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漳河灌区自开灌以来的实际运行资料,以水文气象条件相似为原则,划分了3个供水阶段,对每个阶段的水量分配、水源、作物种植面积、作物产量、农民支出、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作物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旨在总结灌区水稻高效节水和持续高产的先进经验,探索灌区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提高作物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