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囤书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雙十一”过后,“剁手党”们都会陷入自责。喜欢买书的人,还会被人奚落:“买那么多书干吗?买了又不读。”
  但如今不一样了,“囤书癖”们开始理直气壮。比如:“买书不读是慈善家,正是这些买了没有读的书让很多书店活了下来。”还有更有趣的说法:“买了书哪怕不看,光是堆着也很有用哟。你的大脑会从书里接收一种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念力波,让你的脑细胞活性化。”有网友补充:“用量子力学解释,你身上的某个量子会与你身边书上的某个量子发生量子纠缠,估计就是念力波。”这当然是说笑,却提醒我们,除了阅读,书或许还有其他的功能。
  还记得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那个贪官赵德汉吗?贪了两个多亿,镜头中那整面墙的人民币快把观众的眼睛都晃瞎了,可他却住小破房,吃炸酱面,每月只给乡下老母300元生活费,为什么?他怕被查,一分都不敢花。那他图什么?他穷惯了,特别梦想有钱,所以他看看、摸摸、嗅嗅、翻翻,足矣。我们当然要鞭挞贪官,但这也佐证:事物除日常功能外,还有附属功能。钱如此,书亦然。
  诗人余光中喜欢书的漂亮封面,欣赏“企鹅丛书”的典雅、“现代丛书”的端庄、“袖珍丛书”的活泼、“人人丛书”的古拙、“史基拉艺术丛书”的富丽堂皇。日本建筑学家中村好文说:“我是一个喜欢书的人,仅仅看着书脊的那些文字,就像被人爱抚的猫一样陶醉。”这是视觉享受。
  作家冯骥才写过一篇《摸书》,说有一位嗜书老汉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意大利学者艾柯也说,一个爱书狂如果得到一本珍本书,会在深夜把书拿出来细细抚摸,那滋味如同“唐老鸭在满是美元的浴缸里泡澡”。这是触觉享受。
  资深书友还喜欢嗅书的香味。有研究人员称:“苯甲醛具有特殊的杏仁味,香草醛释放香草味,乙苯和甲苯也会释放出甜香味,这些经酸水解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及其他反应的生成物共同构成了旧书的书香味。”听说有公司曾生产带有旧书味的香水,一上市就很快卖断货了。
  除了看看、摸摸、嗅嗅,乱翻也是有益的。我居住的城市最近就建了几间24小时图书室。我上次跟市图书馆馆长吃饭时,还特意敬了他一杯酒。他诉苦说:“有些孩子不懂事,在里面乱翻、乱扔,管理起来很难。”我开解他道:“书不只是给人读的,也是给人玩的。孩子即便不读书,把书当玩具也不错,他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玩,偏偏喜欢在图书馆玩?说明他喜欢图书馆的氛围。说不定哪一天,他会发现书上的彩色图案好像日常生活里的某物,就会好奇地一页一页翻下去,去观察书中图案和真实生活的关联,这在教育学上叫作‘表征概念’。当他发现一些关联时,大脑会分泌让他兴奋的多巴胺,就好像在海边玩沙子的孩子偶然中捡起一个海螺,便听到了大海的诗意呼唤。从此,他就不撕书了,并且爱上阅读。”
  至于成人,随便翻翻也大有妙处。比如,在冬日的阳光下翻开一页页笺纸——“相思笺”,用左右边框组成了“相思”二字,心思巧妙;“蕉窗听雨笺”,将朱色界栏做成窗户,与芭蕉叶红绿映衬,妙趣横生;“窗纹八行薛涛画笺”,暗纹里的花朵玲珑生动,不就是明末文人玩赏的“一帘花影半床书”吗?
  你也许会说,玩书只是癖好,不值得效法。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若真有所癖,将沉湎酣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钱奴宦贾之事?”那么,多一些囤书的人,是不是就会少一些囤钱的贪官呢?


其他文献
一世繁华落尽,秋水深处泊舟。  江山无边寥廓,岁月几度闲愁。  太阳走到黄经的某一刻度就会产生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太阳与地球互动关系的冷暖,也影响到人情、世态。立冬是四时八节的大八节之一,一般时间在公历11月7日~8日,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度时。这是有特殊意义的时间。  冬的本义是终结,是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结。会针线活儿的人在线两端都打上结,即是冬的形象。但它后来被借用,指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
期刊
大雪纷纷扬扬,大片的雪花一片接着一片往下落,把整个天空都塞满了。这座城市好几年没有下过这样大的雪了。  逯冬从公共汽车上下来,走进雪的世界。他被雪裹住了,无暇欣赏雪景,很快走进一座大厦,进了观景电梯。这时再看飞扬的雪花,雪向下落,人向上升,有些飘飘然。他坐到顶层,想感受一下随着雪花向下落的感觉,便又乘电梯向下。迷茫的雪把这座城市盖住了。逯冬凑近玻璃窗,仔细看那白雪勾勒出的建筑的轮廓,中途几次有人上
期刊
我听见我们扔出的石头  跌落,玻璃般透明地穿过岁月。山谷里  瞬息迷惘的举动  叫喊着从树梢  飞向树梢,在  比现在更稀薄的空氣里  静哑,如燕子从山顶  飞向山顶,直到它们  沿着生存的边界  抵达极限的高原,那里我们  所有行为  玻璃般透明地跌向  仅是我们  自身的深底。冰钓〔/ 俄〕康斯坦丁·柯罗文/布面油画
期刊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个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个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有一篇风靡中国的小说,是陕西作家路遥写的《人生》。故事主人公高加林就像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费金一样,人名变成了词汇。一个男青年离开故乡进城,在城市里积极奋斗,城市女朋友立马把家乡的姑娘给比了下去,但是,城市不是那么容易站稳脚跟的,都市的陷阱又把他送回原地。这样的男青年,我们统一称他为——高加林。  高加林引发过天南地北的讨论,关于乡村的梦想,关于城市的冷漠,关于现代化,关于爱情,
期刊
林欣家住在北堤下。  林欣爸爸从部队转业,分到城里的皮塑公司,她家的房子是皮塑公司分的宿舍楼。我们放学时一起走,走北堤边下面这条路,先到林欣家。如果天还早,我就先到林欣家写作业。  林欣的爸爸保持着军人特有的威严和身姿。“写字时坐直!”他提着公文包出门前,猛喝一声。林欣赶紧坐正,旁边的我也赶紧坐正。但她爸压根儿没有检查这声威喝的效果,旋风般地消失在家门口,上班去了。  我们都怕爸爸。我怕我爸连带着
期刊
一家日式定食店,每天差不多会有50名客人上门。有一天,某个电视台播出一个名为《好吃定食餐厅特访》的节目,这家店也上榜了,引起很大反响。突然间,一天的客人增加至200人。之后,客人一直络绎不绝。  如果你是店老板,會买一个可以煮200份的电锅,还是采用其他办法?如果是我,会先买一个保温锅。然后用50人份的电锅煮4次,把煮好的饭放入保温锅。  为什么?万一电视节目带来的效应消退,每天200个客人可能变
期刊
女人、金钱和坏事总是新闻。钱,这样一个中性的名词,自诞生以来,就把无知和富有绑在一起,被片面地赋予了各种贬义。鲁迅说:“金子做了骨髓,也还是站不直。”三毛文艺起来也讲:“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多和金钱脱不了关系。”连爱因斯坦都认为:“我绝对相信,在这个世界上,金钱绝不能使人类进步。”……众口一词教你视金钱如粪土,平平淡淡才是真。  金钱,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工具,金钱科学地衡量
期刊
如今,經常能在文章中见到一些很矫情的文字,比如:“我看见挣扎在挣扎,我听见号叫在号叫……”乍一读有点味道,实则禁不起推敲。抽去这类故弄玄虚的文字,文章立即就塌了,剩不下什么。实际上,越是深刻的思想,越容易出现在看似平常的文字里。  (韩玉乐摘自《今晚报》2018年9月1日)
期刊
最近我面试了一个证券分析师。这位30多岁的男士的履历很棒,谈吐雅致、气质出众,只是状态不好,在和我聊天时偶尔会叹气。当我问他,是不是因为生活压力大才从证券分析师改行做财经编辑时,他竟然伤感地掉泪了。  事实的确如此,这个分析师由于券商裁员失业了,但他有小孩,需要一份工作贴补家用,情急之下,只要看到有“财经”两个字的招聘就投一下简历。都是中年人,这让我也有点伤感。不过我也没想到从一个证券分析师改行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