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天生就“势利”
美、日两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研究对象的脑部,结果发现人类脑部有一个区域处理关于社会地位的事情,反映人类是一种天生势利的动物,即使不求跻身上流社会,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设计一种三个人玩的游戏,并事前告诉每个研究对象他的对手之中其中一人玩得较好,从而制造出地位差异。结果发现,研究对象光是瞧瞧“高手”,便足以启动大脑前部的一个区域。另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在玩纸牌游戏中,如果在赢钱或自我感觉受到对手好评时,同一大脑区域也会变得活跃。由此可见,此区可能专门负责评价别人和处理关于社会地位的资讯。这项研究将会有助于发现社会地位对人类的行为和健康重要影响。
废弃手机是“金矿”
日本兴起一种新型“采矿业”——从废弃手机及其他电器中回收有用金属。日本横滨金属有限公司进行的研究显示,从金矿中采出的每吨矿石平均仅仅只能提取约5克黄金。而1吨废弃手机中,能提取至少150克黄金、100千克铜和3千克银。回收公司首先将各种残片手工拆卸并分类,然后浸入化学物品中以除去不需要的金属杂质,再将剩余金属提纯。从废弃手机中回收的金属有些被重新用于电子部件中,而像黄金以及其他一些贵重金属不但可以卖给集成电路制造商,还颇受珠宝商和投资商的青睐。
人体抗体:识别身份的“条形码”
美国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一种利用人体抗体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与目前通用的DNA(脱氧核糖核酸)鉴定法相比,检测速度更快,成本也相对较低。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一类免疫球蛋白类物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抗体识别信息,就像区别商品的“条形码”一样。抗体“条形码”信息可以从人体血液、唾液或其他体液中获取。抗体识别技术并不会取代DNA鉴定法,而只是为身份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将来可应用于刑侦及军事等方面。
有助抵抗艾滋病病毒的蛋白质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体中一种蛋白质失去活性后能够帮助人体抵抗艾滋病病毒。这一重要发现为防治艾滋病带来新希望。人体T细胞中一种称为ITK的蛋白质失去活性后,艾滋病病毒感染和侵入这些细胞的能力会减弱。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艾滋病病毒正是通过攻击T细胞使患者丧失免疫力。研究人员说,抑制ITK蛋白质能造成多种使艾滋病病毒活性减弱的反应,进而延缓或抑制病毒在人体中的复制。
破解《蒙娜丽莎》着色之谜
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时,会感到她的周围散发着柔和、朦胧的光线。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通过技术手段揭开了这幅名画的着色之谜并分辨出了达·芬奇所使用的多层颜料的成分。研究人员使用多光谱相机,它能“透视”肉眼无法察觉的层叠的颜料。画作表层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锰的赭石颜料。对于下层底色的构成,研究人员通过数字虚拟技术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达·芬奇采取的是重叠着色的方法,以达到如同瓷器色釉一般的效果。这层色彩是用1%的朱砂和99%的铅白调配而成的。研究人员希望将这种研究方法推广到其他名画的鉴别中,使人们可以在不损坏原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昆虫会用叶子“打电话”
荷兰的科学家发现,昆虫们会利用植物充当“电话”,通过释放独特的化学警告信号,了解它们所吃的植物是否已经被地下的其他同类所占领。这种绿色的“电话”有效避免了昆虫们竞相吞噬同一株植物。科学家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这种现象的普遍程度。当地下的昆虫寄宿在一棵植物下开始蚕食植物的根时,为了警告食叶性昆虫“此处已被占领”,地下的昆虫会通过植物叶片发出一种化学警报信号,这样一来,食叶性昆虫就会得知这棵植物已被占据。而如果昆虫之间没有这样的“沟通”,地上和地下的昆虫争抢同一植物,那么它们的发育就会非常缓慢。
做个蚊虫找不到的“隐形人”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驱虫剂,令人在蚊虫面前“隐形”,从而免受叮咬之苦。阿伯’丁大学珍妮·莫迪尤教授通过研究发现,蚊虫对某些气味较为偏爱,对某些气味则较为讨厌。她由此制造了一种驱虫剂,能够遮掩蚊虫喜欢的气味,使蚊虫不再把身处驱虫剂效力范围内的人视作“血液大餐”。莫迪尤教授使用一个类似空气净化器的装置,每隔几分钟释放出几滴驱虫剂,人们可以把这种装置挂在房中,也可以将驱虫剂滴在衣服上。
月球正背面重力有差别
日本研究人员利用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对月球进行观测研究后发现,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重力分布存在差异。研究人员此前一直认为,在月球朝向地球的正面和背向地球的一面的环形山内,重力都均匀分布,月面之下存在类似地幔一样的高密度物质。但是最新的观测发现,环形山中心部位重力较强,而外侧重力较弱,表明这些区域下方的物质密度较低。研究人员由此确认,月球环形山内重力并非均匀分布,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重力分布存在差异。他们推测,月球背面的外壳可能比正面坚硬。这一发现不仅将有助于提高卫星轨道的精确度,对于未来在月球表面建基地也将有参考价值。
超级电脑破解数学难题
西班牙研究人员利用一台名为“世界尽头”的超级电脑成功破解了一个困扰全世界数学家近1个世纪的古老而又重大的数学问题——“费克特问题”,目前正等待国际数学界的认可。“费克特问题”在专门罗列尚未破解的世界数学难题的“斯梅尔名单”上名列第七,是关于球体表面上的粒子应该如何分布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形状。当这些粒子的共同作用潜力越小,该形状的稳定性就越高。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方面的挑战,它与化学工业中稳定分子的研究也息息相关。在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强的电脑的帮助下,科学家已经成功计算出数万个“费克特粒子”,而此前的科学家一般只能计算出1000个,最多2000个粒子。
抑制乙肝病毒的纳米银
香港研究人员日前公布了他们的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降低乙肝患者肝硬化的几率。专家预计未来3~5年这一成果就可进行临床实验。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3年前开始进行纳米银颗粒抑制乙肝病毒机理和复制活性的研究,结果证实纳米银颗粒可直接与乙肝病毒发生作用,抑制病毒的复制。纳米银颗粒的表面活性面积较大,容易和乙肝病毒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数量,而乙肝病毒对这一连串机理产生抗药性的机会微乎其微。
鱼类无性繁殖之谜被揭开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了无性繁殖的雌鱼亚马逊帆鳍鲈能延续数万年的秘密,原来它们是用从近似种类雄鱼处获取DNA的方式来使自身基因库得到更新,由此保持物种繁衍的。亚马逊帆鳍鲈等无性繁殖物种一般使用雌核发育生殖,后代全是其母的“克隆体”。为了胚胎的发育,雌性亚马逊帆鳍鲈会与种类相近的雄性交配,但并不利用雄性的精子,因此从理论上讲后代不会继承父亲的任何基因。而科学家认为,一般有性物种若以无性繁殖,过不了几代就会出现基因缺陷并导致最终绝种。
鸡是霸王龙的后代
化石研究表明,现代鸟类是霸王龙的后代,因为两者的骨骼很相似。现在,科学家又找到新证据证明,霸王龙与包括鸡和鸵鸟在内的鸟类存在亲缘关系。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从霸王龙化石中提取出了胶原蛋白,经研究后发现这种蛋白与鸡的胶原蛋白最为接近。研究人员从中提取蛋白质的霸王龙化石是2003年在美国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之间一片富藏化石的不毛之地发现的,其中还存留有软组织。随着更多化石材料的发现,科学家们或许就能确定霸王龙在从鳄鱼到鸡和鸵鸟的进化树中的位置。
美、日两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研究对象的脑部,结果发现人类脑部有一个区域处理关于社会地位的事情,反映人类是一种天生势利的动物,即使不求跻身上流社会,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设计一种三个人玩的游戏,并事前告诉每个研究对象他的对手之中其中一人玩得较好,从而制造出地位差异。结果发现,研究对象光是瞧瞧“高手”,便足以启动大脑前部的一个区域。另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在玩纸牌游戏中,如果在赢钱或自我感觉受到对手好评时,同一大脑区域也会变得活跃。由此可见,此区可能专门负责评价别人和处理关于社会地位的资讯。这项研究将会有助于发现社会地位对人类的行为和健康重要影响。
废弃手机是“金矿”
日本兴起一种新型“采矿业”——从废弃手机及其他电器中回收有用金属。日本横滨金属有限公司进行的研究显示,从金矿中采出的每吨矿石平均仅仅只能提取约5克黄金。而1吨废弃手机中,能提取至少150克黄金、100千克铜和3千克银。回收公司首先将各种残片手工拆卸并分类,然后浸入化学物品中以除去不需要的金属杂质,再将剩余金属提纯。从废弃手机中回收的金属有些被重新用于电子部件中,而像黄金以及其他一些贵重金属不但可以卖给集成电路制造商,还颇受珠宝商和投资商的青睐。
人体抗体:识别身份的“条形码”
美国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一种利用人体抗体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与目前通用的DNA(脱氧核糖核酸)鉴定法相比,检测速度更快,成本也相对较低。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一类免疫球蛋白类物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抗体识别信息,就像区别商品的“条形码”一样。抗体“条形码”信息可以从人体血液、唾液或其他体液中获取。抗体识别技术并不会取代DNA鉴定法,而只是为身份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将来可应用于刑侦及军事等方面。
有助抵抗艾滋病病毒的蛋白质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体中一种蛋白质失去活性后能够帮助人体抵抗艾滋病病毒。这一重要发现为防治艾滋病带来新希望。人体T细胞中一种称为ITK的蛋白质失去活性后,艾滋病病毒感染和侵入这些细胞的能力会减弱。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艾滋病病毒正是通过攻击T细胞使患者丧失免疫力。研究人员说,抑制ITK蛋白质能造成多种使艾滋病病毒活性减弱的反应,进而延缓或抑制病毒在人体中的复制。
破解《蒙娜丽莎》着色之谜
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时,会感到她的周围散发着柔和、朦胧的光线。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通过技术手段揭开了这幅名画的着色之谜并分辨出了达·芬奇所使用的多层颜料的成分。研究人员使用多光谱相机,它能“透视”肉眼无法察觉的层叠的颜料。画作表层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锰的赭石颜料。对于下层底色的构成,研究人员通过数字虚拟技术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达·芬奇采取的是重叠着色的方法,以达到如同瓷器色釉一般的效果。这层色彩是用1%的朱砂和99%的铅白调配而成的。研究人员希望将这种研究方法推广到其他名画的鉴别中,使人们可以在不损坏原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昆虫会用叶子“打电话”
荷兰的科学家发现,昆虫们会利用植物充当“电话”,通过释放独特的化学警告信号,了解它们所吃的植物是否已经被地下的其他同类所占领。这种绿色的“电话”有效避免了昆虫们竞相吞噬同一株植物。科学家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这种现象的普遍程度。当地下的昆虫寄宿在一棵植物下开始蚕食植物的根时,为了警告食叶性昆虫“此处已被占领”,地下的昆虫会通过植物叶片发出一种化学警报信号,这样一来,食叶性昆虫就会得知这棵植物已被占据。而如果昆虫之间没有这样的“沟通”,地上和地下的昆虫争抢同一植物,那么它们的发育就会非常缓慢。
做个蚊虫找不到的“隐形人”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驱虫剂,令人在蚊虫面前“隐形”,从而免受叮咬之苦。阿伯’丁大学珍妮·莫迪尤教授通过研究发现,蚊虫对某些气味较为偏爱,对某些气味则较为讨厌。她由此制造了一种驱虫剂,能够遮掩蚊虫喜欢的气味,使蚊虫不再把身处驱虫剂效力范围内的人视作“血液大餐”。莫迪尤教授使用一个类似空气净化器的装置,每隔几分钟释放出几滴驱虫剂,人们可以把这种装置挂在房中,也可以将驱虫剂滴在衣服上。
月球正背面重力有差别
日本研究人员利用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对月球进行观测研究后发现,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重力分布存在差异。研究人员此前一直认为,在月球朝向地球的正面和背向地球的一面的环形山内,重力都均匀分布,月面之下存在类似地幔一样的高密度物质。但是最新的观测发现,环形山中心部位重力较强,而外侧重力较弱,表明这些区域下方的物质密度较低。研究人员由此确认,月球环形山内重力并非均匀分布,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重力分布存在差异。他们推测,月球背面的外壳可能比正面坚硬。这一发现不仅将有助于提高卫星轨道的精确度,对于未来在月球表面建基地也将有参考价值。
超级电脑破解数学难题
西班牙研究人员利用一台名为“世界尽头”的超级电脑成功破解了一个困扰全世界数学家近1个世纪的古老而又重大的数学问题——“费克特问题”,目前正等待国际数学界的认可。“费克特问题”在专门罗列尚未破解的世界数学难题的“斯梅尔名单”上名列第七,是关于球体表面上的粒子应该如何分布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形状。当这些粒子的共同作用潜力越小,该形状的稳定性就越高。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方面的挑战,它与化学工业中稳定分子的研究也息息相关。在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强的电脑的帮助下,科学家已经成功计算出数万个“费克特粒子”,而此前的科学家一般只能计算出1000个,最多2000个粒子。
抑制乙肝病毒的纳米银
香港研究人员日前公布了他们的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降低乙肝患者肝硬化的几率。专家预计未来3~5年这一成果就可进行临床实验。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3年前开始进行纳米银颗粒抑制乙肝病毒机理和复制活性的研究,结果证实纳米银颗粒可直接与乙肝病毒发生作用,抑制病毒的复制。纳米银颗粒的表面活性面积较大,容易和乙肝病毒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数量,而乙肝病毒对这一连串机理产生抗药性的机会微乎其微。
鱼类无性繁殖之谜被揭开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了无性繁殖的雌鱼亚马逊帆鳍鲈能延续数万年的秘密,原来它们是用从近似种类雄鱼处获取DNA的方式来使自身基因库得到更新,由此保持物种繁衍的。亚马逊帆鳍鲈等无性繁殖物种一般使用雌核发育生殖,后代全是其母的“克隆体”。为了胚胎的发育,雌性亚马逊帆鳍鲈会与种类相近的雄性交配,但并不利用雄性的精子,因此从理论上讲后代不会继承父亲的任何基因。而科学家认为,一般有性物种若以无性繁殖,过不了几代就会出现基因缺陷并导致最终绝种。
鸡是霸王龙的后代
化石研究表明,现代鸟类是霸王龙的后代,因为两者的骨骼很相似。现在,科学家又找到新证据证明,霸王龙与包括鸡和鸵鸟在内的鸟类存在亲缘关系。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从霸王龙化石中提取出了胶原蛋白,经研究后发现这种蛋白与鸡的胶原蛋白最为接近。研究人员从中提取蛋白质的霸王龙化石是2003年在美国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之间一片富藏化石的不毛之地发现的,其中还存留有软组织。随着更多化石材料的发现,科学家们或许就能确定霸王龙在从鳄鱼到鸡和鸵鸟的进化树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