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分类及转归分析

来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e3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解剖特点、治疗方式及临床转归。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82例(男女比1.16∶1,中位年龄48个月)按不同标准行临床分组研究:包括主动脉瓣解剖形态,合并的心内畸形及不同的干预手段等,通过随访超声心动图指标、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评估其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1本组病例单纯AS36例中,10例行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11例选择外科手术9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AVP),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AVR),另15例随访观察;AS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患儿46例中,14例选择外科手术同时矫治AS及其他合并畸形,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缩窄的部分病例因AS轻度未处理主动脉瓣,随访AS程度减轻。2瓣膜形态与疗效:40例三叶主动脉瓣(TAV)中,有13例行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41例二叶主动脉瓣(BAV)中,22例行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按BAV及TAV分组,本组提示同种干预方式时的即刻和中期压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动脉瓣反流均无明显加重。3干预方式与疗效:33例AS矫治成功的患者中,10例PBAV及23例AVP分组比较,发现在同种瓣膜形态时,即刻和中期压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主动脉瓣反流无明显加重。结论:PBAV或AVP治疗对BAV与TAV的AS患儿,早、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儿童AS需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随诊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西藏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内在关系。采用“教师工作价值观问卷”和“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对西藏地区220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藏地
本文结合淮南矿区情况 ,提出了开采煤层群的高瓦斯矿井采区巷道布置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煤层分组和煤层开采顺序、采区通风系统力求稳定可靠等观点 ,分析了高瓦斯矿井中采用沿空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政治法律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战略联盟正成为国内外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战略形式,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如日本管理学者大前健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在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2月~2009年12月治疗的142例Ⅰ
展览开发是博物馆展览的基础问题,随着公众参与逐渐被提上研究议程,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展览开发过程中如何引入公众参与。美国的科技博物馆展览开发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众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