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有机栽培与常规种植对比,不同的种植方式导致土壤养分的不同变化。有机栽培土质变得相对松软,而常规种植的土质变得越来越板结;不同的栽培方式病虫害发生情况也不同。采用有机栽培在禾苗生长的各个时期病虫害发生情况相对减轻,而对照病虫害发生相对严重;采用有机栽培禾苗分蘖比常规种植慢了3d,亩有效穗、每穗粒数、实粒数及产量略比对照少,但是有机种植的禾苗结实率、千粒重均比对照高。
关键词:有机水稻 对比试验 分析 对策
随着大量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食品污染和品质下降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由此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便应运而生。有机农业在生产上严禁要求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仅通过改良土壤的方式,满足作物对养分的要求[1]。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向人类提供安全、健康、富营养的环保食品[2]。
横县南乡镇陈塘村从2005年3月开始,在香港社区伙伴的资助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同负责实施的参与式有机农业种植转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示范种植农户由开始的5户发展到2015年的65户,示范面积由5亩发展到150亩,并先后实施了有机玉米、有机大头菜和有机水稻的种植转换。本人作为负责本镇的项目推广员,自始至终参加了参与式有机农业种植转换项目的策划、指导、培训及实施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对有机水稻种植方面,本人重点就有机水稻及常规水稻生产两方面进行了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示范,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索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的生育特点,揭示有机水稻的生育优势,为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4年上半年在横县南乡镇陈塘村莫屋垌进行。供试的水稻品种为特优922,供试小区土壤为沙质中壤土,土壤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水稻小区有机质2.4%,碱解氮(N)80mg/kg,速效磷(P2O5)71mg/kg,速效钾(K2O)66.7mg/kg,PH值5.8;供试的常规小区有机质2.4%, 碱解氮(N)81mg/kg,速效磷(P2O5)70mg/kg,速效钾(K2O)66.2mg/kg,PH值5.7。
1.2 试验方法
设有机水稻,常规水稻作种植对比两个处理,3次重复,共6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20㎡。试验方法为各处理全部采用旱育秧的方法育秧,秧龄为35d,3月1日播种,4月6日插田,全部用手插,亩插基本苗2.3万穴。两个处理的施肥量分别为:有机水稻小区插时亩施沤制的农家土杂肥和有机肥混合肥750kg,其中生物有机肥100kg;插后4d亩施有机混合肥500kg, 其中生物有机肥50kg。插后10d亩施沼液肥15担。常规水稻小区插时亩施45%俄罗斯三元复合肥25kg、尿素5kg作基肥,插后4d畝施尿素7.5kg、钾肥10kg。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的变化导致不同的结果
据调查,两个试验小区种植一造后土壤的养分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采用有机种植的小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3个百分点,而对照反而下降了0.3个百分点,各元素的养分及PH值也发生了不同的改变。经实地验证,有机种植小区的土质变得相对松软,而对照的土质变得越来越板结。
2.2 不同的栽培方式病虫害的发生及用药情况
据调查,采用有机栽培的小区因有机肥分解慢的原因,禾苗叶色一直表现为淡黄色,植株呈良性生长状态,因而禾苗生长的各个时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相对减轻,所以有机种植试验小区在整个禾苗生长过程中只喷过1次虫螨克星生物农药。而采用常规种植的小区,自禾苗分蘖盛期开始,因禾苗一轰而起,叶色相对浓绿,田间阴遮,便相应地发生有水稻纹枯病、卷叶虫、稻飞虱等病虫害(见表1),因而致使整个禾苗生长过程中一共喷施化学农药6次之多。另据查,采用有机种植的小区农业生态系统得到了改善,并逐渐恢复了生物多样性,小区内相继发现了鱼、虾、田螺、蚂蟥、蚯蚓及部分浮游生物。
2.3 小区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据调查,插后有机试验小区第一次分蘖比常规试验小区慢3d,但第2次分蘖相对提早或等同于对照,主要原因是有机水稻第1次分蘖后节位相对较低,因而促使第2次分蘖出现相应提早。有机水稻插后10d,百株分蘖数为46苗,比对照47.2苗少1.2苗减少2.54%;插后15d,有机试验小区平均每蔸苗数为6.2苗,比常规稻6.9苗减0.7苗减少10.14%;有机水稻亩苗数为14.27万苗,比常规对照16.21万苗少了1.94万苗,减少11.97%。虽然总体上有机试验小区的有效穗数略少于对照小区,并且有机稻小区的每穗总粒数、实粒数明显少于常规对照,理论产量及实际产量均比对照略低(见表2);但有机稻小区结实率及千粒重略比对照高。这说明了有机水稻试验小区施用的有机肥虽然禾苗前期发根慢导致有效分蘖苗略少于常规对照,但是或许是有机肥肥效好,肥效长的缘故,禾苗吸肥后,肥料运筹情况相对平稳,使禾苗一直保持着淡黄色的健康株型,从而使有机水稻成穗后结实率高,与对照的产量相差不大。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些长期依赖施用化肥的田块,一旦改施有机肥,采用有机栽培的模式进行管理,转换期内产量略为减产也属于正常现象的。
3 试验结论
3.1有机水稻栽培为本田造就健康的土壤,并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有机食品
有机水稻栽培重视生物多样性并保护了天敌,所施用的有机肥全部来自作物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制作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因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土壤中的功能逐渐趋于平衡,农业生态系统不断得到改善。有机水稻栽培虽然与对照相比略为减产,但重要的是,有机水稻栽培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人工激素等化学物质,因而所生产出来的有机大米成为了人们安全、放心的有机食品。通过这种方式生产出来有机米,由于其环保、健康的特点,广受市场欢迎,价格是常规米的2-3倍。有机水稻生产一般都有2—3年的转换期,因而在转换期间应大力提倡采用作物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及轮作等多种办法进行培肥地力,使之逐渐过渡到纯有机的种植方式。有机水稻栽培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农业种植新技术,很值得推广种植。
3.2 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有机水稻栽培不能保证没有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病虫害并达到了防治指标,应以推广农业综合防治为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2—3年的转换期内可用有机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以后逐渐过渡到不用喷洒农药的纯有机种植模式。针对田间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情况,可结合实际采取如下措施:①大量制作堆肥,施用堆肥,营造健康的土质;②在同一块田内栽种不同的植物品种或混种,使作物互利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③利用稻鸭共育的办法进行除草、灭虫;④利用杀虫灯进行诱杀虫害;⑤用植物的叶子或茎杆捣烂进行防治病虫害等。
3.3 有机水稻栽培管理方面应以使禾苗提早分蘖够苗保证成穗率为重点
有机水稻最大的弱点是禾苗发蔸迟,因此,施肥方面应以施放基肥为主,只有提前把有机肥施作基肥,才能解决使禾苗提早分蘖的问题,可以把要施的有机肥全部用作基肥施下,这样就可以在插后3—5d,亩施沼液肥或沤制过的人畜粪便15—20担;如果把总施肥量的85%用作基肥的话,施回青肥、分蘖肥应占15%,并在施回青肥、分蘖肥时再淋施农家沼液肥或沤制过的人畜粪便,每亩施15—20担。后期特别是幼穗分化后要根据禾苗的生长情况再决定是否补施农家沼液肥或人畜粪便。抽穗后,特别要抓好水分的管理,干湿交替,干干湿湿到成熟。
参考文献
[1] 丁言强 : 有机农业的概念与展望[J] 世界农业 2001、(8):15-17
[2]、刘晓霞:发展有机农业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J] 内蒙古农业科学 2006、(1):22-24
关键词:有机水稻 对比试验 分析 对策
随着大量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食品污染和品质下降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由此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便应运而生。有机农业在生产上严禁要求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仅通过改良土壤的方式,满足作物对养分的要求[1]。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向人类提供安全、健康、富营养的环保食品[2]。
横县南乡镇陈塘村从2005年3月开始,在香港社区伙伴的资助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共同负责实施的参与式有机农业种植转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示范种植农户由开始的5户发展到2015年的65户,示范面积由5亩发展到150亩,并先后实施了有机玉米、有机大头菜和有机水稻的种植转换。本人作为负责本镇的项目推广员,自始至终参加了参与式有机农业种植转换项目的策划、指导、培训及实施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对有机水稻种植方面,本人重点就有机水稻及常规水稻生产两方面进行了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示范,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索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的生育特点,揭示有机水稻的生育优势,为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4年上半年在横县南乡镇陈塘村莫屋垌进行。供试的水稻品种为特优922,供试小区土壤为沙质中壤土,土壤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水稻小区有机质2.4%,碱解氮(N)80mg/kg,速效磷(P2O5)71mg/kg,速效钾(K2O)66.7mg/kg,PH值5.8;供试的常规小区有机质2.4%, 碱解氮(N)81mg/kg,速效磷(P2O5)70mg/kg,速效钾(K2O)66.2mg/kg,PH值5.7。
1.2 试验方法
设有机水稻,常规水稻作种植对比两个处理,3次重复,共6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20㎡。试验方法为各处理全部采用旱育秧的方法育秧,秧龄为35d,3月1日播种,4月6日插田,全部用手插,亩插基本苗2.3万穴。两个处理的施肥量分别为:有机水稻小区插时亩施沤制的农家土杂肥和有机肥混合肥750kg,其中生物有机肥100kg;插后4d亩施有机混合肥500kg, 其中生物有机肥50kg。插后10d亩施沼液肥15担。常规水稻小区插时亩施45%俄罗斯三元复合肥25kg、尿素5kg作基肥,插后4d畝施尿素7.5kg、钾肥10kg。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的变化导致不同的结果
据调查,两个试验小区种植一造后土壤的养分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采用有机种植的小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3个百分点,而对照反而下降了0.3个百分点,各元素的养分及PH值也发生了不同的改变。经实地验证,有机种植小区的土质变得相对松软,而对照的土质变得越来越板结。
2.2 不同的栽培方式病虫害的发生及用药情况
据调查,采用有机栽培的小区因有机肥分解慢的原因,禾苗叶色一直表现为淡黄色,植株呈良性生长状态,因而禾苗生长的各个时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相对减轻,所以有机种植试验小区在整个禾苗生长过程中只喷过1次虫螨克星生物农药。而采用常规种植的小区,自禾苗分蘖盛期开始,因禾苗一轰而起,叶色相对浓绿,田间阴遮,便相应地发生有水稻纹枯病、卷叶虫、稻飞虱等病虫害(见表1),因而致使整个禾苗生长过程中一共喷施化学农药6次之多。另据查,采用有机种植的小区农业生态系统得到了改善,并逐渐恢复了生物多样性,小区内相继发现了鱼、虾、田螺、蚂蟥、蚯蚓及部分浮游生物。
2.3 小区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据调查,插后有机试验小区第一次分蘖比常规试验小区慢3d,但第2次分蘖相对提早或等同于对照,主要原因是有机水稻第1次分蘖后节位相对较低,因而促使第2次分蘖出现相应提早。有机水稻插后10d,百株分蘖数为46苗,比对照47.2苗少1.2苗减少2.54%;插后15d,有机试验小区平均每蔸苗数为6.2苗,比常规稻6.9苗减0.7苗减少10.14%;有机水稻亩苗数为14.27万苗,比常规对照16.21万苗少了1.94万苗,减少11.97%。虽然总体上有机试验小区的有效穗数略少于对照小区,并且有机稻小区的每穗总粒数、实粒数明显少于常规对照,理论产量及实际产量均比对照略低(见表2);但有机稻小区结实率及千粒重略比对照高。这说明了有机水稻试验小区施用的有机肥虽然禾苗前期发根慢导致有效分蘖苗略少于常规对照,但是或许是有机肥肥效好,肥效长的缘故,禾苗吸肥后,肥料运筹情况相对平稳,使禾苗一直保持着淡黄色的健康株型,从而使有机水稻成穗后结实率高,与对照的产量相差不大。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些长期依赖施用化肥的田块,一旦改施有机肥,采用有机栽培的模式进行管理,转换期内产量略为减产也属于正常现象的。
3 试验结论
3.1有机水稻栽培为本田造就健康的土壤,并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有机食品
有机水稻栽培重视生物多样性并保护了天敌,所施用的有机肥全部来自作物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制作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因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土壤中的功能逐渐趋于平衡,农业生态系统不断得到改善。有机水稻栽培虽然与对照相比略为减产,但重要的是,有机水稻栽培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人工激素等化学物质,因而所生产出来的有机大米成为了人们安全、放心的有机食品。通过这种方式生产出来有机米,由于其环保、健康的特点,广受市场欢迎,价格是常规米的2-3倍。有机水稻生产一般都有2—3年的转换期,因而在转换期间应大力提倡采用作物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及轮作等多种办法进行培肥地力,使之逐渐过渡到纯有机的种植方式。有机水稻栽培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农业种植新技术,很值得推广种植。
3.2 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有机水稻栽培不能保证没有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病虫害并达到了防治指标,应以推广农业综合防治为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2—3年的转换期内可用有机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以后逐渐过渡到不用喷洒农药的纯有机种植模式。针对田间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情况,可结合实际采取如下措施:①大量制作堆肥,施用堆肥,营造健康的土质;②在同一块田内栽种不同的植物品种或混种,使作物互利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③利用稻鸭共育的办法进行除草、灭虫;④利用杀虫灯进行诱杀虫害;⑤用植物的叶子或茎杆捣烂进行防治病虫害等。
3.3 有机水稻栽培管理方面应以使禾苗提早分蘖够苗保证成穗率为重点
有机水稻最大的弱点是禾苗发蔸迟,因此,施肥方面应以施放基肥为主,只有提前把有机肥施作基肥,才能解决使禾苗提早分蘖的问题,可以把要施的有机肥全部用作基肥施下,这样就可以在插后3—5d,亩施沼液肥或沤制过的人畜粪便15—20担;如果把总施肥量的85%用作基肥的话,施回青肥、分蘖肥应占15%,并在施回青肥、分蘖肥时再淋施农家沼液肥或沤制过的人畜粪便,每亩施15—20担。后期特别是幼穗分化后要根据禾苗的生长情况再决定是否补施农家沼液肥或人畜粪便。抽穗后,特别要抓好水分的管理,干湿交替,干干湿湿到成熟。
参考文献
[1] 丁言强 : 有机农业的概念与展望[J] 世界农业 2001、(8):15-17
[2]、刘晓霞:发展有机农业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J] 内蒙古农业科学 2006、(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