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必须在学科教育中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承认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或塑造的过程,从而避免把教育过程变为简单的训练过程,甚至是"刺激--反应"的过程。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淡薄,几乎是世人公认的事实。明白这一点,我们做教师的,就不能光知道如何把学生教好,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这实际上就是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同时,顺应新课标改革的大潮,作为初中数学教育,就理应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首先激发学生自学数学的动机
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要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动机。在我看来,动机的产生来自于数学的兴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如果对数学乐在其中,以解题为乐,以解难为乐,就没有比这更好的内驱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郁的趣味,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1)善于发掘学科本身的情趣;(2)具备良好的教育素质;(3)善于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数学文化氛围,比如讲一些数学史上华罗庚、高斯等名人趣事,是有助于化解数学学科"面目可憎"的印象的。
二、自学中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中要学会去粗取精的筛选、去伪存真的鉴别、由此及彼的联想、由表及里的深化……这些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可以说自学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正向运用与逆向思维相结合。一个人的思维,如果总是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总是按照同一种模式进行,则很容易养成一种定向思维的习惯,形成一套近乎格式化的模式,造成思维的单一、迟缓、呆板、甚至僵化。因此,培养思维的可逆性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可逆是指“正向与逆向并重,灵活改变心理过程的思维方向”。以数学为例,正运算与逆运算、原函数与反函数、综合法与分析法以及公式的正反使用、等价命题的充分、必要性、图形的特征与识别等等,都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正向运用与逆向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数学解题中,正向思维是从题给的已知条件出发,按条件的先后顺序,按常规的思路去研究某一数学问题,而逆向思维就是倒过来想问题。适时利用逆向思维逐渐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可独辟蹊径,突破难点,化繁为简。
2.培养自学中的发散思维。在数学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照单向思维方式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联想到已知的公理、定理、公式和性质,只从某一方向思考问题,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数学的自学中,逐步养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经常运用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思索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学中,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对原有知识进行引申与扩展。例如,梯形ABCD中,AD>AB,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交BC于G,与AD交于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EF=EG。对这道题,学生有以下几种思考。证法一:连结AG,可以用圆心角来证;证法二:连结BE,可以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来证明;证法三:连结FG,可以用垂径定理来证;证法四:延长EA交⊙A于H,可以用平行弦的性质来证;证法五:延长FG,可以用平行线性质及垂径定理来证等等。通过以上五种不同证法的分析,讲解,既复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到了提高思维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3.在自学中构建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整体原理在数学中的反映。在数学解题中,同学们的思维不一定要集中在问题的个别部分,有时要将一个局部看作一个整体,甚至将整个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作种种整体处理后,达到顺利而又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ABC中,∠C为直角,周长为12,斜边AB上中线CD=1,求△ABC的面积。求解时可以利用整体思维方法求AB×BC这个整体,从而求出△ABC的面积。通过这方面的例题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整体思维这种方法。
三、抓“能力教育”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备手段
从近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招生考试,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因此,在试卷上重视对“双基”考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学能力,就是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强调应用性,开放性与创新意识,试题新颖,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例如:2001年中国足球队实现了中国人44年的梦想,打进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他们在世界杯预选赛8场比赛中,胜的场次是平的场次与负的场次之和的3倍,且平的场次与负场次相等。已知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求中国队的总积分是多少?
这个题目与同学们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股市,话费的缴费方式,世界杯等等,都是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将自学三、四本书,掌握一、两种方法看成是具备了良好的自学能力,那无疑是一种错误。这是因为知识和能力原本就是各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能力的形成往往要比知识的接受来得慢得多,但能力一旦形成往往会比知识更具有持久性、耐用性,知识往往会由于遗忘而减少,并且需要不断更新,能力只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提高。
一、首先激发学生自学数学的动机
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要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动机。在我看来,动机的产生来自于数学的兴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如果对数学乐在其中,以解题为乐,以解难为乐,就没有比这更好的内驱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郁的趣味,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1)善于发掘学科本身的情趣;(2)具备良好的教育素质;(3)善于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数学文化氛围,比如讲一些数学史上华罗庚、高斯等名人趣事,是有助于化解数学学科"面目可憎"的印象的。
二、自学中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中要学会去粗取精的筛选、去伪存真的鉴别、由此及彼的联想、由表及里的深化……这些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可以说自学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正向运用与逆向思维相结合。一个人的思维,如果总是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总是按照同一种模式进行,则很容易养成一种定向思维的习惯,形成一套近乎格式化的模式,造成思维的单一、迟缓、呆板、甚至僵化。因此,培养思维的可逆性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可逆是指“正向与逆向并重,灵活改变心理过程的思维方向”。以数学为例,正运算与逆运算、原函数与反函数、综合法与分析法以及公式的正反使用、等价命题的充分、必要性、图形的特征与识别等等,都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正向运用与逆向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数学解题中,正向思维是从题给的已知条件出发,按条件的先后顺序,按常规的思路去研究某一数学问题,而逆向思维就是倒过来想问题。适时利用逆向思维逐渐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可独辟蹊径,突破难点,化繁为简。
2.培养自学中的发散思维。在数学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按照单向思维方式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出发联想到已知的公理、定理、公式和性质,只从某一方向思考问题,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长期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数学的自学中,逐步养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经常运用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思索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学中,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对原有知识进行引申与扩展。例如,梯形ABCD中,AD>AB,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交BC于G,与AD交于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EF=EG。对这道题,学生有以下几种思考。证法一:连结AG,可以用圆心角来证;证法二:连结BE,可以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来证明;证法三:连结FG,可以用垂径定理来证;证法四:延长EA交⊙A于H,可以用平行弦的性质来证;证法五:延长FG,可以用平行线性质及垂径定理来证等等。通过以上五种不同证法的分析,讲解,既复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到了提高思维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3.在自学中构建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整体原理在数学中的反映。在数学解题中,同学们的思维不一定要集中在问题的个别部分,有时要将一个局部看作一个整体,甚至将整个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作种种整体处理后,达到顺利而又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ABC中,∠C为直角,周长为12,斜边AB上中线CD=1,求△ABC的面积。求解时可以利用整体思维方法求AB×BC这个整体,从而求出△ABC的面积。通过这方面的例题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整体思维这种方法。
三、抓“能力教育”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备手段
从近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招生考试,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因此,在试卷上重视对“双基”考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学能力,就是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强调应用性,开放性与创新意识,试题新颖,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例如:2001年中国足球队实现了中国人44年的梦想,打进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他们在世界杯预选赛8场比赛中,胜的场次是平的场次与负的场次之和的3倍,且平的场次与负场次相等。已知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求中国队的总积分是多少?
这个题目与同学们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股市,话费的缴费方式,世界杯等等,都是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将自学三、四本书,掌握一、两种方法看成是具备了良好的自学能力,那无疑是一种错误。这是因为知识和能力原本就是各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能力的形成往往要比知识的接受来得慢得多,但能力一旦形成往往会比知识更具有持久性、耐用性,知识往往会由于遗忘而减少,并且需要不断更新,能力只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