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称得上‘大’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一位大艺术家,必然是大思想家,他们只是将思想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画家、收藏家徐龙森先生说。作为一位杨福东作品的收藏者,徐先生很清楚杨福东作品的价值所在:“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单纯靠‘新’形式存在,一定要有文化支撑。杨福东在他的作品中,将中国传统文人观念与中国人的文化趣味极佳地融合,用苏东坡的话说,就是‘辞达意也’。
5月,杨福东个展《靠近海&等待蛇的苏醒》在北京香格纳画廊&ARTMIA艺美画廊举行。两个空旷的展厅内,悬挂着若干巨大屏幕,品着咖啡与茶点的观众们在开放式的空间内,以各种状态欣赏着作品。很多当代艺术家惯用晦涩,令大部分观众难以在屏幕前长时间驻足。这次的新展同样,来宾与观众在私下里交流的时间明显多过在屏幕前。
即便如此,杨福东仍与众不同。观众完全可以当他的作品是摄影、电影、装置或者其他。杨福东的影像作品里,没有夸张的表情,煽情的音乐。略显平淡的情节甚至有些枯燥,但也正因此,增加了观者看时的思考能力。在无所谓、无所求、无所指的表象下,拥有与缺失都会在观众的思想中产生,这时,观众可能成为艺术家的另外一个作品:表面平静却心生波澜。
个案:爱情与生死观
《靠近海》是个有现场感的成长经验,在舒缓的叙事中讲述一场海边的演奏会;《等待蛇的苏醒》则是逃兵的一段最后生活,充满信仰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渴望。
《靠近海》中,爱情在同一场景的两种不同境遇里生根发芽:风和日丽里的甜蜜浪漫和波涛汹涌下的危机四伏。两种状态的卿卿我我交织在周边乐音的高亢与低迷中,如现实世界里,人们纠结的享乐与苦难、自私与无私、传统与现代亦或者坚持与放下。两组年轻人的不同个案,看似没有一致的关联性,却都在一种文化语境里阐释青春。
《等待蛇的苏醒》则直面生存与死亡观,通过描述逃亡途中士兵经历的艰难、困惑及与死亡擦身而过的磨难,展现人类意志的力量,和个体面对死亡的恐惧与脆弱。场景中的逃兵与送葬者,在时间次序上并未形成因果关系,但是观者大都会随顺思维经验将二者联系起来,不过这种联系显然令人充满疑惑。在匪夷所思的困境与不置可否的结局中,杨福东让观众深刻体验着希望与绝望。
群像:青春的无限量
相比《靠近海》和《等待蛇的苏醒》,几乎是同期拍摄,展现群体对未来内心独白的《竹林七贤》也许更广为人知。“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所经历的青春也不同。他们都有着优美的自我。”杨福东认为这两部穿插在《竹林七贤》完成过程中的作品,有着相似的潜意识,“《竹林七贤》是群体对未知的渴望。”
在《靠近海》 和《等待蛇的苏醒》中,杨福东则尽显“年轻”,以及这种气质在不同个体身份上的不同发展。
创新:空间的电影
《靠近海》与《等待蛇的苏醒》是杨福东分别于2004、2005年创作的影像作品。与系列黑白影像作品《竹林七贤》不同,这两部彩色作品的张力是在空间进行拓展,以影像装置状态将视觉推向观众。在2012年,杨福东重新将两部“旧”作展览,显然不仅是因为作品未在国内放映的缘故。
“多屏幕的录像装置,可以理解为在展厅中的多屏空间电影。观众也许会看一段时间,所得的画面信息混沌交织,也许只带走三个画面的感觉,这都很好。”在放映现场,观众可以自由观看、移动、取舍和选择。“这更像开放的电影,观众是第二位导演和剪辑师,他们甚至可以自由决定观看时间,从而形成独有的观影体验。”
2007年,杨福东拍完《竹林七贤》后,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多屏幕展现作品,“那时更像空间电影的实验剧场”。杨福东多少有些电影情结,甚至曾一度在电影学院进修。只是他走了一条和同时代的贾樟柯、黄文海等人完全不同的路。“有合适的机会我会去拍电影,但我不会用标准的叙述方式,因为很多人已经做得很好了。”
在之后的若干实验装置,如《将军的微笑》、《离信之雾》、《电影机》等大型作品中,杨福东开始尝试“在空间中的电影”如何传播。
灵感:积累的爆发点
“灵感可能会在创作的一、二年前甚至更长时间产生。”2002年,杨福东有了关于海的灵感,但直到两年后,才做出《靠近海》。“耿耿于怀的想法迸发出来,一定是在心中积聚多时。”
杨福东认为,影像和绘画“殊途同归”,只不过电影是“流动的”。曾经在中国美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学习油画的经验,为杨福东在技法的学习和知识积累上有很大帮助,但绝非其艺术创作构成的原因。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必定是自身内在的力量,在自我取舍中,形成当下的审美。“正是那些东西拖着你往前走。”
自信:坚持的产物
“创作任何作品,首先学会独立思考,做事态度不要半途而废。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环境都是一样的,但知识的积累和做事态度就会让你与众不同。要学会坚持,甚至要经受住生活的考验。”如杨福东作品表现出的困惑与迷茫一样,每个人在遇见机遇之前,艰辛、乏味、寂寞与迷茫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掌声,生活朝不保夕,一切执著都有屈尊金钱的危险。然而,这是破茧成蝶的磨炼过程。
“在数字艺术发展中,很多思维意识被打破,让人们惊讶于技术与艺术观念的变革,这不是市场可以左右的。但这一过程中,很多创作者可能不会获得丰厚经济回报,但他们可能对新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大众化审美的提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大众影像文化有贡献。”
在参加卡塞尔文献展之前,杨福东经常举债创作,甚至1997年的作品《陌生天堂》曾因资金困难而一度被迫停止。
大抵世间万物的规律都是一样的,当积累到一定时候,质的转变让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2002年的卡塞尔文献展是杨福东的转折点,一直默默无闻的杨福东成为被世界关注的年轻艺术家。从此之后,“录像艺术家杨福东”逐渐走入主流。当时国内做独立电影的人鲜有同时做艺术作品的,杨福东的成功让一些“跨界”艺术家甚至也考虑自己的纪录片影像是否也能按照艺术品来销售。
“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认可并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并且坚持到最后,是杨福东成功的关键。
“中国艺术家有含藏在身体里的养分,但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当代性的,就像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在东方文化中获得厚重的精神资粮。我觉得我在艺术或传统文化上,不分绝对的当代或者传统。”
结语
无论是秋叶的寂美,还是夏花的绚烂,在杨福东作品中,每一个生命都像神的创造一样值得尊敬。而杨福东也以一种形式展现着生命的壮丽。“开始时甚至可能窘迫,但就像挖井人,一直挖,终于会见到水。”
5月,杨福东个展《靠近海&等待蛇的苏醒》在北京香格纳画廊&ARTMIA艺美画廊举行。两个空旷的展厅内,悬挂着若干巨大屏幕,品着咖啡与茶点的观众们在开放式的空间内,以各种状态欣赏着作品。很多当代艺术家惯用晦涩,令大部分观众难以在屏幕前长时间驻足。这次的新展同样,来宾与观众在私下里交流的时间明显多过在屏幕前。
即便如此,杨福东仍与众不同。观众完全可以当他的作品是摄影、电影、装置或者其他。杨福东的影像作品里,没有夸张的表情,煽情的音乐。略显平淡的情节甚至有些枯燥,但也正因此,增加了观者看时的思考能力。在无所谓、无所求、无所指的表象下,拥有与缺失都会在观众的思想中产生,这时,观众可能成为艺术家的另外一个作品:表面平静却心生波澜。
个案:爱情与生死观
《靠近海》是个有现场感的成长经验,在舒缓的叙事中讲述一场海边的演奏会;《等待蛇的苏醒》则是逃兵的一段最后生活,充满信仰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渴望。
《靠近海》中,爱情在同一场景的两种不同境遇里生根发芽:风和日丽里的甜蜜浪漫和波涛汹涌下的危机四伏。两种状态的卿卿我我交织在周边乐音的高亢与低迷中,如现实世界里,人们纠结的享乐与苦难、自私与无私、传统与现代亦或者坚持与放下。两组年轻人的不同个案,看似没有一致的关联性,却都在一种文化语境里阐释青春。
《等待蛇的苏醒》则直面生存与死亡观,通过描述逃亡途中士兵经历的艰难、困惑及与死亡擦身而过的磨难,展现人类意志的力量,和个体面对死亡的恐惧与脆弱。场景中的逃兵与送葬者,在时间次序上并未形成因果关系,但是观者大都会随顺思维经验将二者联系起来,不过这种联系显然令人充满疑惑。在匪夷所思的困境与不置可否的结局中,杨福东让观众深刻体验着希望与绝望。
群像:青春的无限量
相比《靠近海》和《等待蛇的苏醒》,几乎是同期拍摄,展现群体对未来内心独白的《竹林七贤》也许更广为人知。“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所经历的青春也不同。他们都有着优美的自我。”杨福东认为这两部穿插在《竹林七贤》完成过程中的作品,有着相似的潜意识,“《竹林七贤》是群体对未知的渴望。”
在《靠近海》 和《等待蛇的苏醒》中,杨福东则尽显“年轻”,以及这种气质在不同个体身份上的不同发展。
创新:空间的电影
《靠近海》与《等待蛇的苏醒》是杨福东分别于2004、2005年创作的影像作品。与系列黑白影像作品《竹林七贤》不同,这两部彩色作品的张力是在空间进行拓展,以影像装置状态将视觉推向观众。在2012年,杨福东重新将两部“旧”作展览,显然不仅是因为作品未在国内放映的缘故。
“多屏幕的录像装置,可以理解为在展厅中的多屏空间电影。观众也许会看一段时间,所得的画面信息混沌交织,也许只带走三个画面的感觉,这都很好。”在放映现场,观众可以自由观看、移动、取舍和选择。“这更像开放的电影,观众是第二位导演和剪辑师,他们甚至可以自由决定观看时间,从而形成独有的观影体验。”
2007年,杨福东拍完《竹林七贤》后,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多屏幕展现作品,“那时更像空间电影的实验剧场”。杨福东多少有些电影情结,甚至曾一度在电影学院进修。只是他走了一条和同时代的贾樟柯、黄文海等人完全不同的路。“有合适的机会我会去拍电影,但我不会用标准的叙述方式,因为很多人已经做得很好了。”
在之后的若干实验装置,如《将军的微笑》、《离信之雾》、《电影机》等大型作品中,杨福东开始尝试“在空间中的电影”如何传播。
灵感:积累的爆发点
“灵感可能会在创作的一、二年前甚至更长时间产生。”2002年,杨福东有了关于海的灵感,但直到两年后,才做出《靠近海》。“耿耿于怀的想法迸发出来,一定是在心中积聚多时。”
杨福东认为,影像和绘画“殊途同归”,只不过电影是“流动的”。曾经在中国美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学习油画的经验,为杨福东在技法的学习和知识积累上有很大帮助,但绝非其艺术创作构成的原因。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必定是自身内在的力量,在自我取舍中,形成当下的审美。“正是那些东西拖着你往前走。”
自信:坚持的产物
“创作任何作品,首先学会独立思考,做事态度不要半途而废。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环境都是一样的,但知识的积累和做事态度就会让你与众不同。要学会坚持,甚至要经受住生活的考验。”如杨福东作品表现出的困惑与迷茫一样,每个人在遇见机遇之前,艰辛、乏味、寂寞与迷茫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掌声,生活朝不保夕,一切执著都有屈尊金钱的危险。然而,这是破茧成蝶的磨炼过程。
“在数字艺术发展中,很多思维意识被打破,让人们惊讶于技术与艺术观念的变革,这不是市场可以左右的。但这一过程中,很多创作者可能不会获得丰厚经济回报,但他们可能对新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大众化审美的提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大众影像文化有贡献。”
在参加卡塞尔文献展之前,杨福东经常举债创作,甚至1997年的作品《陌生天堂》曾因资金困难而一度被迫停止。
大抵世间万物的规律都是一样的,当积累到一定时候,质的转变让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2002年的卡塞尔文献展是杨福东的转折点,一直默默无闻的杨福东成为被世界关注的年轻艺术家。从此之后,“录像艺术家杨福东”逐渐走入主流。当时国内做独立电影的人鲜有同时做艺术作品的,杨福东的成功让一些“跨界”艺术家甚至也考虑自己的纪录片影像是否也能按照艺术品来销售。
“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认可并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并且坚持到最后,是杨福东成功的关键。
“中国艺术家有含藏在身体里的养分,但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当代性的,就像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在东方文化中获得厚重的精神资粮。我觉得我在艺术或传统文化上,不分绝对的当代或者传统。”
结语
无论是秋叶的寂美,还是夏花的绚烂,在杨福东作品中,每一个生命都像神的创造一样值得尊敬。而杨福东也以一种形式展现着生命的壮丽。“开始时甚至可能窘迫,但就像挖井人,一直挖,终于会见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