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骨转移放射止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36例肺癌骨转移放射治疗止痛效果.方法 采用6MV或15MV-X线照射肺癌骨转移患者36例共计50处病灶,常规分割照射32处病灶,照射剂量:21.6~60Gy/12~30次,共3~6周,非常规分割照射18处,照射剂量:29.7~45Gy/3~15 次,共1~3周.结果 全组50处病灶放疗止痛总有效率92.00%,且与照射总剂量、时间-剂量分割方式、照射部位、原发灶是否行局部治疗、转移灶是单发或多发无关系.起效时间与剂量分割方式有关,非常规分割照射起效快(P=0.0125).全组有7例患者,计10处病灶在放射期间有疼痛加重,但其发生率与照射方式无关.结论 放射治疗肺癌骨转移止痛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肺癌骨转移止痛治疗的主要方法.
其他文献
对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细菌种群的鉴定和统计,并投喂地锦草、板蓝根后检测斑点叉尾(鮰)肠内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肠道内优势菌群主要为Aer.和Ent..斑点叉尾(
针对柔顺机构中的大变形柔性梁,提出了一种新的伪刚体模型,即“两自由度伪刚体模型”。通过对模型末端倾角的进行参数化近似得出了模型最优特征半径系数,然后应用线性回归方
棉酚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棉酚的抗肿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及一些初步的临床试验证实,棉酚的抗肿瘤机制有线粒体途径、调控
目的探讨罕见的纵隔化生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化生型胸腺瘤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胸腺瘤Massoka分期为Ⅰ期,术后随访4个月情况良
1 病例报告例1,男性,54岁,主因“排尿不畅伴尿频、尿急半年,进行性加重近1月”来院就诊.查体:前列腺Ⅰ~Ⅱ度增大,质地韧,未触及硬结,中央沟稍浅,无触痛;实验室检查均正常;予行B
目的 了解2009年3月-2010年7月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并分析亚胺培南耐药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临床标本
目的 评价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和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在分离性垂直偏斜(DVD)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DVD患者36例(59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组(30眼
目的 探讨潜在危险因素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市三家市级医院确诊并尚未治疗过的宫颈癌9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即CINⅢ)63例及正常组252例,分析各因素与
目的 回顾分析采用聚丙烯网带经12肋悬吊治疗43例肾下垂患者的安全性和近远期疗效.方法 肾下垂患者4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30岁(14~46岁);术前均经B超、CT、IVU
咖啡斑是一种常见的表皮色素沉着性疾病,目前激光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其中包括Q-开关Nd:YAG激光、Q开关红宝石激光等,但单一使用这些方法疗效并不理想.咖啡斑的高复发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