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71例临床观察核心探索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mo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综合疗法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2019年2月止诊治的71例慢性结肠炎病人,均采取综合治疗方案,统计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本组71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77%;患者综合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比较显著的不良反应情况,患者治疗后均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者。结论:针对慢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可显著提升疗效,并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良好不易复发。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综合疗法;药物;溃疡;效果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类自体免疫类疾病,当患者自体免疫溶解于结肠局部的黏膜之后容易形成溃疡,并发生继发性感染,此类患者的治疗措施不当,容易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并且该疾病的彻底根治难度较高[1]。为了进一步提升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分析采取综合疗法在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2月止诊治的71例慢性结肠炎病人,男女性别比为39/32,年龄区间处于21~72岁,均值(40.6±1.3)岁,病程1~17年,病程均值(5.2±1.1)年。
  1.2方法
  (1)饮食干预: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保持良好的休息,并增加机体营养,注意积极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禁食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避免饮用乳制品以及牛奶等。(2)西药治疗:美沙拉嗪片,口服,1g/次,4次/天;双歧三联活菌片,口服,2/次,3次/天;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2~3粒/次,3次/天。针对存在肠道感染者需要合理选择抗菌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中医药治疗:1)中药汤剂口服:樗树皮20g,赤石脂15g,海螵鞘12g,侧柏叶20g,槐花15g,甘草6g。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待患者病情后稳定后可改为党参,茯苓,扁豆,莲肉、白术以及米仁和山药各15g,砂仁,甘草以及陈皮各5g以及桔梗7.5g。上述中药方剂服用方法:加水后煎煮,每日服用一剂,分为两次口服,患者以14天作为一疗程,间隔三日后继续下一疗程;2)中药灌肠疗法:红藤,马齿苋,蚂蚁草,地丁草,白头翁以及一见喜均为50g,加水煎至100ml,待温度适宜后进行保留灌肠,每日于晚间入睡前保持膝胸卧位,灌肠时间为30分钟,以10~14天作为一疗程,间隔三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1.3疗效评价
  (1)显效:即病人症状及体征均完全消失,同时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大便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经结肠镜检查提示黏膜恢复正常;有效:即症状及体征均得以明显改善,同时大便常规检查提示红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经结肠镜检查提示黏膜仍存在轻度炎症;无效:药物治疗4周后症状及体征仍未改善,甚至加重,结肠镜检查无好转或加重。(2)统计患者综合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2结果
  2.1患者疗效统计
  本组71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效果为显效者30例,治疗有效者38例,治疗无效者3例,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77%。
  2.2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统计患者综合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比较显著的不良反应情况,患者治疗后均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者。
  3讨论
  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影响因素较多。首先是遗传因素,此类患者多数存在显著的家族遗传性,现阶段的研究认为[2]-[3],慢性结肠炎疾病的产生是由各类基因协同作用的最终结果,并且在特定因素刺激下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患者容易患上慢性结肠炎。其次为免疫性因素,此类患者多数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其病灶黏膜当中具有的免疫炎性反馈,同时介入细胞当中具有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而以上效应细胞的大量释放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及炎症改变,同时在患者病变炎性改变过程中还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进一步增加患者肠黏膜受损程度。除此之外,感染因素也是慢性结肠炎患者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疾病的产生与病毒以及细菌等感染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通常单纯采取西药治疗方案患者的总体疗效并不显著,而中医理论则认为,慢性结肠炎是患者脾胃虚弱、内伤饮食导致的正气不足所引发,其病机在于脾气虚弱、脏腑气机虚弱等。通过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汤剂治疗,并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能够实现标本兼治以及表里合治的显著疗效,能够更好的促进药物药效的发挥,在缓解临床症状以及抑制其疾病复发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患者治疗期间还需特别注意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宜食用松软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维生素、纤维素等微量元素的补充,同时禁食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严格戒烟、戒酒,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精神刺激以及精神紧张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可显著提升疗效,并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良好不易复发。
  參考文献:
  [1]邵雅斐,高丽,张俊智.运调平衡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J].养生保健指南,2019,11(12):323.
  [2]刘巍.探究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1):112.
  [3]邢一凡,柳越冬.优化溃结方治疗慢性持续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9,50(4):57-59.
其他文献
摘要:更年期高血压为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在中医学中高血压可以成为眩晕,高师认为绝经期妇女以肝郁肾虚为主,此医案就从温补患者肾精同时加以疏肝解郁为治疗大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更年期高血压;眩晕;肝郁肾虚  患者:王树铭,女,51岁。2017年12月15日初诊  舌脉:舌淡红苔白,脉弦  主诉:间断性头晕5个月,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不适,无实物旋转,不伴有头痛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采用中药滋肾化浊汤加减联合缬沙坦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12月~2019年1月,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45)和预见组(n=45)。预见组患者采用中药滋肾化浊汤加减联合缬沙坦治疗,参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预见组患者肾功能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服用中医辨证治疗法对于偏头痛疾病的病患者其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我们医院对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接收诊治的100例患有偏头痛疾病的病患者作为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病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针对常规医治组之中的50例病患者单纯的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医治,而针对于实验医治分组之中的50例病患者则在传统化的常规方法基础上服用中医辨证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患者伤口愈合效果以及NRS评分的作用。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肛裂术后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2月1日-2019年2月1日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的NRS评分、伤口愈合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肛裂术后患者NRS评分(1.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类: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采用中医骨伤护理),对比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57.14%,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所隶属体系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把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丙肝患者筛查以及早期抗病毒治疗。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进行筛查患者50例,根据筛查方法分为两组,对照采用疾控中心统计发病情况,研究组通过医疗结构进行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丙肝认知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丙肝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及时筛查丙肝患者,提高其对丙肝疾病的了解程度,使其能够及早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4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行我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性专科护理,进行经验总结 结果:40例患者经过严密的护理,30例临床治愈,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占 75%;3例症状缓解,有感染症状,占 7.5%;2 例由于发病时间长,送医不及时、病情严重,疗效不明显.结论:实施个性化,全面的专科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得51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9%,其临床疗效显著低于研究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与高位直肠癌患者按照回肠袢式造口术、结肠造口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对比治疗模式展开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所接诊患者80例为对象,取组中40例,以结肠造口术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40例则需要以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即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结合对两组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整体有效率对比,無明显差异P>0.05。而在术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