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抓住增分点,把握兴奋点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qsswqs1976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2014马年钟声的敲响,“马上体”迅速蹿红网络,“马上有……”成为中国人表达新年愿望的新方式。那么,对于备考2014年高考的你最希望马上有什么呢?下面笔者结合高考文综政治命题特点和考前冲刺复习的要求,送给你“马上有(备考)策略”:即找准切入点,抓住增分点,把握兴奋点。
  一、找准切入点:以考纲为导向,灵活构建知识结构
  首先,考纲(或考试说明)是指导第二轮乃至冲刺复习的方向性文件。第一轮复习时,同学们大多依据上一年的考纲复习备考。虽然每年的高考考纲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考试政策的微调,考纲对高考的要求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如考试范围、题型示例、参考例卷、模块分值等方面可能会有变化,同学们应依据2014年考纲调整复习内容与应对策略,把握目标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第一轮复习时,同学们大多采用具体的、微观的知识点梳理方法,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梳理知识,侧重建构知识间的纵向联系,这一做法有利于加深同学们对教材中某一具体知识点的理解。但知识往往相对零碎,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这就需要同学们在第二轮复习时,依据各个模块考点的具体要求,在微观把握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宏观整合,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对知识的综合梳理。如以《文化生活》为例,可将其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以下横向梳理:
  这一横向梳理的方法,有利于同学们把书读薄、读顺、读全,养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理运用知识的良好习惯。
  又如,以《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为例,可将其进行以下综合梳理:
  再如,可将《政治生活》中“人民民主专政”这一主题串联成专题性知识网络体系:
  这一综合梳理的方法一般适用于以单元或模块为主的综合性专题复习中,可以使相关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达到“抓纲举目,串联重点”的效果。
  二、抓住增分点:以能力立意为导向,突破主观题的解题瓶颈
  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要旨。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围绕“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考核目标命题,是当前高考文综政治命题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据分析,高考主观题整体难度系数一般控制在0.4~0.5,对同学们来说,该题型有较大的提分空间,攻克主观题是高考政治取得高分的关键。第一轮复习时,同学们大多立足于夯实基础知识,侧重于突破选择题的技巧。而在第二轮乃至冲刺复习阶段,贵在对主观题的突破,备考的着力点应放在主观题的审题与解答技能的培养上。笔者认为,要想主观题取得高分,必须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好主观题的解题套路和技巧。
  一要规范审题。规范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前提,规范审题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审准设问。通过审题明确题目“问什么”是解答好主观题的最关键一步。审设问包括:第一,审范围限定,即明确题目是要求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模块)知识作答,还是要求用某个模块的某一具体知识作答。第二,审角度限定,即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第三,审主体限定,即明确设问是否有特定的主体限制。如政治生活中特定的主体有公民、政府、政党、人大、政协、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第四,审材料限定,即设问是否要求结合材料回答,要求结合哪些(哪个)材料进行分析等。第五,审对象限定,即设问是否针对特定的事件和现象等,要求我们对什么进行分析。②审清材料。高考政治主观题大都以情景材料为载体,因此在审题过程中同学们必须重视审材料,做到材料“有什么”就“答什么”,避免信息遗漏,提高答题的全面性。抓好这一环节,需要落实“三读”要求:第一,读“全”材料,即全面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这是提高答题全面性的前提。第二,读“准”信息,即对材料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这是提高答题全面性的关键。第三,读“出”知识,即对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学科(或模块知识)解读,用具体的学科知识对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③审明意图。每一道主观题都蕴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因此在审题时我们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明确题目要考查什么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然后调动和运用相应的知识作答,做到“要什么答什么”,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二要规范答题。规范答题是取得高分的关键。要做到规范答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针对陛,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切题回答,避免答非所问。②逻辑性,即组织答案要讲究先后顺序,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③层次性,即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小的层次。④要点化,即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标明答题要点。⑤全面化,即答题要点要全面,不遗漏要点。⑥规范化,包括语言表达规范和书写规范,做到语言精练、术语准确、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三要建构模型。建构答题模型可以提升规范答题的有效性。下面以2012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40题(节选)为例进行说明: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0分)
  本题为“体现、反映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一般是: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一联系(将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一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分析、思考、解答模型如下:
  三、把握兴奋点:以时政热点为导向,找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点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关注社会生活实际是高考政治学科命题始终坚持的方向。但高考涉及的时政热点范围广、内容多,再加上自主命题省区的地区性热点,要想全部掌握难度较大,而且也不太现实。那么,哪些热点会成为高考命题的兴奋点呢?应如何备考时政热点呢?综观近年的文综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命题的兴奋点往往在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重难点的结合处,即试题考查的大多不是时政热点事件的本身,而是该事件所折射出来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为此,有效备考时政热点,要求我们关注时政热点事件的学科性特点,要“围绕热点找考点”,将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联系起来,构建时政热点所折射出来的教材知识网络。同时,要着重在“小”、“深”、“新”上下工夫:一是“大题小化”,即备考时我们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角度切入)。二是探究的层面要“深”,即对热点的处理不能表面化,要善于揭示其背后的本质,挖掘其隐含的内容。三是探究的角度要“新”,即我们要善于从新的角度设置情境和问题,挖掘新材料与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以“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例设题:①运用物质决定意识关系的原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的正确性。②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立足整体、着眼于大局,又要重视局部、统筹影响改革发展的各要素,优化组合,实现改革红利的最大化。③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知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④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地理景观图逐渐成为呈现地理信息的又一载体。以地理景观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的地理观察或观赏能力、信息的提取能力、地理空间的想象能力、描述或说明地理事物特征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正确评价能力的考题呈不断增多的趋势。  【知识、方法总结】  一、景观图的类型  1.自然景观图  常见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名山、断层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
美国图书馆志愿者的发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有了新的变化,“婴儿潮”志愿者逐渐兴起。美国老年志愿者曾在图书馆中从事巡架、参考咨询、辅导家庭作业等工作,如今的“婴儿潮”志愿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国的金融活动都可以划分为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这两个既相互平行又有一定交叉的部分。一般而言,非正式金融是指官方和法定金融和法定体系以外
一、时政热点  2014年3月3日至1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月5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大局、讲求实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使会议批准的报告和通过的决议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从春天的盛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