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昏迷患者机械通气后置胃管的护理及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hang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置胃管的工作方法和原理,对于昏迷患者出现的各种意外护理,提高操作方法和要求来护理。方法:对50例应用传统方法和改良后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组的失败次数明显高于改进组,改良组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结论:严格消毒管理,合理应用操作中的细节问题可以打大大提高机械通气后的护理成功的概率。
  【关键词】 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置胃管;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操作难度大,患者耐受情况差,一次插管成功率低, 对于昏迷患者、尤其是气管切开患者,常规置胃管方法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置管时不能配合,且气管切开术后由于受套管压迫等原因,一次成功率低。现在根据长期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出了改进的置胃管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07~2010-07,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昏迷患者5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40~82岁,包括休克、呼吸衰竭、脑血管病、脑外伤病种。随机分为2组,即常规组和改进组。2组年龄及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可比性(P<0.05)。
  1.2 材料:一次性xx号胃管由xxx生产,材质为管壁光滑的透明硅胶管。
  2 方法
  操作方法:在插管前,根据患者的年龄差异,选择合适的胃管。
  2.1 常规组: 即用常规置胃管术,操作前吸痰, 润滑胃管前段,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段,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插入14~16cm ,因为昏迷患者会厌部松驰,胃管通过会更困难,插管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将胃管插入45~55cm后,用注射器回抽有胃液,说明已达胃部,盖上胃管外端塞盖,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两侧。
  2.2 改进组: 首先要抬高床头约30°,取侧卧位,操作前吸痰;再将胃管用石蜡油充分湿润后插入,自一侧鼻孔缓慢插入。动作应轻柔,当胃管插至咽喉部时,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按摩甲状软骨处,以刺激患者做吞咽活动,右手将胃管随吞咽快速插入,通过咽喉部,再缓缓插至所需长度,检查胃管是否在胃中。置管成功后,抽出套管气囊内的空气,预防长时间充气压迫气管而损伤粘膜。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身高不同,实际长度应按耳垂至鼻尖至剑突再增加5~10cm,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在刻度处作一标记,用胶布固定。
  数据的统计分析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一次成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3 结果
  两组患者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6.50,P<0.01,可见改良组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见表:
  4 讨论
  在常规置胃管时,吞咽动作是成功的关键,因为直视下食管入口呈关闭状态,仅为一凸面向背侧的新月形裂隙,此为食管的最狭窄处,如果没有患者的吞咽动作,向食管内插管会遇到抵抗力而导致置胃管失败。但对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却难以做到,而且气管切开患者因为:①手术刺激使食管上端平滑肌痉挛,食管开口处狭窄。②气管切开术后软骨环后方缺如,由结缔组织膜填充,气管套管压迫膜部,使软组织向后方突起,从而间接压迫食管壁,使食管腔相对缩小,阻力更大。
  上述原因均可致常规置胃管方法成功率降低。如果反复插管可使食管上端充血、水肿程度加重,还可引起呛咳,并使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活性增强,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导致颅内压、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甚至心律失常。
  对颅内高压、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对脑出血患者可导致再出血的危险。因此,一次性成功操作能预防严重并发症的产生。昏迷患者常伴有舌后坠,采取侧卧位,也可缓解舌后坠而致的呼吸困难。操作中配合拔出部分气管套管,则减轻对食管壁的间接压迫,减轻食管内阻力,使胃管置入顺利。
  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动作要轻柔,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在患者吸气时呼吸道的阻力减少,此时可插入约5~7cm胃管;在患者呼气时,呼吸道阻力增大,故暂停。
  实验结果显示,其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置胃管法。
  参考文献
  [1]赵美剑,介绍一种新的置胃管法;护理与康复,浙江省护理学会,2004年4月第三卷2期:82
  [2]陈仁主编,现代临床营养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63~267
  [3]张磊,王燕,医院感染环节的调查和分析与质控对策,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5,6(特刊):12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在配合护理方面的技巧与经验。方法:对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配合与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在配合护理中,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医护配合,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在医护密切配合下共开展364例异物的内镜治疗,成功取除异物361例,3例取出失败转外科治疗。成功率99.1%。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
期刊
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需要手术室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将耐心、同情心、责任心、爱心都完全融入到护理的每一个环节中。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医疗卫生服务必须贯彻“社区化”的原则[1-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病人将向社区转移,80%以上的城市居民医疗问题需在社区解决。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医疗制度改革、医院服务方式的改变、社区护理的开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当地的医疗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对城市不同区域、不同文
期刊
【摘要】 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了2010年3月至 2012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重症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52例,女性48例,年龄为20-73岁,平均年龄(46.7±7.8)岁。并对其中有14例出现感染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4例出现感染,占比为7%,接受多种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5.8%的患者出现感染。结论:神经内科重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使患儿和医务人员的配合融洽,尽量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工作负担,使药物及时地用于患儿体内,最终达到药到病除,使患儿及家属满意。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为178例患儿采用头皮静脉进行输液,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方法;护理  1  一般资料  本组178例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年龄
期刊
【摘要】 目的:对输液病人发生热原反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热原反应患者进行护理方法的分析。对本组在输液时发生热原反应的患者,采用进行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或者非那根方式进行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他方式进行降温、升压等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病情均消除,治愈率为100%。结论:对于输液病人发生热原反应的治疗中应注意把握时机,及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且还应该采取措施
期刊
【摘要】 目的:为了降低新入职护士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把2011年新入职持有执业证的大专、本科生51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5人和实验组26人,实验组在常规的岗前培训基础上增设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而对照组只作常规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时间均为10天。结果:实验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的得分(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岗前培训
期刊
【摘要】 目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康复护理有效的措施以及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中的在2010年2月~2011年2月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从开始的入院到最后的出院进行一对一的护理。结果:在手术之后的半年之内对其进行随访,在本组中,有肩关节运动受损的患者为0例,在运动结束之后快速的疲劳者为0例,淋巴水肿为2例,肌力下降为0例,精细型运动者为3例,此外,其他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都较为满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急性脑出血患者2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家属等直接送入急诊科,在院内急救,采取院内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中治愈例数、好转例数和病死例数;记录两组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和坠积性肺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严重肝外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的护理情况。方法:对30患有严重肝外损伤并进行肝外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患者予以监测生命体征,积极复温,密切观察患者在术后是否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情况、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和腹部特征,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并且对一些术后有不良反应的患者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工作和必要的术后护理工作,从多角度缓解患者在术后的各种焦虑情绪,帮助患者迅速恢复。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术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