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洞庭湖西滨汉寿县酉港镇的柳林村在2005年中国中部地区小康建设十佳村评选中榜上有名,是湖南省常德市4000多个行政村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堪称奇迹。而创造了这一奇迹的该村党支部书记熊力红,则同时喜获中国小康建设十佳人物提名奖,日前又荣获市、县十大杰出青年两大荣誉称号。前不久,常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程考察柳林村新农村建设情况,高度肯定熊力红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举动,称赞他为“双带型村党支部书记”。
腰缠万贯 愿丢西瓜捡芝麻
1990年7月,由于家庭贫困,年仅17岁的熊力红初中毕业后就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经人引荐贷款买了一台工程车,独闯沿海加入到广东高速公路建设行列。1992年底,路建工程刚完工,他又赶赴惠州大亚湾参与运土填海,1995年秋,适逢湖南境内高速公路建设大会战拉开帷幕,他决心“鸟枪换大炮”,动用手中积攒的20多万元资金购买一台工程挖机大干一场。22岁的熊力红作出这一决定,着实让家里人虚惊了一场,好在这次抉择给了他丰厚的回报。随后他又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添置了工程所需的压路机、平地机、推土机等整套大型设备,拉起了一支路桥建筑专业队伍,开始承包工程。就这样,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熊力红实现了他当一名民营企业家的宿愿。
正当熊力红春风得意之时,他所在的柳林村却日渐陷入窘境。2004年底,几个老党员代表全体村民找到熊力红,恳请他回来当乡亲们的“领头雁”。面对父老乡亲们的诚恳请求,熊力红果断下定了回村任职的决心。他的选择再次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在常德工作的妻子更不理解:一家子和和美美过城里人安安稳稳的日子有多好,人家是千方百计往城里钻,咱何必自找苦头往村里赶?
面对家人的百般劝阻,熊力红袒露了自己的心声: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对柳林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对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故土上的父老乡亲,他实在饱含着一份朴实而又深厚的感情。如今,自己是在村里率先富裕起来了,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农民企业家,面对村里的困难和村民们的期待,不应该仅停留在自我安逸和自我满足上,更不应该漠然处之坐视不管,而必须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地承担起这份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反哺桑梓,带领更多的乡亲一起过上富裕美好的日子。最终家人被他说服感化了,2005年3月,熊力红正式挑起了柳林村的担子。
甩开膀子 一改村里穷模样
走马上任后,熊力红很快进入角色,配合镇党委调整了村级班子,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疙瘩”,逐步稳定了民心。他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勒紧裤带干事业,一心一意促发展。
作为典型农业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一度成为制约柳林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成为影响该村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大障碍。为从根本上改善全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熊力红带头垫付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通过采取动员全村党员干部垫资、本村籍在外成功人士捐资以及招商引资等途径,多方筹资40多万元,全面疏通了村内所有沟港渠道,改建了8座农田排灌机埠;完成了电网改造,确保了全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整修了全村坑洼不平的主干道3.8公里,扩建了串户公路2.5公里,使村民们“路好走、车好行、货好运”的愿望变为现实。随后,他又为300多家农户开通了数字电视终端接收系统,使柳林成为全县第一个数字电视进村入户示范村;并兴建自来水厂,让全体村民从此喝上了纯净放心的自来水,彻底摆脱了世世代代“饮水难”的困扰。
基础设施完善了,接下来的难题就是如何带领全村人增收,熊力红在对全村的条件进行一番分析后,决定发挥本村资源优势,引导村民特色产业的路。通过入股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等形式,全村共开发珠鱼混养水面1500多亩,新扩优质苎麻种植基地300多亩,新建高效葡萄园100多亩,调优粮棉种植面积1200多亩。尤其在帮助村民提高种养技术和致富能力上,熊力红颇费心机,组织成立了村种养协会,农闲时除聘请县里的农科专家来村传道授技之外,他还自费买回了大量农业种养技术书籍和光盘,供村民们学习。村主管会计许厚庭是农科干部出身,是村里最为在行的农业“土专家”。熊力红挽住“高师”不放手,除了在村班子分工时明确他主管农业之外,自己还与他绑成“技术支农”突击组,专为村民及时提供农技服务。经过不懈努力,去年柳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与上年同比人均增加120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0%。
无微不至 爱心撑起好大的家
熊力红回村任职时间虽然不长,却坚持做到了心为民想、情为民系,在为困难村民排忧解难上留下了一桩桩感人的佳话。七组村民梅运秋,年近六旬,双目失明,常年与80多岁的盲人老母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凄苦;八组村民刘述桃也是双目失明,丈夫病逝后独自拖着一双未成年的儿女,生活苦不堪言。熊力红视这两户特困村民为亲人,除组织村里给予政策性照顾外,他自己常年从各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接济,消除了两个苦难家庭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三组村民熊述元之子熊以新,三年前好不容易考入新疆石河子大学,去年读到大三,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危机,得到消息,熊力红毫不犹豫资助了他的全部学费,及时挽回了这个困难学子的学业。去年底,镇里发给熊力红全年工资5800元,他分文未取,全部捐给了几个经济不太宽裕的村干部“贴补家用。据村里乡亲们介绍,像这样扶贫济困的善事义举,熊力红还做了许多许多,他们实在从内心底感激这位土生土长、造福乡亲的“大贵人”、“大好人”。
面对乡亲们的夸奖,熊力红觉得这只是刚刚起步,前面的路还很长,肩上的担子还很重。眼下,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改善村居环境。他计划今年全面硬化村级公路,在办好现有村砖厂的基础上再办一个彩瓦厂,为村民构建新居提供原材料;等村里的葡萄种植和珍珠养殖形成一定规模时,他还打算引进一个中型葡萄酒酿造企业和珍珠加工企业,依靠工业带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