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巍巍贺兰山,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南北走向的山脉,它像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银川平原的西侧边关,阻挡着凛冽的西伯利亚寒流,将来势汹汹的腾格里大沙漠踩在脚下,成就了碧水蓝天的塞上新天府。在贺兰山中,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一年四季都与贺兰山相伴,悉心看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捍卫着贺兰山的祥和与安宁。
初冬的清晨,天还没完全亮,老李就已经整装待发了,一个印着“八一”军徽的书包、一只军用水壶、一台微型的GPS定位仪器是他多年來从不离身的“老伙计”。迎着微露的晨曦,老李带着另外两个小伙子,开始了他们每天例行的巡山工作,查看手中GPS显示的方位和海拔,做着详细的记录。
老李名叫李同国,今年56岁,是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莲口管理站一位普通的护林员,是管理站内27名护林员中年龄最大的,也是资格最老的。用老李的话说,他当了一辈子的护林员了。马莲口管理站的管辖范围南起三关口,北至贺兰山口沟,南北横跨70余里,东起1150等高线、西止分水岭,共有大小主要沟道11条,辖区总面积近7万公顷。在过去61年中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火灾。
老李每天的工作,并不是以所走路程的长短来计算工作量,而是对海拔1400米到海拔1800米以上的林区进行巡查、检测、记录。有时好不容易爬到预定的高度,却因为信号不好无法定位,需要再继续寻找新的高点。巡查完规定区域内的林区并详细记录后,才算是完成了这一天的工作,就能拿到8元钱的登山补贴。30多年来,不管风吹雨打、酷暑寒冬,老李每天早上都要带着他的“老伙计”去巡山护林,“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理,及时报告火情,制止破坏森林资源和盗猎行为”,是他的职责。
今天的巡山队伍有点壮大,我们两个年轻的记者要跟着老李一起巡山。别看老李的年龄是所有人中最大的,但体力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自始至终都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才爬了短短200米的山路,我们就被他们远远抛在了身后。比起老李的从容淡定,另两个年轻的护林员小刘和小翟还是有些牢骚的,除去每年从3月20日起到4月10日结束的戒严期整整20天不能下山外,“五一”“十一”黄金周也不能休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特别是节假日,山里游客增多,为消除隐患,整个白天护林员都要待在山中。
虽然是往海拔1800米的高点爬,但还是免不了上下翻越。由于山里阴阳两面的温差较大,在沟道里行走时,阳光消失得无影无踪,寒风刺骨。最有趣的是两边的小溪:阳面的小溪,仍然溪水潺潺,就连小溪里的水草都鲜嫩的像水族箱里的一样,生意盎然;阴面的,早已被冻得结结实实,与周围的岩石成了一个颜色。
中途休息的时候,我向老李道出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您能够将这样一份枯燥异常又很辛苦的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整天待在大山里,经常一连好几天见不到家人,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李师傅笑了笑,说:“我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辛苦的,这么多年下来,特别喜欢山里的空气,现在要让我待在家里不巡山,我还憋得慌呢。如今的生态环境比起以前好多了,我们每天巡山都能看到岩羊,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能看到50多只岩羊,这也算是一种乐趣吧!”
由于我们的体力不够,延长了护林员正常的巡山时间,直到中午1点多才到达预定的地点,我们已经举步维艰了。这时候,我们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虽然已经到了海拔1830米,但李师傅手中的GPS因为没有信号无法定位,只得继续往上爬。最终在海拔1940米的位置获得定位,完成了今天的工作。短短海拔100多米的山路,比在大马路上徒步5公里还要吃力。午饭时,管理站的张站长告诉我们:“由于艰苦的工作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护林员时常风餐露宿,中午饭只能自带干粮,特别是冬天,等到达目的地,水壶里的开水都已冰凉,时间一长,就容易落下胃病。另外,山沟里特别阴冷,因此,关节炎也是我们护林员的常见病。”走了这么长的一段路,加之天气寒冷,辛苦了半天的他们连喝口热水都成了奢望。
我们问老李,平时巡山,累了会不会坐下来吸根烟?老李说:“山火猛于虎啊,特别是这风干物燥的时候,我们见到游客抽烟,心里特别紧张,山里的火一旦着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森林防火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我们怎么还能带头吸烟?干了这么多年,虽然每天的工作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每一次巡山我都觉得自己的责任特别重大,毕竟这看管的是国家的财产。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能一干就是30年。”
回到营地,老李一刻也没闲着,开始填写今天的巡山记录,生怕漏掉了巡山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至此,老李一天的巡山才算结束。而我们只盼能好好睡上一觉,对护林员这份辛苦的工作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更深感护林员身上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初冬的清晨,天还没完全亮,老李就已经整装待发了,一个印着“八一”军徽的书包、一只军用水壶、一台微型的GPS定位仪器是他多年來从不离身的“老伙计”。迎着微露的晨曦,老李带着另外两个小伙子,开始了他们每天例行的巡山工作,查看手中GPS显示的方位和海拔,做着详细的记录。
老李名叫李同国,今年56岁,是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莲口管理站一位普通的护林员,是管理站内27名护林员中年龄最大的,也是资格最老的。用老李的话说,他当了一辈子的护林员了。马莲口管理站的管辖范围南起三关口,北至贺兰山口沟,南北横跨70余里,东起1150等高线、西止分水岭,共有大小主要沟道11条,辖区总面积近7万公顷。在过去61年中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火灾。
老李每天的工作,并不是以所走路程的长短来计算工作量,而是对海拔1400米到海拔1800米以上的林区进行巡查、检测、记录。有时好不容易爬到预定的高度,却因为信号不好无法定位,需要再继续寻找新的高点。巡查完规定区域内的林区并详细记录后,才算是完成了这一天的工作,就能拿到8元钱的登山补贴。30多年来,不管风吹雨打、酷暑寒冬,老李每天早上都要带着他的“老伙计”去巡山护林,“加强对林区火源的管理,及时报告火情,制止破坏森林资源和盗猎行为”,是他的职责。
今天的巡山队伍有点壮大,我们两个年轻的记者要跟着老李一起巡山。别看老李的年龄是所有人中最大的,但体力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自始至终都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才爬了短短200米的山路,我们就被他们远远抛在了身后。比起老李的从容淡定,另两个年轻的护林员小刘和小翟还是有些牢骚的,除去每年从3月20日起到4月10日结束的戒严期整整20天不能下山外,“五一”“十一”黄金周也不能休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特别是节假日,山里游客增多,为消除隐患,整个白天护林员都要待在山中。
虽然是往海拔1800米的高点爬,但还是免不了上下翻越。由于山里阴阳两面的温差较大,在沟道里行走时,阳光消失得无影无踪,寒风刺骨。最有趣的是两边的小溪:阳面的小溪,仍然溪水潺潺,就连小溪里的水草都鲜嫩的像水族箱里的一样,生意盎然;阴面的,早已被冻得结结实实,与周围的岩石成了一个颜色。
中途休息的时候,我向老李道出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您能够将这样一份枯燥异常又很辛苦的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整天待在大山里,经常一连好几天见不到家人,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李师傅笑了笑,说:“我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辛苦的,这么多年下来,特别喜欢山里的空气,现在要让我待在家里不巡山,我还憋得慌呢。如今的生态环境比起以前好多了,我们每天巡山都能看到岩羊,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能看到50多只岩羊,这也算是一种乐趣吧!”
由于我们的体力不够,延长了护林员正常的巡山时间,直到中午1点多才到达预定的地点,我们已经举步维艰了。这时候,我们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虽然已经到了海拔1830米,但李师傅手中的GPS因为没有信号无法定位,只得继续往上爬。最终在海拔1940米的位置获得定位,完成了今天的工作。短短海拔100多米的山路,比在大马路上徒步5公里还要吃力。午饭时,管理站的张站长告诉我们:“由于艰苦的工作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护林员时常风餐露宿,中午饭只能自带干粮,特别是冬天,等到达目的地,水壶里的开水都已冰凉,时间一长,就容易落下胃病。另外,山沟里特别阴冷,因此,关节炎也是我们护林员的常见病。”走了这么长的一段路,加之天气寒冷,辛苦了半天的他们连喝口热水都成了奢望。
我们问老李,平时巡山,累了会不会坐下来吸根烟?老李说:“山火猛于虎啊,特别是这风干物燥的时候,我们见到游客抽烟,心里特别紧张,山里的火一旦着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森林防火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我们怎么还能带头吸烟?干了这么多年,虽然每天的工作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每一次巡山我都觉得自己的责任特别重大,毕竟这看管的是国家的财产。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能一干就是30年。”
回到营地,老李一刻也没闲着,开始填写今天的巡山记录,生怕漏掉了巡山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至此,老李一天的巡山才算结束。而我们只盼能好好睡上一觉,对护林员这份辛苦的工作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更深感护林员身上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