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现代阐释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第一个施行者。这么多年过去了,因材施教依然是教育的第一原则。
  所谓“因材施教”,原初的含义是根据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孔子对学生的资质可谓了然于胸。他了解学生的方法有两条:观察法和谈话法。孔子特别注意通过学生言论,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听其言而观其行”;但这只是一个初步判断,还要“退而省其私”。不因学生的偶然行为迷惑眼睛,还要对学生的长期行为进行观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如此全方位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志趣能力,从而施行不同的教育。
  对“因材施教”思想进行系统化发掘的是亚圣孟子。
  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概括了五种教育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就是说,有些学生只要春雨一洒,就能雨后春笋,迅速成才;有些学生只能培养他们的德行;有些学生只能教导他们获取财富;有些学生只能通过答问的方式进行教育;有些学生不能亲手教的,可以间接地给他们以教育。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方法。
  但是,无论是孔子和孟子,只是因材施教的践行者,真正“因材施教”概念或者说理论的提出者,乃是宋朝大儒朱熹。他在总结孔子教育方法时曾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由此而出。
  那么,过了这么多年,因材施教的内涵有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今天该怎么样来落实因材施教?
  
  第一,就教育对象而言,因材施教是因学生之材而施教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我们对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行为给出了理论支撑。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具有多元化倾向,呈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这些智能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身体智能、自然智能”等八种智能。不同的人智能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教育就必须因其智能的个别差异,施以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新课程标准”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是因材施教的具体策略。让学生在整体达标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智能特长,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第二,就教育者而言,因材施教是因老师之材而施教
  
  应该说,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老师教育个性的标签。我们常常要发展学生个性,却常常忘记了老师也要张扬个性,发挥特色。没有个性的老师,何来个性的学生?
  因此,因材施教第二点就是老师要因自己的“材”而教,要把自己的“材”,也就是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惟其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智慧,才能最大限度地感染和引导学生,达成我们的教育目的。
  
  第三,就教育文本而言。因材施教是因体裁而施教
  
  以语文为例,这几年高考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写作文体不清。主要表现为议论文和记叙文杂糅。记叙文不能把事例写清楚,没有明确的中心;议论文摆出论点后,又不会围绕论点,选择典型论据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原因何在?
  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老師没有因文本的体裁而施教。文体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也应该不同,教师应该“因体裁而施教”。
  譬如诗歌教学就要注重意象的把握,通过意象的选择、组合、叠加,体味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造境背后的情感。小说,当然要注重三要素,先要梳理好故事情节,因为“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再通过情节的发展把握人物的性格。而通过人物的性格变化,就会折射出社会的面影。
  
  第四,就教育目的而言。因材施教还是因社会需求之材而教
  
  很多年前,邓小平就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内涵很清楚,教育是国家行为,教育制度都是为国家的现实利益和经济发展服务的。那么,我们如何衡量未来社会的发展,把握发展的脉搏,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何融入世界因素,取法乎上,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民族灵魂,富有国际视野和情怀的一代新人?
  教育当然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但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发展不可能脱离社会的需要,把个人的发展期待和社会迫切人才需求完美结合起来,才是当前因材施教的要旨。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发展,世界影响与日俱增。可以预见,中国教育必将由大国教育向强国教育转化。这个转变,要求我们从关注人才数量转向关注人才质量,从关注现实转向关注未来,从关注国内转向关注国际。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尊重差异,根据学生的资质、志趣和期待,结合社会的长远需要和人民需求,在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出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就教育发展的可能性而言,因材施教是因学生可能成为的材而施教。
  伟大的博尔诺夫认为:人对教育的需要性以及人的可教育性就是人的本质。人对教育的需要性源于人身体素质方面的缺陷。人相比于动物,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物,其生物装备相比于动物有很大的弱点。但是,正是这些缺陷和弱点才使得人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因为更早地面对环境。使得人更具有可塑性。也因为人的缺陷,所以人就创造了文化,人通过创造文化弥补了自身的缺陷。而使得人不断地创造文化,也不断地创造人自身,即人的本质不断地处于发展之中。
  那么,对于始终处于发展之中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当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不是因学生过去之材,也不止是因学生现在之材,更要因学生可能之材而施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作为老师要备好三个“镜”。用“放大镜”寻找学困生的优点,当众表扬,隔人表扬,帮助学困生找回自信,找回自我,从而自强不息。用“显微镜”寻找优生的缺点,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促进优秀学生向卓越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老师要用“望远镜”,找出所有学生潜藏的才能,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方向,并因这种可能的方向而施以适当的教育,这也许就是因材施教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2003款奥迪A8上首次使用了光学数据总线系统.该数据总线系统起源于"面向媒体的系统传送(MOST)合作组织",这是一个由各种汽车制造厂,他们的供货商和软件公司组成的协会.其目的
1月15日.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披露:“对于六盘水案件,监察部门已经作出处理。”“对该市副市长进行了处分,但不是很重。”
目前,电子废弃物已经对各国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欧洲大多数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回收体系。在德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大多为市政系统专业回收处理公司、制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场所,是学生获取信息、探究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战场。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英语
2005年4月16日,三仓中学的1800多名师生走出校门,到86华里以外的江苏永丰林生态农业园远足。按照大家的倡议,师生们不骑单车,只能步行。对于长期生活在“三点一线”圈子里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体能、耐力和意志的严峻考验。  一路上,大家时而小跑,时而漫步,时而交谈,时而放歌,即使汗流浃背,也没有人有半句怨言。“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
目的 研究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 对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96例列入研究对象,并按数字
1.ETCS-i(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在传统的节气门中,节气门开度仅仅是由加速踏板压下的角度决定的.相反地,ETCS-i是通过发动机ECU计算最佳节气门开度.根据当前发动机工况,ET
每一个生命都至高无上,这是我从教以来所信奉的最高教育哲学。教育管理的哲学,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种生命哲学。
目的:评价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滑膜肉瘤二线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例晚期滑膜肉瘤患者,平均年龄30岁,男6例,女4例,肢体3例,躯干4例,头颈部3例.评估患者后,给予服用药物安
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1],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指激励组织中员工积极性的理论。此理论将造成员工满意与不满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