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南诗》以“我的中国时光”为主题,向全国诗人征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作品,营造新时代诗歌气场,承担新时代诗歌使命。这既增强了时代意识、使命意识和公共意识,又激发诗人理解时代、呼应时代和拥抱时代的责任与担当,进而写出富有时代特色和艺术风骨的“大诗”。
“诗言志”“歌诗合为事而作”。千百年来,诗歌正是这样通过时代之声和心灵颤动传递下来。的确,如果面对时代和社会“失语”了,那么,诗人只能在阁楼里低吟浅唱或孤芳自赏。《江南诗》这次以“我的中国时光”为主题的诗歌征集作品,大多“讲品位、讲格调、讲气场”。诗人大多站在时代与人类的精神高地,关注时代、关注历史、关注生命、关注变化,进而体现出诗人应有的大境界和大胸怀。同时,诗人们抒写具有时代特色与艺术风骨相匹配的诗歌作品,开阖有度,呈现出高端飞拔的气质,充盈着昂扬的气势和气魄。一直以来,主题诗的创作就像是一次强大的“时代”呼唤,这个“时代”不是应景的、脸谱的“时代”,而是启开灵犀的“第一推动力”。这个“推动力”与急剧上扬的生命与经验的感悟“无缝对接”,最终形成诗人独有的时代体验的言说机制。以聂沛的《中国》为例:“中国,我的母亲”,这是一个最直接、最温情的象征。在许多人的眼里,母亲的颜容与风姿可谓千变万化,聂沛心中的母亲“是打鼓的汉子们的母亲/是躯干硬朗的思想者的母亲/是泥工、漆工、钳工及所有工匠的母亲/是一切战士、勇士和烈士的母亲/是出嫁时头上插一朵小菊/两眼噙双泪、一步一回头的/哑巴女儿的母亲”“是深入到每个温暖而低微之处/刻骨铭心的母亲/是怎么也说不完的母亲!”由此可见,哪怕是主题诗创作,哪怕像“母亲”这个被许多人惯用的时代母题和艺术符号,都不是简单的“诗句填空”,而是诗人敏锐的时代感悟、历史透视、艺术生成和灵性挥发的结果。
按理说,与新中国前后相关联的东西很多。作为颂辞,追忆历史,缅怀先辈成了重要的一环。诗人万春来抒写的《那些永不褪色的记忆》,记录了“在嘉兴的南湖”“八月一日,南昌的枪声”“十月一日/一种声音响彻云霄”等重要的历史片断,从中“唱支山歌给党听”。同样,擅长抒怀的王贺文,不管是《永不下岗的哨兵》,还是《红色请柬》,以及《我有两个驕傲和自豪》,以自我亲身的经历、充满真挚的情感写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其诗“有血性有灵魂”,非常具有感染力。追忆历史,缅怀先辈,托物言志是最常见的一种写法。诗人黎平的托物,托的都是时代之物。有“穿过了岁月黑幕般的枪林弹雨”的八角帽,有“盖不住方志敏巨大的胸怀”的半块毛毯,有“系着一条红绫”的大刀,不管是其中的哪一物,都“让我们目睹革命的风暴是怎样凝固在一颗手工缝制的红五星上”。作为颂辞,的确需要大众化的诗歌,需要口口相传的献辞。当然,以“诗”为前提的大众化,不是一览无余、毫无蕴藉的浅显化,而是加强优秀诗歌在大众中的传播与赏读,让写作和阅读共同承担新时代诗歌的使命。作为农民诗人的李易农,他擅长在农事里“用手掌/从泥土地里擦亮的太阳”讴歌新中国。他对谷子,近似朝圣:“在日子盛大的餐桌上,占据着半壁江山”;他对高梁,似同己出:“在秋天,高粱掩饰不住内心的篝火/在阳光下开始一场又一场充满激情的演讲/它们说着爱,说着/被我们的民族无数次捂在胸膛的誓言”;他对土豆、南瓜、花生,似同家人:“相扶相携,把彼此的红色梦想/作为生命的底蕴”“开启了收获的盛大联欢”。是呀,来自土地的“盛大联欢”,这是新中国最值得颂扬的景观,因为改革开放的呼声首先来自“小岗村”。作为颂辞,就必须让语词“生津”,不仅仅是语意、语境、语势的“再造”与“漫延”,更重要的是它与时代的存储、生态的灵动、情愫的推进、意绪的饱和密不可分。正是那些像土豆、南瓜、花生、高梁、谷子等等作为新农村的表象,它属于生态文明,或社会化文明,诗人与之亲密的举动溢于言表。
主题诗创作,我还把它归结为“规划性”写作。说到“规划”,我以为,大而言之为“时代意识”,小而言之为“主体意识”。《江南诗》这次以“我的中国时光”为主题的诗歌征集作品大多已紧紧地串联出:时代意识——主体意识——历史气场等“情愫链”。就拿黄晓平《我是长江》来说,长江,作为母亲河,一直成为歌颂祖国的母题。这首诗以“我”自喻长江的写法,既写“激流勇进的长江”,也写“热情洋溢的长江”,把长江“强悍粗犷”的伟力和“生命之交响”完美地呈现出来,显示出长江那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气势。同样,诗人陈云鹤则以大景别的铺排全景再现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发,恒远不息,坚毅如钢”的强盛之路。诗人西杨庄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颂辞,以“充满雄性的力量”讴歌了新中国七十年来“波澜壮阔的春潮”。另外,行业颂歌,也是主题诗创作较好的载体。晓弦的《水乡光明颂》写的就是电力工人作为“光的使者”“谱写出/一曲无愧于时代的光明颂……”。诗中,诗人运用拟人和神话的笔触,抒写“光的孩子”的成长壮大,最终“擎起天地间的大爱”。主题诗创作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抒情性。当然,抒情并不意味着只是单一的直抒胸襟。好的抒情诗,既要“纵情”,更要懂得“逃情”。有“逃情”,才有感情的“迂回”和思想的“拐点”。就拿米丽宏的《十月献辞》来说,诗人“纵情”“在一行行汉字里回归/犹如花儿向春天献出它的红/犹如叶子向盛夏献出它的绿/犹如一朵茉莉在晚风里/献出它的香气”;“逃情”在“回家的人都是辽阔的一部分”。于是,诗人所热爱的祖国“肯定不是一个肤浅的形容词”。的确,主题诗写作,单从“写”这个层面上来说,它很象是一座雕塑,要的就是情感的纹络和思想的肌里。参与《江南诗》“我的中国时光”为主题的诗人们,无疑都是“诗歌雕塑家”,他们的诗歌“刀法”各有特色,能够在准确的意象“穴位”、延拓的意境“时空”、质感的思想“肌里”和直观的时代“立面”上雕镂,这四位一体的“刀法”都属于主题诗创作特有的方法。
总之,新时代的主题性诗歌创作与建设,就是要不断增强诗歌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构筑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就是要强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汉诗如何实现最大化的诗义权力。因为我们有“兴观群怨”的诗学宗旨,有“风清骨峻”的审美追求,有“韵外之致”的艺术趣味,有“天籁本色”的创作理念,有“天人合一”的艺术理想。这些就是我们所要的诗义权力,一旦这个诗义权力被我们重视了被我们发现了被我们拥有了,那么,我们呼唤时代特色与艺术风骨的“大诗”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诗言志”“歌诗合为事而作”。千百年来,诗歌正是这样通过时代之声和心灵颤动传递下来。的确,如果面对时代和社会“失语”了,那么,诗人只能在阁楼里低吟浅唱或孤芳自赏。《江南诗》这次以“我的中国时光”为主题的诗歌征集作品,大多“讲品位、讲格调、讲气场”。诗人大多站在时代与人类的精神高地,关注时代、关注历史、关注生命、关注变化,进而体现出诗人应有的大境界和大胸怀。同时,诗人们抒写具有时代特色与艺术风骨相匹配的诗歌作品,开阖有度,呈现出高端飞拔的气质,充盈着昂扬的气势和气魄。一直以来,主题诗的创作就像是一次强大的“时代”呼唤,这个“时代”不是应景的、脸谱的“时代”,而是启开灵犀的“第一推动力”。这个“推动力”与急剧上扬的生命与经验的感悟“无缝对接”,最终形成诗人独有的时代体验的言说机制。以聂沛的《中国》为例:“中国,我的母亲”,这是一个最直接、最温情的象征。在许多人的眼里,母亲的颜容与风姿可谓千变万化,聂沛心中的母亲“是打鼓的汉子们的母亲/是躯干硬朗的思想者的母亲/是泥工、漆工、钳工及所有工匠的母亲/是一切战士、勇士和烈士的母亲/是出嫁时头上插一朵小菊/两眼噙双泪、一步一回头的/哑巴女儿的母亲”“是深入到每个温暖而低微之处/刻骨铭心的母亲/是怎么也说不完的母亲!”由此可见,哪怕是主题诗创作,哪怕像“母亲”这个被许多人惯用的时代母题和艺术符号,都不是简单的“诗句填空”,而是诗人敏锐的时代感悟、历史透视、艺术生成和灵性挥发的结果。
按理说,与新中国前后相关联的东西很多。作为颂辞,追忆历史,缅怀先辈成了重要的一环。诗人万春来抒写的《那些永不褪色的记忆》,记录了“在嘉兴的南湖”“八月一日,南昌的枪声”“十月一日/一种声音响彻云霄”等重要的历史片断,从中“唱支山歌给党听”。同样,擅长抒怀的王贺文,不管是《永不下岗的哨兵》,还是《红色请柬》,以及《我有两个驕傲和自豪》,以自我亲身的经历、充满真挚的情感写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其诗“有血性有灵魂”,非常具有感染力。追忆历史,缅怀先辈,托物言志是最常见的一种写法。诗人黎平的托物,托的都是时代之物。有“穿过了岁月黑幕般的枪林弹雨”的八角帽,有“盖不住方志敏巨大的胸怀”的半块毛毯,有“系着一条红绫”的大刀,不管是其中的哪一物,都“让我们目睹革命的风暴是怎样凝固在一颗手工缝制的红五星上”。作为颂辞,的确需要大众化的诗歌,需要口口相传的献辞。当然,以“诗”为前提的大众化,不是一览无余、毫无蕴藉的浅显化,而是加强优秀诗歌在大众中的传播与赏读,让写作和阅读共同承担新时代诗歌的使命。作为农民诗人的李易农,他擅长在农事里“用手掌/从泥土地里擦亮的太阳”讴歌新中国。他对谷子,近似朝圣:“在日子盛大的餐桌上,占据着半壁江山”;他对高梁,似同己出:“在秋天,高粱掩饰不住内心的篝火/在阳光下开始一场又一场充满激情的演讲/它们说着爱,说着/被我们的民族无数次捂在胸膛的誓言”;他对土豆、南瓜、花生,似同家人:“相扶相携,把彼此的红色梦想/作为生命的底蕴”“开启了收获的盛大联欢”。是呀,来自土地的“盛大联欢”,这是新中国最值得颂扬的景观,因为改革开放的呼声首先来自“小岗村”。作为颂辞,就必须让语词“生津”,不仅仅是语意、语境、语势的“再造”与“漫延”,更重要的是它与时代的存储、生态的灵动、情愫的推进、意绪的饱和密不可分。正是那些像土豆、南瓜、花生、高梁、谷子等等作为新农村的表象,它属于生态文明,或社会化文明,诗人与之亲密的举动溢于言表。
主题诗创作,我还把它归结为“规划性”写作。说到“规划”,我以为,大而言之为“时代意识”,小而言之为“主体意识”。《江南诗》这次以“我的中国时光”为主题的诗歌征集作品大多已紧紧地串联出:时代意识——主体意识——历史气场等“情愫链”。就拿黄晓平《我是长江》来说,长江,作为母亲河,一直成为歌颂祖国的母题。这首诗以“我”自喻长江的写法,既写“激流勇进的长江”,也写“热情洋溢的长江”,把长江“强悍粗犷”的伟力和“生命之交响”完美地呈现出来,显示出长江那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气势。同样,诗人陈云鹤则以大景别的铺排全景再现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发,恒远不息,坚毅如钢”的强盛之路。诗人西杨庄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颂辞,以“充满雄性的力量”讴歌了新中国七十年来“波澜壮阔的春潮”。另外,行业颂歌,也是主题诗创作较好的载体。晓弦的《水乡光明颂》写的就是电力工人作为“光的使者”“谱写出/一曲无愧于时代的光明颂……”。诗中,诗人运用拟人和神话的笔触,抒写“光的孩子”的成长壮大,最终“擎起天地间的大爱”。主题诗创作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抒情性。当然,抒情并不意味着只是单一的直抒胸襟。好的抒情诗,既要“纵情”,更要懂得“逃情”。有“逃情”,才有感情的“迂回”和思想的“拐点”。就拿米丽宏的《十月献辞》来说,诗人“纵情”“在一行行汉字里回归/犹如花儿向春天献出它的红/犹如叶子向盛夏献出它的绿/犹如一朵茉莉在晚风里/献出它的香气”;“逃情”在“回家的人都是辽阔的一部分”。于是,诗人所热爱的祖国“肯定不是一个肤浅的形容词”。的确,主题诗写作,单从“写”这个层面上来说,它很象是一座雕塑,要的就是情感的纹络和思想的肌里。参与《江南诗》“我的中国时光”为主题的诗人们,无疑都是“诗歌雕塑家”,他们的诗歌“刀法”各有特色,能够在准确的意象“穴位”、延拓的意境“时空”、质感的思想“肌里”和直观的时代“立面”上雕镂,这四位一体的“刀法”都属于主题诗创作特有的方法。
总之,新时代的主题性诗歌创作与建设,就是要不断增强诗歌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构筑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就是要强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汉诗如何实现最大化的诗义权力。因为我们有“兴观群怨”的诗学宗旨,有“风清骨峻”的审美追求,有“韵外之致”的艺术趣味,有“天籁本色”的创作理念,有“天人合一”的艺术理想。这些就是我们所要的诗义权力,一旦这个诗义权力被我们重视了被我们发现了被我们拥有了,那么,我们呼唤时代特色与艺术风骨的“大诗”就不是纸上谈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