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密切随访管理的合理性并探索适合随访患者的具体条件。
方法选取两种PTMC的随访适应证,即日本Kuma医院制订的随访标准和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CATO)制订的随访标准,分别应用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TMC术后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差异。采用卡方分析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比较各组临床病理特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描述各分组无病生存情况。
结果778例PTMC患者满足条件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共565例(72.6%)满足Kuma随访条件,112例(14.4%)满足CATO随访条件。根据标准,入组患者分为Kuma高危组(213例)、Kuma低危组(565例)和CATO高危组(666例)、CATO低危组(112例)。Kuma低危组与Kuma高危组相比,表现出较低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6%比47.9%,P<0.05)。在评价CATO标准时,发现低危组的患者在多灶病变(6.3%比16.4%)、腺外侵犯(1.8%比7.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9.6%比38.0%)方面,均低于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评价各组预后,CATO低危组与CATO高危组相比,拥有明显较低的复发率(0.9%比6.0%,P<0.05)和更长的无病生存时间(P<0.05)。而Kuma低危组和Kuma高危组预后分析并未显示出差异。
结论CATO标准相对更为严格,该部分患者临床病理危险因素更少,预后更好。我们认为CATO密切随访标准筛选出的患者更加适合密切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