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陕北匠艺丹青纪胜》的编辑策划出版过程的回顾,阐释了此书的出版对于揭示陕北匠艺丹青的核心价值,以及保护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我国东汉时代的辞赋家王延寿曾经写过一篇有名的《鲁灵光殿赋》,生动地描绘了灵光殿当时的建筑及其内部壁画的真实面貌。其中说道:“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海神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如今,灵光殿的璀璨景象早已湮灭在了历史的深处,幸亏王延寿的这篇赋作得以流传下来,我们才能凭此了解当时的丹青胜景。可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如灵光殿般的艺术杰作又何止千万,作为后人,我们又怎样才能有福分去领略和体味先人们的精湛技艺呢?《陕北匠艺丹青纪胜》的出版就是试图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案例,尽管它的示范作用可能会有点微不足道。
选题策划缘起
在汉语中,“丹”与“青”原指两种可用来制作颜料的矿石,后来被逐步引申为用彩色颜料从事绘画之事的代称。我们一般所谓的“丹青”,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分化为文人丹青和匠艺丹青两大类,文人丹青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纯绘画”,它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已是徒有“丹青”之名;而匠艺丹青则是不折不扣的“实用绘画”,它的创作主体是工匠而不是文人,是以对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和器物进行实用装饰为目的的,而后者也是匠艺丹青的必要载体。在中国,数千年来,制造并使用多种颜色、多种材质媒介以装扮生活环境、彰显人文理念、寄托审美情思,更是有着非常漫长而独特的历程,形成了独立的知识、工程管理与技术实践体系,也形成了独特的多层次、多支系的传承体系。中国传统的匠艺丹青是与实用装饰工程紧密相关的,应用范围极广,比如土木建筑上木结构部分的彩作与髹饰,土石建筑体上的壁画、装饰图案画,石质、木质、陶质、金属器皿及用具上的髹飾、装饰图案及绘画,还有布帛等织造物所造器具上的彩画等等。
陕北,是位于中国腹地的一片区域,也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带。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片较特殊的被“割裂”出来的板块,是一片以地形复杂、交通险阻、自然条件艰难见称,封闭性颇强的区域;境内“土厚水深”,沟壑纵横,是典型的水土流失地区。因这些自然条件的限制,陕北的经济历来不发达,人口也不繁盛,文化教育的水平也是比较低的,所以历来是很多人眼中的“荒蛮之地”,被视为“非主流地区”。然而,如果以文化地理学的眼光观察,陕北地区并不是一个“孤岛”,而是一个“接合部”,是多个文化区域之间联系与过渡的舞台。在史前时代,它就是相对于南方的“中原文化区”和北方的“草原文化区”的“北方文化区”的核心地区,在陕北陆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总数超过了一千多处。而在文明开化后的数千年中,陕北曾长期成为农、牧两大文明对峙、竞争之地,是多民族冲突和交融的前沿之地,也是有学者说的“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中一处具有关键性和标志意义的历史舞台。特殊的文化地理特性,使得战乱频仍成为陕北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期间民众遭受的苦难可想而知,而它与频繁的民族交融往往又是一体的两面。就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下,历代无数的陕北工匠继承和发挥中国传统丹青技艺,“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创作了无数用以美化环境、铭记感情、传达人生信仰并且属于陕北民众生活的丹青杰作,也留下了无数的遗存。
从2003年开始,以西安美术学院王宁宇教授为主导的考察团队,对陕北匠艺丹青的历史遗存做了长达八年的田野考察,并在2006年将此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工作的主要成果就是集结了海量的各类文献材料,而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读者领略这些陕北文化结晶的风采,整理、出版这些文献材料就自然被提上了议程。
编辑方案的精心设计
面对这些繁杂的文献材料,如何取舍、整理?在《陕北匠艺丹青纪胜》出版立项后,逐步明确了其编辑思路:首先,它应是一部有关陕北匠艺丹青的“图典”。为了有利于读者的欣赏和体味,必然要从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直观感受、具有冲击力的丰富的视觉材料人手,如此,大量的图像资料也就有了恰当的安放之处。其次,它又是一部文化志。所有的遗存都蕴含丰富的人文信息,都与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在此意义上,遗存是活性的,对它们进行详尽的文化性描述也是《陕北匠艺丹青纪胜》必须要承担的任务。最后,它还要介入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陕北匠艺丹青的技术手段是复杂多样的,作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传载,有关地方性技艺、知识、传承谱系与民俗仪式等,是必须要得到系统清晰的总结和梳理的。既而,在编辑《陕北匠艺丹青纪胜》的过程中,既要使图典、文化志和遗产保护问题研究这三个元素能够得到分别的鲜明体现,又要使它们整合为一,其目的无非就是希望能够更好地全面揭示陕北匠艺丹青时时处处表现出的“图画天地,品类群生”的本相。
在基本确定了编辑思路之后,逐渐将各类材料按照纵向和横向互相交织的方法作了恰当的归附,并由此确立了《陕北匠艺丹青纪胜》所含的如下内容及顺序:
(一)引论。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匠艺丹青、中国地理与历史中的陕北、陕北匠艺丹青的考察与研究等问题作了交代。
(二)陕北匠艺丹青的技术构成与文化底盘。提出文化布局、技术构成、地域环境的相互关系,概括描述陕北匠艺丹青的材料、技术与应用形式,分析陕北地域环境下的历史文化特质,建立对陕北传统匠艺丹青的一些认识框架。
(三)古代陕北匠艺丹青遗存探识。就这部分的内容,设计了两个章节的规模,将从陕北区域历史文物考古概括介绍入题,再就古代陕北匠艺丹青十项重要遗存的实例展开具体评述和问题探讨。
(四)近现代陕北匠艺丹青的田野审谛。这部分的内容,更是以三个章节的篇幅予以呈现,对十类丹青实作逐项进行审视和讨论,努力揭示它有骨有肉有气血的生态本相。
(五)陕北匠艺丹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传统材料工具制备技术、髹饰妆画技法及风格演变、地方性知识的图像和口传资料、创造活力、师承活动、遗产传承人以及陕北匠艺丹青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空间等问题,就诸多情况予以阐述。
(六)陕北匠艺丹青的遗产保护。主要以考察研究第一线的观察、实验所得为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当今文化遗产保护新境遇及问题焦点、文化标本保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知识性转化、陕北匠艺丹青与大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等。
可以显见,《陕北匠艺丹青纪胜》所要传载的内容,重点应在于第三四部分。对一件件丹青实作进行描述、分析、阐释,正是揭示当时民众活态生相的最佳手段。
出版价值与思考
随着《陕北匠艺丹青纪胜》编辑工作的日渐推进,它也越来越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
同时,随着四年的编辑工作进入收官阶段,在这部厚达600页的著作即将付梓的时候,作为此书的责任编辑,却莫名产生了一丝淡淡的失落感:对于陕北匠艺丹青而言,《陕北匠艺丹青纪胜》也许会是一个“绝响”式的成果。陕北匠艺丹青本是因为社会需求的旺盛而融化为当地文化风俗有机成分的,与公共建筑和民众家居建设有关的陕北匠艺丹青,是在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中,随着陕北的不断开拓多方吸收营养而形成的,这是陕北匠艺丹青曾经之所以昌盛的老根。然而,随着传统的社会形态遭遇彻底的颠覆,当地的经济结构和民众生存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这种老根还能保存得住吗?同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陕北匠艺丹青一方面与生活实用、生产实践紧紧贴合,另一方面又更多地指向人的情感、心理、信念等,即精神的需求在社会集体的联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今,这些传统的人文情怀、生活美学、生活哲学早已被现代生活方式冲击得面目全非。在工业化的大潮面前,生活实用类的传统技艺是最先崩溃的文化外围,但是包括宗教、知识、艺术等在内的所谓民族传统的“核心文化系统”,又能保持多久的抵抗力呢?总而言之,面对与传统完全不相容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方式,曾经创造了无数瑰宝的陕北匠艺丹青,还有没有承担起“图画天地,品类群生”职责的能力呢?
如何协调、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大的命题,需要长期的讨论才能有所共识。作为一名编辑,只是希望《陕北匠艺丹青纪胜》的出版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尽一点微薄之力,若真能如此,就已善莫大焉!
我国东汉时代的辞赋家王延寿曾经写过一篇有名的《鲁灵光殿赋》,生动地描绘了灵光殿当时的建筑及其内部壁画的真实面貌。其中说道:“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海神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如今,灵光殿的璀璨景象早已湮灭在了历史的深处,幸亏王延寿的这篇赋作得以流传下来,我们才能凭此了解当时的丹青胜景。可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如灵光殿般的艺术杰作又何止千万,作为后人,我们又怎样才能有福分去领略和体味先人们的精湛技艺呢?《陕北匠艺丹青纪胜》的出版就是试图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案例,尽管它的示范作用可能会有点微不足道。
选题策划缘起
在汉语中,“丹”与“青”原指两种可用来制作颜料的矿石,后来被逐步引申为用彩色颜料从事绘画之事的代称。我们一般所谓的“丹青”,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分化为文人丹青和匠艺丹青两大类,文人丹青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纯绘画”,它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已是徒有“丹青”之名;而匠艺丹青则是不折不扣的“实用绘画”,它的创作主体是工匠而不是文人,是以对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和器物进行实用装饰为目的的,而后者也是匠艺丹青的必要载体。在中国,数千年来,制造并使用多种颜色、多种材质媒介以装扮生活环境、彰显人文理念、寄托审美情思,更是有着非常漫长而独特的历程,形成了独立的知识、工程管理与技术实践体系,也形成了独特的多层次、多支系的传承体系。中国传统的匠艺丹青是与实用装饰工程紧密相关的,应用范围极广,比如土木建筑上木结构部分的彩作与髹饰,土石建筑体上的壁画、装饰图案画,石质、木质、陶质、金属器皿及用具上的髹飾、装饰图案及绘画,还有布帛等织造物所造器具上的彩画等等。
陕北,是位于中国腹地的一片区域,也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带。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片较特殊的被“割裂”出来的板块,是一片以地形复杂、交通险阻、自然条件艰难见称,封闭性颇强的区域;境内“土厚水深”,沟壑纵横,是典型的水土流失地区。因这些自然条件的限制,陕北的经济历来不发达,人口也不繁盛,文化教育的水平也是比较低的,所以历来是很多人眼中的“荒蛮之地”,被视为“非主流地区”。然而,如果以文化地理学的眼光观察,陕北地区并不是一个“孤岛”,而是一个“接合部”,是多个文化区域之间联系与过渡的舞台。在史前时代,它就是相对于南方的“中原文化区”和北方的“草原文化区”的“北方文化区”的核心地区,在陕北陆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总数超过了一千多处。而在文明开化后的数千年中,陕北曾长期成为农、牧两大文明对峙、竞争之地,是多民族冲突和交融的前沿之地,也是有学者说的“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中一处具有关键性和标志意义的历史舞台。特殊的文化地理特性,使得战乱频仍成为陕北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期间民众遭受的苦难可想而知,而它与频繁的民族交融往往又是一体的两面。就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下,历代无数的陕北工匠继承和发挥中国传统丹青技艺,“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创作了无数用以美化环境、铭记感情、传达人生信仰并且属于陕北民众生活的丹青杰作,也留下了无数的遗存。
从2003年开始,以西安美术学院王宁宇教授为主导的考察团队,对陕北匠艺丹青的历史遗存做了长达八年的田野考察,并在2006年将此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工作的主要成果就是集结了海量的各类文献材料,而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读者领略这些陕北文化结晶的风采,整理、出版这些文献材料就自然被提上了议程。
编辑方案的精心设计
面对这些繁杂的文献材料,如何取舍、整理?在《陕北匠艺丹青纪胜》出版立项后,逐步明确了其编辑思路:首先,它应是一部有关陕北匠艺丹青的“图典”。为了有利于读者的欣赏和体味,必然要从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直观感受、具有冲击力的丰富的视觉材料人手,如此,大量的图像资料也就有了恰当的安放之处。其次,它又是一部文化志。所有的遗存都蕴含丰富的人文信息,都与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在此意义上,遗存是活性的,对它们进行详尽的文化性描述也是《陕北匠艺丹青纪胜》必须要承担的任务。最后,它还要介入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陕北匠艺丹青的技术手段是复杂多样的,作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传载,有关地方性技艺、知识、传承谱系与民俗仪式等,是必须要得到系统清晰的总结和梳理的。既而,在编辑《陕北匠艺丹青纪胜》的过程中,既要使图典、文化志和遗产保护问题研究这三个元素能够得到分别的鲜明体现,又要使它们整合为一,其目的无非就是希望能够更好地全面揭示陕北匠艺丹青时时处处表现出的“图画天地,品类群生”的本相。
在基本确定了编辑思路之后,逐渐将各类材料按照纵向和横向互相交织的方法作了恰当的归附,并由此确立了《陕北匠艺丹青纪胜》所含的如下内容及顺序:
(一)引论。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匠艺丹青、中国地理与历史中的陕北、陕北匠艺丹青的考察与研究等问题作了交代。
(二)陕北匠艺丹青的技术构成与文化底盘。提出文化布局、技术构成、地域环境的相互关系,概括描述陕北匠艺丹青的材料、技术与应用形式,分析陕北地域环境下的历史文化特质,建立对陕北传统匠艺丹青的一些认识框架。
(三)古代陕北匠艺丹青遗存探识。就这部分的内容,设计了两个章节的规模,将从陕北区域历史文物考古概括介绍入题,再就古代陕北匠艺丹青十项重要遗存的实例展开具体评述和问题探讨。
(四)近现代陕北匠艺丹青的田野审谛。这部分的内容,更是以三个章节的篇幅予以呈现,对十类丹青实作逐项进行审视和讨论,努力揭示它有骨有肉有气血的生态本相。
(五)陕北匠艺丹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传统材料工具制备技术、髹饰妆画技法及风格演变、地方性知识的图像和口传资料、创造活力、师承活动、遗产传承人以及陕北匠艺丹青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空间等问题,就诸多情况予以阐述。
(六)陕北匠艺丹青的遗产保护。主要以考察研究第一线的观察、实验所得为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当今文化遗产保护新境遇及问题焦点、文化标本保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知识性转化、陕北匠艺丹青与大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等。
可以显见,《陕北匠艺丹青纪胜》所要传载的内容,重点应在于第三四部分。对一件件丹青实作进行描述、分析、阐释,正是揭示当时民众活态生相的最佳手段。
出版价值与思考
随着《陕北匠艺丹青纪胜》编辑工作的日渐推进,它也越来越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
同时,随着四年的编辑工作进入收官阶段,在这部厚达600页的著作即将付梓的时候,作为此书的责任编辑,却莫名产生了一丝淡淡的失落感:对于陕北匠艺丹青而言,《陕北匠艺丹青纪胜》也许会是一个“绝响”式的成果。陕北匠艺丹青本是因为社会需求的旺盛而融化为当地文化风俗有机成分的,与公共建筑和民众家居建设有关的陕北匠艺丹青,是在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中,随着陕北的不断开拓多方吸收营养而形成的,这是陕北匠艺丹青曾经之所以昌盛的老根。然而,随着传统的社会形态遭遇彻底的颠覆,当地的经济结构和民众生存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这种老根还能保存得住吗?同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陕北匠艺丹青一方面与生活实用、生产实践紧紧贴合,另一方面又更多地指向人的情感、心理、信念等,即精神的需求在社会集体的联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今,这些传统的人文情怀、生活美学、生活哲学早已被现代生活方式冲击得面目全非。在工业化的大潮面前,生活实用类的传统技艺是最先崩溃的文化外围,但是包括宗教、知识、艺术等在内的所谓民族传统的“核心文化系统”,又能保持多久的抵抗力呢?总而言之,面对与传统完全不相容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方式,曾经创造了无数瑰宝的陕北匠艺丹青,还有没有承担起“图画天地,品类群生”职责的能力呢?
如何协调、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大的命题,需要长期的讨论才能有所共识。作为一名编辑,只是希望《陕北匠艺丹青纪胜》的出版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尽一点微薄之力,若真能如此,就已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