宿建了起来。肉质鲜美的柯坪羊通过中国石化的平台网络摆上餐桌。在凤凰县的山江桃园产业基地,因地制宜的“合作社 基地 农户”模式让入股村民尝到了甜头。在遍布全国的2.5万家易捷便利店里,中国石化依托连锁化优势,通过“渠道扶贫”让西藏卓玛泉和安徽岳西县的猕猴桃、湖南泸溪县的椪柑等大批农特产品走向了全国市场。
从养殖和种植产业,到旅游文化产业,再到产业发展和平台支持,中国石化在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方针的过程中,注重全方位开发和重点深度扶贫,覆盖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和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截至2017年,中国石化全系统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9.31亿元,集团公司和直属单位共派驻1149名干部参与扶贫工作。
就在今年8月10日,安徽岳西县成功摘掉“贫困帽”。自2002年岳西县成为中国石化总部定点扶贫县起,16年间,中国石化向岳西县派驻15名扶贫干部接力帮扶,在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工作,贡献出中国石化的一份力量。
贫穷和苦难不值得歌颂,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从民生援助到产业帮扶,中国石化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正持续加大扶贫力度,巩固精准扶贫工作成果。“作为一家大型央企,服务党和国家、服务社会大众是中国石化与生俱来的责任。助力脱贫攻坚,我们义不容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说。
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从2014年国务院设立国家扶贫日起的5年里,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贫困人口累计脱贫6853万,减贫幅度达70%。
改革之初衷,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这40年里,中国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中国石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方针,从1988年开始投入扶贫工作,迄今已有30年。
10月16日,就在国家扶贫日前夕,《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2017-2018)》正式发布。这是继2016年发布央企首部精准扶贫白皮书《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2002-2016)》和2017年发布央企首部援藏白皮书《中国石化在西藏》白皮书之后,中国石化再一次向社会系统披露精准扶贫工作进展。
正如中国石化一直以来坚持“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30年来的扶贫工作同样是为了贫困地区的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沿着这条主线,中国石化的扶贫足迹一步步延续。
共建共享,惠泽民生
甘肃省东乡县布楞沟村,村民马忠祥一家和村里其他乡亲们一样,面对多少年来一成不變的黄土道和破旧的老屋,盼望着过上美好生活的那一天。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布楞沟村留下的“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嘱托让村里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了让贫困群众更好的安居,中国石化认真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国石化出资为主与当地政府共同完成布楞沟新村工程,为村民把房子建好,把水引来。2017年,中国石化在安徽岳西县、新疆岳普湖县和甘肃东乡县相继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民生项目,投入扶贫资金2460万元,受益贫困户1080户,受益人口4200余人。
除了安居建房,中国石化还在布楞沟流域投入9114万元援建惠民路,实施道路建设工程总里程约70公里,有效解决了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5个村的群众出行难题。一条通往大山外面的道路,往往连接着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延续这个期盼得靠教育。
2017年8月,中国石化在新疆柯坪县投入330万元兴建的阳光幼儿园正式完工。园区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配备独立的消防系统、温度感应自动控制喷淋系统和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幼儿园教室内部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室内外墙壁都制作了精美的手工作品,有记录捐资助学的“感恩墙”,有十二生肖的剪纸,还有“有趣的汉字”等艺术化展示,整体童趣十足。
“现在幼儿园有19位老师。”月尔尼沙老师在阳光幼儿园任教已有一年。从乌鲁木齐的幼师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她打心底觉得阳光幼儿园不输大城市那些条件完备的幼儿园。
学前教育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启蒙阶段,而义务教育阶段则是国民素质整体提升的奠基工程。“雨天一路泥,雪天一路冰,晚上一路黑。”西藏班戈县的老百姓这么形容自己的家乡。班戈县平均海拔4745米,3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县域没有一所像样的小学。为了解决农牧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中国石化从2012年开始援建班戈县小学,到2014年完工投入使用,前后两期工程投入7200多万元。
目前,学校六个年级在校生共900多人,教职工109人。“学校建成前,这里的入学率只有不到60%。” 中国石化驻班戈县扶贫干部说,孩子的学费、食宿、校服等全部免费,现在入学率已经上升到99.5%,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么漂亮的小学上学。
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就是一道照亮未来的光。这一点,东乡民族中学中国石化希望班的马璐璐同学深有感触。因为家里贫困,马璐璐除了课本没有更多的课外参考书,只能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寄托在课本上用功学习,成绩优秀的她顺利入选中国石化希望班。如今,中国石化为希望班、启航班的同学每学年提供1000元助学金,让这些同学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马璐璐最开心的事就是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这也让她坚定了改变现状,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决心。
中国石化扶贫干部在入户走访中发现,边远地区和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往往缺医少药。医疗健康是一个家庭的基本保障,伸出援手既是弥补一个孩子生命的缺失,也是挽救一个家庭的希望。“我心脏的洞终于补上了”,在中国石化西北局联合解放军四七四医院为包括麦合丽亚在内的6个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成功实施手术后,麦合丽亚的愿望就是“成为像给我做手术的叔叔阿姨那样的人”。
一次援助给一个孩子乃至家庭延续了生活的希望,在全国18个省份,一辆列车同样不知疲倦地连续运行15年,给4万多名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的希望。目前,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列车累计资助超过1.4亿元,已建设19所白内障治疗中心。
产业帮扶“换穷业”
扶贫贵在精准。以保障民生带动发展,以产业发展改善生活,在保障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民生工程的同时,中国石化还靠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群众“换穷业”。
家在湖南凤凰县的45岁村民龙何爱以前通过外出打工养家,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打工就不能在家尽孝,龙何爱特别为难。凤凰之窗蜡染培训基地给她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机会。苗族蜡染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石化为拓展新的脱贫致富道路,在凤凰县开展了专门针对贫困户的蜡染培训班。现在,龙何爱带着母亲一起务工,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又实现了就业脱贫。
扶贫扶长远,长远还得靠产业。凤凰县的民俗文化产业给当地贫困群体打开了一扇窗。在各扶贫地区,中国石化结合当地优势基础资源,分别发展起各类特色产业。在凤凰县的青山绿水间和东乡县的桃花林深处。一处处造型优美的民宿建了起来。肉质鲜美的柯坪羊通过中国石化的平台网络摆上餐桌。在凤凰县的山江桃园产业基地,因地制宜的“合作社 基地 农户”模式让入股村民尝到了甜头。在遍布全国的2.5万家易捷便利店里,中国石化依托连锁化优势,通过“渠道扶贫”让西藏卓玛泉和安徽岳西县的猕猴桃、湖南泸溪县的椪柑等大批农特产品走向了全国市场。
从养殖和种植产业,到旅游文化产业,再到产业发展和平台支持,中国石化在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方针的过程中,注重全方位开发和重点深度扶贫,覆盖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和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截至2017年,中国石化全系统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9.31亿元,集团公司和直属单位共派驻1149名干部参与扶贫工作。
就在今年8月10日,安徽岳西县成功摘掉“贫困帽”。自2002年岳西县成为中国石化总部定点扶贫县起,16年间,中国石化向岳西县派驻15名扶贫干部接力帮扶,在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工作,贡献出中国石化的一份力量。
贫穷和苦难不值得歌颂,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从民生援助到产业帮扶,中国石化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正持续加大扶贫力度,巩固精准扶贫工作成果。“作为一家大型央企,服务党和国家、服务社会大众是中国石化与生俱来的责任。助力脱贫攻坚,我们义不容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