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导论”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研究导论”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高校在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阶段常常设置文化研究导论课程。这门课程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的知识门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面临的问题
  在具体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这门课程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反映了一些文科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对这门课程考试和考查的过程中,学生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而不善于也不愿意去寻求自己的答案,开展独立思维。
  二、问题的分析
  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入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影响着中国文科学生的课程学习。从文化上来讲,西方人注重分析,而东方人注重综合。所以西方人习惯于以一种理论或方法对某一现象进行分析,而东方人则不习惯这种方式。中国科举考试以来就十分重视四书五经等经典作品的背诵,但却很少对这些经典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质疑。当今中国大学课程大多按照西方大学课程模式进行设置,所以很多大学文科课程虽然按照西方课程模式进行设置,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原因,中国学生还是偏向于死记硬背。这种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方式并不能促使学生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观点,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这种文科学生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与教育的宗旨相背离。
  “文化研究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其他文科课程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相比于理科课程,文科课程所记忆的资料多,但课程考查的方式却常常是封闭式的,学生不愿意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常常以死记硬背为主。这种学习和考试方式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差。相比于文科课程来说,理科课程更侧重于应用性,在考试时侧重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这种方式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
  三、问题的解决办法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变死记硬背为以解决问题为主。“文化研究导论”这门课所涉及的知识大多是批判性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从理论知识入手进行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批判,要比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多使用提问式、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和答案。事实上相比于理科,文科的答案应当更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了改变学生长期以来靠死记硬背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采用启发式和提问式教学法。
  (2)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时间上的浪费。扬长避短,是人们应该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所持有的态度。除了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信息化手段之外,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多使用多媒体信息手段。“文化研究导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大多相对陌生,在课堂上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获取相关辅助性的知识点。在学生寻找相关答案时,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找相关信息,作为辅助性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提高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3)应该让学生树立一种挑战权威的意识。“传递文化而不要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这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味地去反叛权威的观点,而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进行批判和判断,而不是死记硬背所谓的标准答案。
  “文化研究导论”中的知识大多是批判性的,这就要求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还可以很迅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文化研究导论”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描述一些现象,让学生针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
  (4)要重视学生的团体合作。“文化研究导论”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涵盖文学、传媒学、哲学和政治理论等。所以需要学生提高其他学科的知识,并融会贯通。大学学生常常重视自学,但却缺少团体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应付的大多是选拔考试,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学生注重的是相互之间的竞争,而合作的机会则相对来说比较少。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时刻强调学生之间的这种相互合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文化研究导论”这门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文科课程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优化方案对其他文科课程的教学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本文主要探讨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教学效果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指的是在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科学性的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探究式的物理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音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本文就如何改善音乐教学方法,从学习兴趣、主导教学、多元化
目的 观察中药消敏饮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消敏饮。对照组35例,口服氯雷他定片,均连用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和治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能说出或写出一定量的英语,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输出的英语质量还有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大量“中式英语”(Chinglish)的出现,让许多老师深感无奈,如:Students become short-sighted have many reasons.(学生们变成近视有很多原因)再比如:Some students back home from school i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