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在于助力学生内化,为其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奠定基础。其实真正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最终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互动探究方式,在提升理论认识的同时,也能强化思想渗透内化。这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评价方式,优化课堂,助力教学精彩生成。
一、创设生活情境,借助评价塑造理念
要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最根本的还是改变教学方法,从学生生活中挖掘素材,创设他们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便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亲身经历的或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借助点拨评价,帮助他们内化,为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法律保护生活》一课时,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内容必然抽象,过程也会枯燥。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景,即:“在繁华街头出现交通拥堵,应该怎么办?”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引导,或者评价鼓励,以便让学生认识到,要想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最好的办法就是约束人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紧接着,教师讲解“打黑除恶”行动,让学生从中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人能够超越法律特权。
在学生讨论中,有学生提出建设“立交桥”,这样交通就不会堵塞。对此,教师先是肯定学生回答,鼓励其想法独树一帜,接着引导他们分析建设立交桥的成本及其环境、地区,并不是所有的交通要道都可以建立交桥。也有学生提出可以控制车辆、重新规划路线等,但这些都没有达到教师目的,而是属于一种答非所问。此时,教师进行评价点拨,让学生意识到规则。同样在生活中,也只有法律,才能保障社会正常生活,让其有序进行。
二、创设问题情境,借助评价点拨思维
《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探索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自主课堂模式,这必须要围绕不同内容、目标与教学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与方式,以便能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价值所在。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改常规模式,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把握课堂走向的同时,也能借助评价点拨,启迪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学《中学序曲》一课时,教师如果直接讲解初中学习意义、规划等,必然有点空洞,效果也不太理想。对此,教师可以从问题入手,即:“初中与小学生活有什么不同?”“你对中学生活有什么期待?”等。通过问题引导,在启迪学生思考的同时,也能从中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继而引导他们热爱初中生活,把握发展机会,为其自身素养提升奠定基础。此外,针对问题情境,教师可以融入多媒体技术,借助多样化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等方式,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也能充分彰显他们的主体地位,构建多元互动课堂。
对于课堂问题,其实答案并不唯一,但只要学生用心思考,真心交流,即便有一些出格现象,教师也需要鼓励。如果一味压制,或者用规范化答案进行传授,即便学生能够接受,最终也无法融入内心。根据学生回答,及时点拨引导,针对“我想初中生活肯定十分精彩”这一类答案,教师可以结合初中校园生活、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社团进行描述,以便有效激发他们兴趣,鼓励他们尽快融入初中生活,体会其变化。
三、组织生活实践,借助评价丰富体验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而言,一味地灌输,反而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要真正让教学得到学生内心认同,最好的方式就是组织生活实践,开展体验教学,在丰富教學形式的同时,也能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变得更有说服力。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整合他们的生活资源,捕捉有用内容,并且借助点拨评价引导,让他们通过生活案例进行思考,继而丰富体验,有效提升个人素养。
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教师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将道德与法治中的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信息技术进行了结合,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带给自己的积极影响。于是,我通过手机入手,结合较为流行的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创设情境:“小刚自从上了初中以后,便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玩《王者荣耀》,渐渐地他与教师、家长、学生交流越来越少,对学习也不感兴趣,成绩自然一落千丈……”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怎样帮助小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符合初中学生实际状况,而且还与心里课程、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在丰富学生体验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在讨论中,有学生认为网络有好处,初中生应该要主动接触;也有学生认为网络有坏处,初中生应该回避。对此教师没有直接评价,而是结合相关案例,通过多媒体呈现方式,综合分析网络优点和弊端,然后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分析,继而得出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观点。通过学生自主思考,结合情境体验等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会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而且还能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精彩。
四、整合德育素材,借助评价提升认识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涉及内容,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切合学生实际,遵循一定的体系螺旋上升。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并在恰当的时期捕捉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其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加深学生思想认知的同时,也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与优点。不过,针对德育素材,教师一定要随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借助评价点拨的方式,潜移默化助力学生内化。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情感世界》一课时,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情感问题,学会正确把控情绪,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学生在思想上得以认识,更要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通过德育素材的挖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和观念。具体教学中,我充分整合教材案例以及学生周边生活中的案例,如有可能,直接呈现教室里发生的情感事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会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在这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情绪以及情感之间关系,让他们认识到,情绪与情感虽然都是表示人的情绪变化,但情绪变化较快,而情感却相对稳定。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经历,引导他们思考,在与学生交往中,会遇到哪些情感问题、自己有事怎样处理的、如何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等。通过相关素材整合挖掘,结合教师点拨评价,不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理念。
总之,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融入他们较为熟悉的生活案例,并且通过充分整合,借助教师点拨评价,才能在营造更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推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
(责任编辑 吴磊)
一、创设生活情境,借助评价塑造理念
要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最根本的还是改变教学方法,从学生生活中挖掘素材,创设他们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便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亲身经历的或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借助点拨评价,帮助他们内化,为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法律保护生活》一课时,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内容必然抽象,过程也会枯燥。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景,即:“在繁华街头出现交通拥堵,应该怎么办?”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引导,或者评价鼓励,以便让学生认识到,要想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最好的办法就是约束人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紧接着,教师讲解“打黑除恶”行动,让学生从中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人能够超越法律特权。
在学生讨论中,有学生提出建设“立交桥”,这样交通就不会堵塞。对此,教师先是肯定学生回答,鼓励其想法独树一帜,接着引导他们分析建设立交桥的成本及其环境、地区,并不是所有的交通要道都可以建立交桥。也有学生提出可以控制车辆、重新规划路线等,但这些都没有达到教师目的,而是属于一种答非所问。此时,教师进行评价点拨,让学生意识到规则。同样在生活中,也只有法律,才能保障社会正常生活,让其有序进行。
二、创设问题情境,借助评价点拨思维
《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探索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自主课堂模式,这必须要围绕不同内容、目标与教学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与方式,以便能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价值所在。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改常规模式,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把握课堂走向的同时,也能借助评价点拨,启迪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学《中学序曲》一课时,教师如果直接讲解初中学习意义、规划等,必然有点空洞,效果也不太理想。对此,教师可以从问题入手,即:“初中与小学生活有什么不同?”“你对中学生活有什么期待?”等。通过问题引导,在启迪学生思考的同时,也能从中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继而引导他们热爱初中生活,把握发展机会,为其自身素养提升奠定基础。此外,针对问题情境,教师可以融入多媒体技术,借助多样化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等方式,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也能充分彰显他们的主体地位,构建多元互动课堂。
对于课堂问题,其实答案并不唯一,但只要学生用心思考,真心交流,即便有一些出格现象,教师也需要鼓励。如果一味压制,或者用规范化答案进行传授,即便学生能够接受,最终也无法融入内心。根据学生回答,及时点拨引导,针对“我想初中生活肯定十分精彩”这一类答案,教师可以结合初中校园生活、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社团进行描述,以便有效激发他们兴趣,鼓励他们尽快融入初中生活,体会其变化。
三、组织生活实践,借助评价丰富体验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而言,一味地灌输,反而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要真正让教学得到学生内心认同,最好的方式就是组织生活实践,开展体验教学,在丰富教學形式的同时,也能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变得更有说服力。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整合他们的生活资源,捕捉有用内容,并且借助点拨评价引导,让他们通过生活案例进行思考,继而丰富体验,有效提升个人素养。
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教师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将道德与法治中的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信息技术进行了结合,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带给自己的积极影响。于是,我通过手机入手,结合较为流行的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创设情境:“小刚自从上了初中以后,便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玩《王者荣耀》,渐渐地他与教师、家长、学生交流越来越少,对学习也不感兴趣,成绩自然一落千丈……”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怎样帮助小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符合初中学生实际状况,而且还与心里课程、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在丰富学生体验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在讨论中,有学生认为网络有好处,初中生应该要主动接触;也有学生认为网络有坏处,初中生应该回避。对此教师没有直接评价,而是结合相关案例,通过多媒体呈现方式,综合分析网络优点和弊端,然后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分析,继而得出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观点。通过学生自主思考,结合情境体验等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会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而且还能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精彩。
四、整合德育素材,借助评价提升认识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涉及内容,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切合学生实际,遵循一定的体系螺旋上升。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并在恰当的时期捕捉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其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加深学生思想认知的同时,也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与优点。不过,针对德育素材,教师一定要随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借助评价点拨的方式,潜移默化助力学生内化。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情感世界》一课时,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情感问题,学会正确把控情绪,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学生在思想上得以认识,更要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通过德育素材的挖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和观念。具体教学中,我充分整合教材案例以及学生周边生活中的案例,如有可能,直接呈现教室里发生的情感事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会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在这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情绪以及情感之间关系,让他们认识到,情绪与情感虽然都是表示人的情绪变化,但情绪变化较快,而情感却相对稳定。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经历,引导他们思考,在与学生交往中,会遇到哪些情感问题、自己有事怎样处理的、如何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等。通过相关素材整合挖掘,结合教师点拨评价,不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理念。
总之,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融入他们较为熟悉的生活案例,并且通过充分整合,借助教师点拨评价,才能在营造更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推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
(责任编辑 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