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洗尽文字老,意到深处平亦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琐忆》是篇经典的记人散文,其形散神聚的艺术结构、典型精当的材料选择、巧妙合理的结构安排,以及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都堪称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范本,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琐忆》;鉴赏;指导
  《琐忆》是1961年唐弢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虽然五十余年过去,但本文在选材、组材及结构等方面的藝术依旧耐人寻味,是学生揣摩阅读与写作的极好范本。故此,本人试作分析,以期与同学相切磋。
  一、典型精当的材料选择
  一篇好的文章,在于要言不烦。材料的选择取舍必须围绕主题表达和深化的需要,这要求作者在选材、组材时须选择典型的材料,以一当十,精当而不重复赘余。《琐忆》在此可称典范。
  恰如文题,《琐忆》一文选材多达七件小事,但细细推敲,却无一事可删,因其在文中各有其用。
  文章第一件事写作者与鲁迅初次唔见,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澄清敌人对鲁迅的诬蔑毁谤,塑造鲁迅平易近人的形象特征,也为全文人物形象的塑造定下基调。
  文中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俱表现鲁迅循循善诱,教导青年,但二者又有区别。前者重在写鲁迅对青年的批评教育,后者则重在写鲁迅对青年的鼓励支持,这两件事又突出鲁迅“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无论是批评还是鼓励,都“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其“平易近人”的形象进一步凸显。
  文中第四件事写鲁迅为素不相识的青年补靴,则表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关爱已到无微不至的地步,其平易近人的形象更是无以复加,并顺及揭示鲁迅先生关爱青年的思想动机和思想发展过程,使读者从更深的思想层次去认识鲁迅,同时表现鲁迅的思想认识在斗争实践中发展进步,而关爱青年的思想没有变化,这样,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的形象特征便显得更加真实、丰满,并照应了文章开头对鲁迅先生形象认识的纠正廓清,“平易近人”作为鲁迅形象的一个侧面便鲜明地树立起来。
  文章第五、六、七件事则是表现鲁迅“横眉”“能憎”的一面。这三件事例从不同角度体现鲁迅斗争的风格和威力。
  要饭者攀附阔佬的故事讽刺了国民党当局恬不知耻,用类比的手法巧妙地揭开出国民党当局寄希望于美国制止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外表堂皇,实如乞丐的画皮,显示了“讽刺的威力”;而嘲笑国民党官僚禁止男女同泳的故事,则采用了引申归谬法,从国民党某地方官僚的荒谬言论出发,步步引申,推导出一个更加明显和荒谬的结果,使人一下子看出问题的真相,揭露那些假道学者的封建迂腐,这充分体现出鲁迅“反击的智慧”;在调侃国民党检查官无端删批唐弢书稿时,鲁迅依旧是采用讥讽的语气,半真半假地建议出个“官批本”,“给后一代看看,我们曾经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并认真而深刻地指出“一个政权到了对外屈服,对内束手,只知道杀人、放火、禁书、掳钱的时候,离末日也就不远了”,这又显示了鲁迅“非凡的观察力”,刻画了鲁迅作为一个成熟的思想战士的形象。
  文章围绕总纲,从两大方面,多角度、层层描摹,使鲁迅的人格写照鲜明、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且本人在材料选择上,又采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所选七则材料,都是日常生活琐事的零碎片段,或打比方,或说笑话,或讲故事,或发议论,嬉笑怒骂中,人的思想、性格、情操得以自然流露,情态逼真,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有身临其境、亲临教诲之感,这不能不说是本文选材典型精当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艺术特征。
  二、巧妙合理的结构安排
  《琐忆》一文在材料的组织安排上也精心构思。文章表现了鲁迅“能憎”“能爱”的两个性格侧面,但在重心上则将侧重点放在表现“俯首”,即对青年关心爱护的一面。对于文章主题思想的确立,唐弢自己曾经讲过:“回想建国以来纪念鲁迅的文章,大多强调鲁迅先生品质中战斗的一面,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阐述的比较充分,但是关于他对同志,对青年的爱就强调的很不够……三十年代我作为一个青年,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一些接触,亲身感受过它对青年的爱护,因此,想从后一方面多说一些,这就是我写《琐忆》时的指导思想。”所以,文章在材料安排上,首先安排表现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材料,将“俯首”这一层次安排在先,以突出其对青年的关怀备至,“横眉”层次安排在后,强调“能憎,才能爱”,这层材料的铺张,在展示鲁迅性格形象的另一侧面时,实际上还是对前一层次的造势烘托。鲁迅先生正是基于对人民赤诚真挚的爱,所以才极力憎恨敌人;正是由于鲁迅“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绝不妥协”,才更加凸显鲁迅对青年的关爱和“平易近人”。前后材料安排虽有区别侧重,却又是有机统一,这样安排材料真是别出心裁。
  至于在前后两大层次内部材料的安排上,文章都采用了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使人物的形象越来越鲜明。在“俯首”一层,文章四则材料,第一则定基调,明确鲁迅平易近人的形象,二、三两则进一步强化鲁迅平易近人形象,第四则材料在渲染人物到极致时收束笔势,顺及交代人物思想动机,使人物行为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在“横眉”一层,文章三则材料,依次表现了鲁迅“讽刺的威力”、“反击的智慧”和“非凡的观察力”,这三则材料的先后安排依然是引导读者去逐层深入把握鲁迅作为一个思想成熟深邃的战士形象。 三、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在材料的组织安排上,文章还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以极强的艺术对比,调动了读者的审美情感。
  文章开篇就逆向思维,欲扬之,先抑之,从反面虚写,叙述人们对鲁迅的种种议论和自己由此产生的“想见又不敢见”的心情。因为任何一个不了解鲁迅的人,在听到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等议论,一定会和作者产生相同的感觉——这样怪癖的人,还是不去接近为好。这样就在读者心中造成了悬念,但如仅限于此,也无奇特之处,巧妙的是作者继续将误会不停向前推进,令读者心生好奇,欲罢不能。
  请看作者所叙与鲁迅初次见面情景。二人互通姓名后,鲁迅便说“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因为作者听信传闻,心中已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听到鲁迅见面便言此事,自然会想“先生爱骂人,真个睚眦必报”,因而这挨骂原在意料之中,但挨骂来得如此之快,却又有些“出于意料之外”,这就造成了作者“立刻紧张起来”“心里一急,嘴里结结巴巴”的窘态。这种“窘”,正是作者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它创造了一种山雨欲来之势,一下子吊起读者的胃口,不由和作者一样,“意料之外”地紧张一番。作者这一笔,也就强化了作品的审美趣味。
  抑到极处,也就扬到好处。正当误会之中再加误会时,文章不觉峰回路转。鲁迅先生“亲切地问”“呵呵地笑”,申明“我也姓过唐的”,这亲切的态度再次形成作者的“意料之外”,与其“意料之中”恰成强烈反差。先前的误会一朝冰释,耳闻的种种传闻不攻自破,作者自然散尽心头积集长久的疑云,作品也就由抑到扬顺利转换。先前见面前的种种惴惴不安,此时更衬真正会见后的轻松愉悦,接下来的琐事种种,时时与众人议论相映照,更有力地表现出鲁迅“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的热情亲切、平等相待的态度,同时也交代了鲁迅被人非议的真正原因。文首的议论,更像是一面镜子,映造出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因此,正是有了文首的“抑”,才使后文的“扬”更强烈感人;正是有了文首的“虚”,才使得后文正面实写更添光彩。文章以“抑”蓄势,为“扬”张本,抑扬之间,情节大起大落。这样虚实相映,形成艺术反差,使鲁迅的伟大形象表现得更突出。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以中职单招《机械基础》课教学为例,从“对口高考”的角度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实现直观教学,突出复习重点,强化综合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基础;对口单招;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对口单招是中职学生为了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而参加的一种对口升学考试,而《机械基础》正是机电和机械专业参加对口单招的必考科目之一。由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的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是决定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风向标。在对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检查情况中发现,目前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
期刊
【摘 要】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区教育局在生源基础差,教育质量与城区学校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发起向“蔡塘模式”学习的教学改革模式,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先学后教、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借助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进行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区教学改革;蔡塘模式;小组化合作学习;电子白板互动教学  我校地处晋安区的城乡结合部,生源大部分为农民工子女,不重视学习的现象比较严重,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素质教育成为学校以及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全面的推行素质教育,要真正意义上的将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以及中心工作,为此,教师教学中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断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知识及体育运动项目被纳为中
期刊
【摘 要】中共红军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历经艰险凝练出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而新时代又赋予了长征精神新的内涵:恪守理想,坚定信仰的执着精神、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和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新时代长征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集体主义以及磨炼意志,强化大学生对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知和理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现在的长征精神育人未如其
期刊
【摘 要】高校是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提供支持保障。本文尝试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高校防治学术不端问题寻求相应的对策,对保证高校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规范科研活动行为,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治理学术腐败行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术不端;风险管理  一、高校防
期刊
【摘 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学科,它在所有学科中是最有活力、最积极向上的。但是,现实中的高中体育课堂并不是如此,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意识,整节课堂总是沉闷异常,学生没有活力,更不要谈个性的发展了。如何优化策略,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呢?笔者略谈点滴刊发。  【关键词】高中体育;个性;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即使他们的身体与年龄接近成人,但是可塑性依
期刊
近年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并不新鲜,以我校为例,十几年前就存在多媒体教室,迁入新校区后,又增加了多媒体阶梯教室。但就实用性来说,我认为还是每个班级里的“班班通”较为实用,比起以往只有展示台与大屏幕显示的多媒体,班班通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更全面,更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结合近两年来我在数学课堂中把“班班通”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所获得的体会略谈一二:  一、“班班通”功能强大,操作简洁  班班通多媒体教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功效,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实践,在以导促学、导学合一的有机进程中,实现学教相长。本文作者在此从三个方面,简要谈谈对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导学结合;浅析  教师所处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中,必须始终围绕学生主体这一核心
期刊
【摘 要】变式教学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问题解决方面,变式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变式主要有三种拓展形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它们有利于构建特定的经验系统。特定的经验系统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所谓的一题多解就是在解决同一问题时运用了各种不同方法求得相同结果的过程。这些过程实质上是反映了隐藏于各种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