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标准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是构建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主要目标,而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是构建优质课堂的有效策略。本文结合适宜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模式对优质课堂教学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其中正确观点能有助于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质课堂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32-02
  前言:
  优质课堂着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综合学习能力,因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师开展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基础,而小学阶段数学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而教师要在充分探究优质课堂的特征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严谨的分析,从而总结出更适宜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推进优质课堂的构建。
  1.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1.1构建“对话”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以小学一年级《一百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有很多学生,你提出“12+11=?”时他们可以快速的算出结果为23,而提出“23-11=?”时便会犹豫不决,这表明在小学生的思维中加法与减法时两个独立的概念体系,他们在具体的认知上出现了偏差,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小学生走入学习的误区。教师有必要积极构建“对话”机制,加深与学生的交流,从而教师能够快发发现学生在具体学校中的误区,这样教师便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1.2帮助学生制定并实现短期的学习目标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观念与能力的关键时期,因而小学数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制定并实现其短期的学习目标,这对小学生长远的学习生涯会起到较大的帮助。例如,在《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强,其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九九乘法表”,这样其在学习过程中便处于优势地位,而有的学生记忆能力较弱,不能熟练掌握口诀,同样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表现,因而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观察,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规划,如对记忆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不要求其将“1×1”到“9×9”一次性全部掌握,而是采取“1×1”到“4×4”、“1×5”到“6×6”等阶段性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帮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可以在逐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攀比等状况的发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
  2.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1故事式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正确的课前导入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方面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在引领学生认识“对称图形”时教师便可以结合这样的小故事“一只小蝴蝶看见了一只小蜜蜂想和她交朋友,但是小蜜蜂却说他们是不同的昆虫种类而认为二者不能在一起玩。小蝴蝶却提出他们都是對称图形亡国中的一员成功的邀请小蜜蜂与其一起玩耍”这个对称的故事是教学实践中是较为常见的故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惟妙惟肖的讲解,让小朋友对这个“对称王国”充满兴趣,然后在引导学生勇敢的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对称图形,在小朋友踊跃发言的过程中,其便逐渐加深了对对称图形的理解,这样对教师后续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极大的帮助。
  2.2 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游戏中去,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是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构建中可以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例如,小学三年级时会讲到“单价、数量、总价”等相关的数学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具体的分成买卖双方,然后让“卖方”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商品并对每种商品进行定价,然后让“买方”学生进行不等数量的购买,在“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与交易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灵活了运用“总价=单价×数量”这一关系式,还学生巩固了“乘除法”方面的知识,因而可以说正确的游戏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作用。
  3.构建学生评价机制
  在构建优质课堂的过程中,学生的观点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构建师生之间“对话”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学生评价机制,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综合的评价,为确保学生实话实说可以采用不记名评价的方式,这样教师便能够清楚的掌握其在具体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正。
  学生评价机制的另一方面是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多用赞美的语言对学生的作业、课堂回答等进行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结:
  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内容,构建优质课堂教学环境是推进其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在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各种教师实践展开具体的分析,从而为优质课堂的构建提供科学的探究方向。文章就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构建中应可以采用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期望其能成功的作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梁秀英.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5:15.
  [2]孙胜利.基于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构建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84:74-75.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结构教学理念和概念教学理论,本文以函数单调性概念教学为例,打破传统课时限制,对概念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提出基于结构的概念教学主张。  【关键词】结构 概念 教学  【中图分类号】O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24-02  针对多数教师在概念教学时,一课一备呈点状与割裂的教学现状;常压缩或忽略概念形成过程,过早进入概念应用阶段;形成教学怪圈:概念
【摘要】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个性同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不断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交流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小组合作 中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构建多样化的数学课堂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复习的效率,进而,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从自身教学经验入手,对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质量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促使学生以饱满的信心走向高考。  【关键词】高三复习 数学 多样课堂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快速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已逐渐渗透于社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专计算机教学目前已成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进行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以下,本文就如何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教师 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
【摘要】数学思维的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培养是非常的重要,怎样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怎样使学生们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重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作为引领者,老师应该将更多地实际问题带入课堂。从而促进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解决问题 重要性 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引领着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
【摘要】本文主要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策略问题。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选择学习策略,使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达到和谐统一,获得最佳的课堂效益。  【关键词】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2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的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2、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创新潜能,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3、引导学生大胆设疑,突破创新思维的障碍;4、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需;5、精心设计练习题,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