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成为一个让人担忧的社会问题,也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美术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更关键的是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并让学生的不良心理通过治疗和矫正趋于和谐。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健康;中学生;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0-0017-02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强调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或协调的能力,能较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而美术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利用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能力,以适应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提高人格,形成艺术修养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眼界和自身修养,而不是让他们只学习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中学生通过美术教学中对于美的赏析,让心理和心智趋于和谐。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随即在美术课程标准中也出现了相应的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丰富的物质生活使一些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同时社会的急剧变化及激烈竞争,也使中学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心理方面的问题。有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今儿童的心理越来越脆弱,存在着怯懦、孤独、自我放纵、自私、攀比、拜金等不健康的心理。近几年,有不少关于中小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自杀的新闻,例如:某中学一名高中生因在课堂上玩牌遭罚而选择跳楼自杀;某中学一名初二女生因感情受挫而跳楼自杀;一名12岁男孩因顽皮意外致其同学受伤,在学校被老师罚站3小时,随后回到家自杀……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告诉我们,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学生的心理、生理正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我们通常称之为青春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上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前几年某卫视曾播出了一档综艺真人秀节目,节目组将一些玩世不恭、桀骜不驯的富家子弟和从小在贫困山村长大的同龄孩子进行生活交换。此节目一出,各方质疑声不断,议论纷纷,有人质疑说,让那些公子哥去到山村就真能改变他们的性格吗?也有人说,让山村里的孩子体验贫富的巨大落差,对他们何其残忍!的确,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些常在学校打架斗殴,挥金如土,无视师长,甚至对父母拳脚相加的中学生,最初就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那些所谓问题孩子的原生家庭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父母从小离异,家中老人取代父母的角色;另一类是父母工作繁忙,可以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但没有时间陪伴子女。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在学校唯我独尊,无视师长,最后无心向学而被学校开除,沦为社会青年。这给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社会共生体系造成了恶性循环,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其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学校方面,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错误引导也会使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问题。在社会方面,由于网络、媒体传播设备及通信工具的迅速发展,一些有害思想、不良内容也更容易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其产生消极、厌学、厌世、报复社会等情绪。
美术教育能对中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提高其眼界,提升其个人修养,对少年儿童而言非常重要。而那些千变万化的形状和绚丽多彩的颜色可以吸引他们眼球,也非常适合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美术教育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放松情绪,感知体会外界的刺激,并学会与他人交流。一个孩子在1岁的时候就已经会用画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一些心理学家也能通过孩子的画来分析出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低学龄段的学生,美术教师不需要过多地去引导他们画什么,怎么画。而对于高学龄段的中学生,美术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艺术的赏析要更好地引导中学生抒发和宣泄个人情感。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幾点。
一、美术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中学美术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因材施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运用PPT教学,能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欣赏,然后进行无限的想象延伸。再如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也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很强,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花草树木、天空云朵、亭台楼阁等,通过用眼睛观察,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和记忆。然后让学生回到教室,将刚在校园中令自己有所感触的事物画下来。画完之后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请一位学生拿着自己完整的作品在讲台上介绍创作灵感,再请另一位学生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说出画的是校园里的哪些事物。通过感觉、知觉、记忆、现象和思维等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美术教学要帮助学生协调情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有依附性和可塑性,因此教师就应该尽量传达正面、积极的情感,避免负面的情感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同时在学生受挫时,应当多关怀、鼓励他们。例如在高中阶段,早恋已成为一种校园普遍现象,在我所接触过的中学生中不乏有早恋经历的学生。曾经有一对早恋学生,女生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而男生的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为了不影响该女生的学习,我单独找该男生进行了一次谈心,从此以后,这名男生也开始正视自己的学习问题,成绩突飞猛进。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时,我一直采取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态度,心理疏导和沟通交流往往比强制打压更有效,暴力处理有可能会使心理脆弱的学生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综上所述,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法, 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根据中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 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要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爱心、自信心以及审美情感等。无论教师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 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 都要采用适当、正确的方法和策略, 在保证积极情感得到顺利培养的同时, 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叶亦乾, 祝蓓里. 心理学(修订第二版)[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柳紫)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健康;中学生;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0-0017-02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强调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或协调的能力,能较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而美术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利用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能力,以适应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提高人格,形成艺术修养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眼界和自身修养,而不是让他们只学习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中学生通过美术教学中对于美的赏析,让心理和心智趋于和谐。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随即在美术课程标准中也出现了相应的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丰富的物质生活使一些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同时社会的急剧变化及激烈竞争,也使中学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心理方面的问题。有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今儿童的心理越来越脆弱,存在着怯懦、孤独、自我放纵、自私、攀比、拜金等不健康的心理。近几年,有不少关于中小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自杀的新闻,例如:某中学一名高中生因在课堂上玩牌遭罚而选择跳楼自杀;某中学一名初二女生因感情受挫而跳楼自杀;一名12岁男孩因顽皮意外致其同学受伤,在学校被老师罚站3小时,随后回到家自杀……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告诉我们,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学生的心理、生理正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我们通常称之为青春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上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前几年某卫视曾播出了一档综艺真人秀节目,节目组将一些玩世不恭、桀骜不驯的富家子弟和从小在贫困山村长大的同龄孩子进行生活交换。此节目一出,各方质疑声不断,议论纷纷,有人质疑说,让那些公子哥去到山村就真能改变他们的性格吗?也有人说,让山村里的孩子体验贫富的巨大落差,对他们何其残忍!的确,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些常在学校打架斗殴,挥金如土,无视师长,甚至对父母拳脚相加的中学生,最初就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那些所谓问题孩子的原生家庭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父母从小离异,家中老人取代父母的角色;另一类是父母工作繁忙,可以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但没有时间陪伴子女。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在学校唯我独尊,无视师长,最后无心向学而被学校开除,沦为社会青年。这给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社会共生体系造成了恶性循环,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其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学校方面,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错误引导也会使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问题。在社会方面,由于网络、媒体传播设备及通信工具的迅速发展,一些有害思想、不良内容也更容易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其产生消极、厌学、厌世、报复社会等情绪。
美术教育能对中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提高其眼界,提升其个人修养,对少年儿童而言非常重要。而那些千变万化的形状和绚丽多彩的颜色可以吸引他们眼球,也非常适合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美术教育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放松情绪,感知体会外界的刺激,并学会与他人交流。一个孩子在1岁的时候就已经会用画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一些心理学家也能通过孩子的画来分析出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低学龄段的学生,美术教师不需要过多地去引导他们画什么,怎么画。而对于高学龄段的中学生,美术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艺术的赏析要更好地引导中学生抒发和宣泄个人情感。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幾点。
一、美术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中学美术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因材施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运用PPT教学,能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欣赏,然后进行无限的想象延伸。再如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也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很强,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花草树木、天空云朵、亭台楼阁等,通过用眼睛观察,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和记忆。然后让学生回到教室,将刚在校园中令自己有所感触的事物画下来。画完之后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请一位学生拿着自己完整的作品在讲台上介绍创作灵感,再请另一位学生通过对画面的观察、分析、判断等,说出画的是校园里的哪些事物。通过感觉、知觉、记忆、现象和思维等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美术教学要帮助学生协调情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有依附性和可塑性,因此教师就应该尽量传达正面、积极的情感,避免负面的情感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同时在学生受挫时,应当多关怀、鼓励他们。例如在高中阶段,早恋已成为一种校园普遍现象,在我所接触过的中学生中不乏有早恋经历的学生。曾经有一对早恋学生,女生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而男生的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为了不影响该女生的学习,我单独找该男生进行了一次谈心,从此以后,这名男生也开始正视自己的学习问题,成绩突飞猛进。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时,我一直采取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态度,心理疏导和沟通交流往往比强制打压更有效,暴力处理有可能会使心理脆弱的学生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综上所述,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法, 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根据中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 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要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爱心、自信心以及审美情感等。无论教师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 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 都要采用适当、正确的方法和策略, 在保证积极情感得到顺利培养的同时, 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叶亦乾, 祝蓓里. 心理学(修订第二版)[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