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苍凉的人世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雨凤凰遥念从文先生
  写下这么多文字,
  你留给人间最后一句:
  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你这个乡下人
  喝过爱情的一杯甜酒,
  更多是离乱、破碎
  苦苦思恋——
  解不开的烦忧。
  说或不说,
  一生从未离开讴歌
  人。爱。美。
  如今,都是我们含泪痛饮的
  一杯美酒。
  你的笔被一个时代野蛮折断,
  旷世文才在文物堆深深掩埋。
  我又能说些什么。
  蚂蚁恸哭。狮子睥睨。
  凤凰已远。情怀星散。
  挂满红灯笼的酒吧客栈,
  浮不起你的脸。
  雨丝细密,孤独的琴弦。
  江水清澈,不舍昼夜……
  我们这些边缘的人子啊,
  只有卑微,真切体悟卑微。
  一介书生,又能做些什么?
  铁幕笼罩四野。
  人生朝露文学千秋,
  你的话其实远远没有说完……
  与陈亮说
  您是陈亮,我是陈光
  中间隔一段八百年的时光
  我的体内没有您的血
  “亮光”,是我多情的梦想
  多少次面对您的雕像
  紧蹙的眉宇一直不曾舒展
  自谓“人中之龙,文中之虎”
  您满腔热血忧国事
  我月光走动叹浮生
  后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但崖山之前的腐朽呢?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
  权贵营营
  百姓偷生
  遥望破碎的北方
  曲折的浙中山水
  锁不住您几声长啸——
  我曾一次次徘徊在您的墓地
  厚厚青苔是身后的沧桑
  我活过了您《中兴五论》的年纪
  却无奈耽卧于樊笼的床榻
  众生的福祉不应该匍匐于权力
  但您一介布衣说了,等于没有说
  煌煌史册留下您微弱的一笔
  饱读诗书中状元
  内心可有些许慰安?
  今夜,我仿佛看见
  您还在奋笔疾书
  “勿谓儒臣鬓发苍”
  空山里的豪放
  壮志未酬的悲伤
  骨头里的黄金
  后世几人读懂?
  八百年过去了
  您的血还没有凉,没有凉
  象珠寿常公祠
  1
  空无一人。
  天井里漏下一两声鸟鸣。
  一段被废弃的时光空空荡荡。
  雕梁依稀可辨
  前人缓慢精致生活。
  只是神像的脸被一刀劈去。
  大象没了长鼻,狮子瞎了双眼。
  一层层惨白的石灰
  覆盖了仁义礼智信。
  虚妄的时代试图扫灭一切既往。
  没有了记忆的河流,我们是什么?
  太阳从废墟上升起?
  我未看见更健康的人群祥和而居。
  2
  这里闪亮过一群群
  嗷嗷待哺的眼睛——
  四周村落的小學生。
  他们不该是奴仆,
  应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我的岳母曾是这里的园丁。
  我不能说她延续了
  传统的文明和温情。
  强大的机器里
  人人都是被裹挟的螺丝钉。
  我的四岁小儿哭嚷着要在此读书,
  但他的现在与未来已不在这里。
  出得侧门是小镇略显黯淡的市井,
  我一时不知该去往哪里。
  在这苍凉的人世
  ——遥念诗人陈小三
  他在拉萨大街的另一头
  朝我远远地笑着——
  腼腆。沧桑。热诚。
  小小院落,格桑花怒放。
  他的女人,温婉地端上一桌
  家常菜。大黄狗欢欢绕着。
  宁静而平和,远没有他诗歌的凛冽。
  在大昭寺的金顶牵着蓝澄澄的天,
  神灵飘过我们的脸。
  拉萨河像一条长袖寂静独舞。
  光秃秃的山峦还有几绺头发。
  酥油茶馆黝黑的人民
  称我们为兄弟。天南海北聚到一起,
  离开时他掏出几张一元人民币,
  清贫也可以坐拥一个下午的欢欣。
  在一个寺院的门口坐等门开。
  只要倦怠了尘世,披上袈裟
  就是两个诗歌的头陀。
  那时我的儿子还未到来。
  今晨在微信上读他的近作,
  一切仍在,我们依旧
  深一脚浅一脚,在这苍凉的人世。
  沉默者
  ——给陈东东
  沉默比聒噪更有力量?
  还要紧抿的嘴唇。
  它让人看不清,
  以为是大海的平静。
  座有沉默,如蛇吐信。
  喝茶当像几人击剑,
  火花四溅——
  败下阵者亦已贡献和鸣。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如果你我皆沉默,
  世界岂不黑暗一片?
  沉默者,请亮出你的匕首
  和把柄。一块冰的内部
  必有凝固火焰。尽管热烈之后
  还是虚空。
  我把悲伤喜欢过了
  ——与DW同题
  这个世界就是一把
  锋利的匕首
  它一直对准我的胸口
  ——凛冽,决绝
  我把蜜糖和砒霜一起饮过
  每一双睁着的眼睛都灰涩
  太多的血淹没了血
  又被石灰抹过
  我把悲伤喜欢过了
  星星的泪在夜空闪烁
  一粒一粒坠落人间
  仍是哭泣的血
  作者简介:陈星光,生于1972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诗集《月光走动》和《浮生》。穿行于市声、月光和山野,以梦为马,以诗为寄。现居永康。
其他文献
快乐的生存  一个人穿行密林,胆大如蛇心细如蜂……  几次回头,走过的路都很安静。  虫声的平均律,回应光的均质。  真正的丛林,别于植物园的多样性。  总是同一种子,向远近的分身。  就像我们终于开始了,快乐的生存:  过去,为了爱,化为多个。  如今,为了死,变成同一。  又一次,你觉察到永恒  又一次,你觉察到永恒,  已在不动声色中落空。  和曾在吵闹中落空,没有两样。  又一次,死灰见你
期刊
白鹭鸟蹲守在江畔  养精蓄锐 羽毛  早已收起外在的明锐  一条大河的深度  在这里只是虚张声势  阳光或细雨都是多余的  但我明白 它的内心涌动渴望  尽管人们很少听到它的歌唱  就算春天在撩动发情的心弦  一定有什么理由  拒绝阳光以外的温暖  拒绝天空之上的深蓝  我与它隔岸对峙  只是一种形而上的站姿  即使整个大地都听见它血管涌动的声音  它毫無知觉 谁也不能指挥  一场盛大的猎杀  我
期刊
我在大地讲话,大地在对谁传达?  就像我此刻手上紧握的这一道曙光,  我牧羊一样让光奔走,  让我能看见的世界在光芒的轻抚下睁开双眼  让最受鄙弃的扫帚也能得到翠竹的向往  我這样说话,我住在哪里?  我是在空中丢失了双脚,还是在时间中  挺起了脊梁?  心中有天地,才可以安排山河  心中有人类,才可以谈起家乡  是的,此刻,我的手中捏着一道光  我在对大地讲话,大地在对谁传达?
期刊
毫无预警的一首歌  我渴欲那烈火所狂执的  总将万物  从它们的皮相中烧裂开来  就像烈焰使一面镜子分崩离析  我祈求那夏日所应许的  忍冬花 茉莉与杜鹃花  所熏香的微风  酷暑将感冒磨得犀利  难忘的无数良宵的缱绻缠绵  犹如那些诗章中  你所环绕过的词句  我期冀那水流所盈握的  即使根系深钻的树木  也被漫江洪流连根拔起  我盼望那灰肥与土壤所挽留的  一种温柔将肉体点化为闪电的视觉残像 
期刊
庞培作为中国当代汉语诗人的重要性与代表性,凸现于他挚心怀抱的深刻而迥异的南方抒情理想。庞培的诗既不属于学院派,也不属于口语派,他真实传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游学传统,且漫游且歌唱,且沉吟且铭记;同时,他又敢于吸纳和借鉴西方现代性诗学修辞,从而形成独异的野生秉性与精神特质。他既酷似法国诗人博纳富瓦,是“诗人中的少年”,又像法国诗人谢阁兰,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灵魂漫游者”,更是当代黄仲则,在恢复汉语的“阴柔
期刊
卡拉瓦乔的晚餐  没有酒,没有烤禽,没有果篮  今天的晚餐,只有面包  石頭一样的面包  只有几张丑陋的脸  对着那石头一样丑陋的面包  倦容从陌生人的胡须往下落  空气中充满丧钟的色泽  光明似乎已经屈服于黑暗  衣衫褴褛的门徒颓然坐下  伤心像细盐覆盖在他们的脸上  陌生人突然开始说话  光从他的额头闪现  也照亮了那些穷人脸上的皱纹  他把硬面包掰开  揭示出那蓬头垢面的真理  你用骨头敲击
期刊
江雪的少年时代是在湖北蕲春清水河乡下度过的,青年时代随父母迁居黄石,其间曾经停薪留职北上,随后又病退离职南下,先后在北京、东莞、广州、深圳等地游走、漂泊两三年,2004年回到黄石至今。在江雪的诗中有很多我所熟悉的地名:蕲河、清水河、马桥、上五松小学、马骑畈、走马岭、茅山、松山、黄瑰堡、江北农场、磁湖、牧羊湖、策湖、石鼓寺、弘化禅寺、余华寺等等等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诗学地理,这里面明显掩藏着某种超越
期刊
月夜,步至钱塘江  ——赠古荡  唯有悲风最喜欢这静夜,  又见月圆,虫鸣已绝。  路上几无行人,电塔下,  河南夫妇还在  等卖那一卡车霜桔。  大江静犹浪,中央似有  孤舟独征。圆月、钱江  今如古昔,你我空为这  帝国伤神!想着一年  又将过去,你心如乱雪。  钱塘江七月十五夜  江水峥嵘。  小沙洲,白鹭敛翅,神秘,不可接近。  草虫齐鸣,水边的乱石呼应着  天上的星斗。  一碟新米,几枚
期刊
我 们  这两个字捆绑成一个世界  拆开了  你我都显得单薄  单薄得轻如羽毛  渺小得不如尘埃  所以,我们要手拉手  抱团聚力  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不然,很容易被小小困难  各个击破  你加我  这个世界才充满欢乐、和谐  真善美的小鸟  才会在我们心头筑窝  不 说  心里的块垒越积越多  有些话还是永远别说  一出口可能就是刀剑和绳索  就让一道堤坝拦截是非吧  温暖的与人分享  寒冷的
期刊
一个雾蒙蒙的早晨  两个背包的人朝着前方走去。  他们穿过一个十字路口,仿佛要  进入一座迷雾的森林。许多年来,  他们准备将劳动搬回森林里。  许多年来——  草叶上的露珠在等待他们  陈旧的裤管。山坡上的草木  已乱成了解不开的谜团,  他们就是两件铮亮的农具,  就是两支黄铜钥匙。  在他们消失后,中巴车才带动  城市运转起来。一阵雨  在雾中落下来,让其余的人  头顶蓦然沉重起来。  过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