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阅读:跃出藩篱,确立阅读的生命维度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说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理解文本大意能力的初级阶段,那么初中便是深化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增强文本解读能力、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进阶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可塑性最强,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逐渐显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认知局限越来越明显。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何通过阅读提升初中生认知水平和判断是非能力,如何让校园中可爱、活泼的“生命”走进社会,成为教育者共同的聚焦点。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开展以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为立意的社会化阅读,对学生阅读兴趣、实践能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提升都有明显效果。
  一、培养动机促内驱,激发兴趣提效益
  文本阅读与分析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最主要的还是学生与教师往往围绕“成绩”这一藩篱想方设法,以应试角度解读文本,如大海捞针般大打题海战,形不成自己的阅读品味,生命精彩得不到张扬。
  初中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期,也是阅读习惯、品位形成的关键期,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应想方设法追求高品质的阅读。社会化阅读是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阅读,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学生可以从各方面搜集相关信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除糟粕、保留精华,积累一定的社会、时代、文学常识,再基于一定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多方位思考,加深认知与理解,培养创新解读能力。如我们常说学习“愚公精神”,殊不知现今社会“愚婆精神”更为紧缺;我们赞赏吕蒙的开卷有益,却不知和他相反的还有方仲永。总之,学生的眼界应当开阔,学习的范围应不止于课本、校园,要通过各种校本课程、阅读课程、社团活动、专题讲座、家校合作等形式,不断吸引学生对社会、对现实、对历史、对文化的好奇心,也可以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课堂、校园以外事物的兴趣,同时積极配合课程、活动推荐相关书籍,鼓励学生在社会化阅读模式中探索、发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使生命精彩、生命活力充分彰显。
  二、确定主题定活动,学校社会齐开花
  考虑到初中生年龄、知识面、社会阅历和课程时间的限制,初中生的阅读选择首先应建立在学生自身的兴趣喜好之上,增强阅读的积极性,并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或纸质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仅有兴趣而得不到充分引导只会让学生陷入“三分钟热度”“读什么,什么不知道”的困境。因此,在学生初步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点时,我们应当多问学生“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坚定自己的阅读兴趣,以便确定主题。围绕已选定的主题,可多人一组开展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相关主题阅读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系统整理归纳有效信息,再批注赏析相关阅读资料;最后汇总,开展手抄报、黑板报、征文或演讲专题比赛活动。
  阅读不是孤立、单向的,校内的主题阅读活动,留给学生阅读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点评、交流互动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坚定自我兴趣,在合作探究、互动交流中实现阅读的实际价值,增强语文学习的热情。在节假日,学校也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并利用AR技术真实体验书中世界、感受社会变迁,从而增强对书本内容的体验感、认知力和领悟力,提高初中生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社会学知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这才是生命活力的本源所在。
  三、分享、展示同步走,深入社会促传承
  阅读不应只是闭门的苦读,也要让学生将阅读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与他人分享,一方面促进更多人关注支持阅读,另一方面增强学生阅读信心,进一步内化学生阅读认知,增强阅读深度。学生可通过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实践感知转化成视频、PPT、手抄报、图片等成果,然后上台展示并演说。老师可邀请各科教师代表、社会研究人员进校担任评委,共同参与社会化阅读成果评比活动,优胜者可直接走上街头、走上社会展示,学校亦可将活动直播或制作美篇分享至各个平台。对于学生而言,全员阅读、走进社会的读书氛围能够更好地激发学困生阅读内驱,而中等生则会产生分享的欲望,优秀生走出校门,则有利于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这样,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对于学校而言,社会化阅读从内容和方式上实现巨大转变,提升了阅读的量与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展示了学校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社会而言,一些即将逝去或鲜为人知的文化、历史、事物得到传承,重新进入大众视野,重新迸发新的活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本为一体,新时代的学生需要阅读,更需要有思考的阅读、贴近社会现实的阅读。虽然由于多种因素,社会化阅读一时难以普及和完全落实,但随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我们要勇于突破藩篱,敢于试验,闯出社会化阅读的一片天,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宋风宁.中学生阅读动机与阅读时间、阅读成绩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84-87.
  [2]钟雄.社会化阅读:阅读的未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5-12(6).
其他文献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当过“小老师”“小演员”“小厨师”“小记者”,充当这样的角色感觉非同一般,印象也特别深。但是,令我难以忘怀的,就是“小厨师”。  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里,感觉肚子很饿。可是,家里没有一个人。我想,家里没人,那就我自己做饭吃吧。于是,我就自己一个人,在没人教我的情况下,自己开始动手了。  首先我把材料准备好,有:米饭、菜和油。我先把油倒进锅里,然后把米饭放进锅里炒热;接着,把菜也倒
期刊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包含的内容尤为丰富,数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体育、科学等都属于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其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而开设的,其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通过对事物的外部观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是有效帮助学生探索新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实验,学
期刊
只要我一看到那把断尺,我就会想起我的好朋友。那一次,我来到学校,发现同学们都在复习数学。当我把书包整理好时,一个同学说:“你们带尺子了吗?听说今天数学课要考试。”完了,我没有带尺子。  我想:这可怎么办哪!我越想越着急,感觉要哭出来了。这时,我的好朋友对我说:“你看,我的尺子漂不漂亮?”这时,我就好像看见救星一样,对好朋友说:“好朋友,我今天忘记带尺子了,你能不能借我一把,就算我求你了,好不好?”
期刊
今天,是緊张的一天,为什么说紧张呢?因为今天期末考试。  在考试前一个星期,老师们加倍布置作业,尤其是星期五。因为考试在星期一,老师怕我们周末玩疯了,星期一回来脑子一片空白。  不过老师没有管太多,因为学习终究是我们的事情。爱学的人,会赢在成功之路上;不爱学的人,将会输在起跑线上。  考前同学们加倍复习,生怕自己考不好。有志气的人在前几个星期就开始复习了;但有些同学之前没有复习,现在正坐在位子上直
期刊
十二生肖的顺序是如何排列的?老鼠是怎么坐上头把交椅的?这个问题不仅困惑着我们,还吸引着古人的好奇心,为此诞生了许多传说故事、杂谈笔记。在众多解释中,有一个颇有道理,被许多人接受,那就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来确定十二生肖的顺序。  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时间,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我们今天的二十四
期刊
奋战在一线的抗疫战士们:  你们好!  从1月23日武汉疫情发展以来,众多医生都纷纷签上生死状,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在电视里看到医生们一天工作下来累得倒地就睡了;有些吃着方便面还在想病人的情况;还有些本来准备坐飞机回家去看儿女,连安检都过了,却被紧急召回,即刻前往武汉,无怨无悔。  不止医护人员,还有身在异国的华侨,也纷纷尽自己一份力购买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必需品运送回国,以渡危机。  我相信有
期刊
课文《观潮》写的是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观潮一事。作者运用比喻、补托等修辞手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壮况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间接表现了大潮的奇特。其实钱塘江背后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历史典故,即“钱镠(liú)射潮”。  唐朝末年,有个吴越王叫钱镠,勇猛无比,当时都称他为“钱王”。钱王统治着江浙一带。他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把江浙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可唯独钱塘江怎么也治理不好,有时堤坝还
期刊
摘 要:何谓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指的是个人或群体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同一任务的能力。在应试教育逐渐淡化的背景下,对幼儿综合素质、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那么到底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不少问题。本文主要谈创设适宜的情境将有助于教育具体化,易于幼儿理解与接受,有利于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设情境;中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  我们发现,中班幼儿在幼儿园的一
期刊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又是社会化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而交往正是发展社会化的最佳途径。所谓交往能力,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等相互联系的能力,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幼儿所接触的人和事影响至关重要,幼儿只有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逐步发展交往能力。  一、提出问题,寻找研究方向  哈特普的研究早已指出:“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幼儿将不能学习有效的同伴交往技能。”因此
期刊
西方人画画,不論大画家还是无名小辈,不论是画的油画还是版画、水粉画,他们都很少在画上题字,即使有字,也大多只是画家的签名。而中国画却与此不同,中国画家不但喜欢在画上题上自己的姓名、字号、时间,还常常题上一首诗或一小段文字。有的时候,题的字很多,甚至多到占画面的大部分地方。  在画面上大字题名、大段题诗的画风是宋朝大文人苏东坡开创的。因为苏东坡诗歌、书法、绘画样样都行,兴致来了,把三者合在一起不是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