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一语道破了教学活动的过程是思维和思维活动的过程。
曾在评讲作文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的痛心事:
“陈吟,你知道你的这篇作文的不足在哪儿吗?”
“是……是……”
沉默了很久的她终究还是没有回答上我的问题。我心里真的是很难受,我那么辛苦改出来的作文,她对我给她提出来的评语意见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作为一个教者我感到很痛心。沉思了很久,我终于尝试了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他评活动。
一、同学之间作文他评的优势
(一)能给学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以此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伯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当学生对他所要做的事感兴趣时,才会投入自己的精力并认真地完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固定的作文批改都是教师一人的事,每次都不外乎是大致相同的框架。对于教师的评语,学生记不住也是情有可原的,学生往往关注的只是作文的等级或分数。如果能将长期一成不变的作文评语模式进行改革,引入学生主动参与的作文他评模式,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正符合了儿童对新事物具有新鲜感的特点。学生不会将自己和教师进行对比,但他们会很在乎同学之间的竞争,哪怕是很细节的方面,所以这种强烈的好胜心会驱使他们睁大双眼去找出对方的不足与优点,以此来满足与别人一比高低的愿望。
(二)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模仿同龄人的某种行为。《哈利·波特》一书能以闪电般的速度风靡全球,校园里的游戏潮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是这个道理。孩子在发现别人习作中的不足时,正是他们对自己已有知识的比较、提取与深加工的过程;当他自己发现了最亲近的同学作文中有令他耳目一新的词、句、好的段式、好的开篇与结尾时,他会主动地将之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这种互动性比直接让他看优秀作文选更有效,就如同身临现场看演唱会和电视中看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在批评与吸取中不断提高。
(三)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道德
著名学者王利在《语文教学忧思录》一书中曾说:“语文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而且通过篇篇文章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同学之间的作文他评活动更体现了这一说法。
刘煜同学是一个非常调皮捣蛋的男孩子,平日总喜欢插嘴,尤其喜欢在一些课上故意做一些引人发笑的动作,课间也喜欢有意去招惹别人。上学期的第二次大作文要求写一个自己身边的同龄人,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结果全班有五个人都以《开心果》为题写了刘煜的以上行为。我把同学写他的本子给他看,并让他在看完每一本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同学的本子上。还没看完两本,他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了,我鼓励他坚持看完。课堂上我没有太多地责难他,只是告诉他应该好好地想想同学们为什么要那样写他。那天家庭作业是日记一则,他写了很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地反思了自己的种种不良作为。从此,刘煜真的变了一个人似的,看来他真的是从同学的作文中得到了教育。
二、学生作文他评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评价别人的习作,首先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参考,就是以自己给学生的批改为例,教他们从哪些方面,用什么修改符号,以什么样的格式、语言进行批改,如何打等级。与此同时,还应该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不挖苦讽刺,不曲意奉承。
三、作文他评方式
(一) 批改方式
1. 同桌、前后同学互评
同桌和前后学生相处较近,加之彼此之间比较熟悉,尤其是同桌。采用这种方式批改,实行起来比较容易、可行,耽误时间少,又能便于批改后交流,所以这应该是作文他评批改方式的首选。
2. 朋友之间互评
学生可以选择将他的作文与他的好友互评。好朋友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加之彼此能成为好友就很容易吸引对方,从心灵上比较容易接受对方,在批改时能更加全面地找出彼此的优点和不足,批改后能更深入地交流。但这种方式,教师事先要提醒对方,一定要本着真诚地帮助对方,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3. 男女生互评
到了高年級,男女生在审美观点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异,采用此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更全面的评价,让各种评价的观点进行融合,以提高学生习作和习作评价的整体水平。加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采用这种方法还能缓和并促进班级体的凝固力。
(二)交流会
鲁迅先生曾在给颜黎民的信中说,一个人不能只读一个人的作品;特级教师杨献荣老师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不是只要求学生读一篇文章,而是要通过一篇带多篇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开展交流会,就是要利用课堂和课外,让学生之间尽情地交流自己的习作,交流“得”,也交流“失”,以此方式在更大的层面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智能化评价
所谓智能化评价,实际上就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根据特殊情况而采用的相对应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作文的批改,也可以是作文交流会。还举上文提到的上学期的第二次作文:如班级三个人写郁修懿,那就把三本本子都给郁修懿。对于那些没有收到本子的同学(也就是全班没有写他们的同学),不能闲着,应该让他们到处去看看,学学,以争取将来有一天自己在习作上有非常大的提高或比较优秀,引起同学对自己的关注。
四、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一)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以自己的好评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多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都说学生最听老师的话,最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教师首先要多学习优秀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只有自己对学生有了较为准确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
(二)不能将学生的评价作为习作的终极目标
学生的每一次评价后,教师要通过再次批改的方法对学生的习作情况进行整理,然后还要在班级中进行交流、总结。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间花在如何改变它,倒不如想想怎样去适应它,怎样充分地利用它来达到作文教学的新境界。不管时间如何流逝,不论作文教学走向何方,请记住:“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曾在评讲作文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的痛心事:
“陈吟,你知道你的这篇作文的不足在哪儿吗?”
“是……是……”
沉默了很久的她终究还是没有回答上我的问题。我心里真的是很难受,我那么辛苦改出来的作文,她对我给她提出来的评语意见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作为一个教者我感到很痛心。沉思了很久,我终于尝试了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他评活动。
一、同学之间作文他评的优势
(一)能给学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以此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伯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当学生对他所要做的事感兴趣时,才会投入自己的精力并认真地完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固定的作文批改都是教师一人的事,每次都不外乎是大致相同的框架。对于教师的评语,学生记不住也是情有可原的,学生往往关注的只是作文的等级或分数。如果能将长期一成不变的作文评语模式进行改革,引入学生主动参与的作文他评模式,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正符合了儿童对新事物具有新鲜感的特点。学生不会将自己和教师进行对比,但他们会很在乎同学之间的竞争,哪怕是很细节的方面,所以这种强烈的好胜心会驱使他们睁大双眼去找出对方的不足与优点,以此来满足与别人一比高低的愿望。
(二)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模仿同龄人的某种行为。《哈利·波特》一书能以闪电般的速度风靡全球,校园里的游戏潮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是这个道理。孩子在发现别人习作中的不足时,正是他们对自己已有知识的比较、提取与深加工的过程;当他自己发现了最亲近的同学作文中有令他耳目一新的词、句、好的段式、好的开篇与结尾时,他会主动地将之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这种互动性比直接让他看优秀作文选更有效,就如同身临现场看演唱会和电视中看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在批评与吸取中不断提高。
(三)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道德
著名学者王利在《语文教学忧思录》一书中曾说:“语文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而且通过篇篇文章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同学之间的作文他评活动更体现了这一说法。
刘煜同学是一个非常调皮捣蛋的男孩子,平日总喜欢插嘴,尤其喜欢在一些课上故意做一些引人发笑的动作,课间也喜欢有意去招惹别人。上学期的第二次大作文要求写一个自己身边的同龄人,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结果全班有五个人都以《开心果》为题写了刘煜的以上行为。我把同学写他的本子给他看,并让他在看完每一本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同学的本子上。还没看完两本,他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了,我鼓励他坚持看完。课堂上我没有太多地责难他,只是告诉他应该好好地想想同学们为什么要那样写他。那天家庭作业是日记一则,他写了很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地反思了自己的种种不良作为。从此,刘煜真的变了一个人似的,看来他真的是从同学的作文中得到了教育。
二、学生作文他评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评价别人的习作,首先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参考,就是以自己给学生的批改为例,教他们从哪些方面,用什么修改符号,以什么样的格式、语言进行批改,如何打等级。与此同时,还应该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不挖苦讽刺,不曲意奉承。
三、作文他评方式
(一) 批改方式
1. 同桌、前后同学互评
同桌和前后学生相处较近,加之彼此之间比较熟悉,尤其是同桌。采用这种方式批改,实行起来比较容易、可行,耽误时间少,又能便于批改后交流,所以这应该是作文他评批改方式的首选。
2. 朋友之间互评
学生可以选择将他的作文与他的好友互评。好朋友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加之彼此能成为好友就很容易吸引对方,从心灵上比较容易接受对方,在批改时能更加全面地找出彼此的优点和不足,批改后能更深入地交流。但这种方式,教师事先要提醒对方,一定要本着真诚地帮助对方,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3. 男女生互评
到了高年級,男女生在审美观点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异,采用此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更全面的评价,让各种评价的观点进行融合,以提高学生习作和习作评价的整体水平。加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采用这种方法还能缓和并促进班级体的凝固力。
(二)交流会
鲁迅先生曾在给颜黎民的信中说,一个人不能只读一个人的作品;特级教师杨献荣老师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不是只要求学生读一篇文章,而是要通过一篇带多篇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开展交流会,就是要利用课堂和课外,让学生之间尽情地交流自己的习作,交流“得”,也交流“失”,以此方式在更大的层面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智能化评价
所谓智能化评价,实际上就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根据特殊情况而采用的相对应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作文的批改,也可以是作文交流会。还举上文提到的上学期的第二次作文:如班级三个人写郁修懿,那就把三本本子都给郁修懿。对于那些没有收到本子的同学(也就是全班没有写他们的同学),不能闲着,应该让他们到处去看看,学学,以争取将来有一天自己在习作上有非常大的提高或比较优秀,引起同学对自己的关注。
四、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一)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以自己的好评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多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都说学生最听老师的话,最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教师首先要多学习优秀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只有自己对学生有了较为准确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
(二)不能将学生的评价作为习作的终极目标
学生的每一次评价后,教师要通过再次批改的方法对学生的习作情况进行整理,然后还要在班级中进行交流、总结。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间花在如何改变它,倒不如想想怎样去适应它,怎样充分地利用它来达到作文教学的新境界。不管时间如何流逝,不论作文教学走向何方,请记住:“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