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为航天立传

来源 :神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gang052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华民族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在迈向太空的壮阔征程中,走过了一条艰辛而漫长的探索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航天工作者们奉献给世界的是一个又一个自主创新、自强不息的壮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科技创新的成果在航天领域不断涌现。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载人航天工程,成为航天史上的又一座丰碑。从工程立项、研制到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这一系列的突破与跨越,标志着中国已经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一名亲历者,我有幸参与和组织了工程的论证、立项和研制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同千千萬万的航天人一起知难而进、并肩作战、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奋力占领航天科技的制高点,共同见证了一份伟大事业经历的艰辛和辉煌。
  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进步,是国家力量、民族智慧和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用文学的形式把这一跨世纪工程的发展历史系统地书写出来,在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普及科技知识的同时,对提升全社会创新发展意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看到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飞天路》的书稿时,我的记忆随着真实感人的文字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当中,书中的很多人和事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再次被航天工作者们以国为重、坚忍顽强的拼搏和奉献精神所感动。可以说,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优秀作品。
  《中国飞天路》的作者兰宁远同志是一位长期在航天战线工作的作家,对载人航天工程有着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辉煌的事业激发着他的创作热情,创业者的精神净化着他的灵魂,他将满腔的激情倾注于笔端,以文学对科学致敬的态度,谱写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恢宏诗篇。
  我相信,这本书可以让更多的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提升全社会创新发展意识水平,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其他文献
逆向飞行  大年三十,本是万家团圆之夜  因那座病毒肆虐的城市  你们却整装待发,与死神抗争  迷彩绿、浪花白、天空蓝  组成一支支强军劲旅  正从雨雾浓重的夜色中起飞  逆向飞行,目标只有一个  向着封城数日的九省通衢重灾区  蔓延的病毒正吞噬着生命  “孩子,别哭”,妈妈是去救人  150名,一个也不能少  保护好自己,战友盼你们凯旋  疫情就是命令,其实你们  也是为人父母膝下儿女  只是一
期刊
您这座大山啊,  是一座有灵性的山,  是一座有生命的山,  您有山一样的意志,  在民族风浪中挺立起中流砥柱,  您有山一样的胸怀,  在人民危难时奉献了忠肝义胆,  您有山一样的坚韧,  把崇高使命熔铸进铮铮铁骨,  您有山一样的品格,  把千钧重任扛起在自己双肩。  广大人民群众正是  从您额上的皱纹中看到了智慧,  从您自信的神态中感受到安全,  从您紧握的拳头中凝聚了力量,  从您深邃的
期刊
经受了无数风霜雷霆的土地  这个春天姗姗来迟  漫天的飞雪失去诗意  瘟神的魔爪从黄鹤起舞的地方  伸进中国的肺叶  楚天失色,江城告急  “解放军来了,子弟兵来了”  除夕夜  一队队穿军装的白衣战士从天而降  欣喜伴着镇定  在恐慌的人群中传递  这声音,曾响在  1998年的荆江大堤  2003年的小汤山  2008年的汶川  灾难中的人民,呼唤着这支队伍的乳名  涨潮的眼睛,涌起长江急促的
期刊
一  对于26岁的西热力江来说,所经历的虚惊一场的事情简直太多了。  8岁的时候,逃学窜进村子边杨树林里的西热力江,为了一个鸟窝,失足从数米高的白杨树上掉了下来,立刻被摔得昏死了过去。村里德高望重的老阿訇阿不都经过仔细查看后,无比痛惜地摇着花白的脑袋宣布:这个聪明机灵的娃娃已经没救了。  不曾想,正当西热力江的妈妈孜来汗哭得将要断气的时候,西热力江微弱地咳嗽了一声,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又缓缓地站了起
期刊
西昌的音响  我认不出那么多花,  我只见她们和美女纠缠在一起。  我辨不清那逶迤的山,  我仅在水中呼吸着它的气息。  我登上城墙,我走进古街,  琳琅满目,尽收眼底。  城影沉璧,路道交错,  红玉府的鸡血观音;  亭阁旁的醉山睡水。  云在徜徉,鸟在倦飞,  高科技从展览馆里四射而出。  我碰到了一堵高墙,我寻上了一条巨龙,  火焰从巨龙脚下燃起,  火焰凝成一星团隐入天际。  我在燃烧中化
期刊
早上醒来,窗外,已经看不到杏树梨树的身影,听不到鸟鸣,还有军号声,代之而来的,是车水马龙、人声喧闹。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已经不是马兰了!  心里,顿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这一天是2019年10月9日,我离开马兰的第二天。  我清楚地记得刚到马兰报到的场景。那时的我,正值青葱岁月,也是大学刚毕业,上身穿着一件印着英文字母的白色T恤,下身是一条西装短裤,脚下,是一双拖鞋。那个夏天,
期刊
本刊訊 日前,一部记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决策到实施全部发展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飞天路》,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飞天路》是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之一,由军旅作家兰宁远历时5年时间创作完成。兰宁远长期工作在航天战线并跟踪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亲历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全部研制过程,积累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中国飞天路》是他继《飞天梦》《飞天纪》《挺进太空》之后,创作的又一部航天
期刊
与王彬先生相识是在中国散文学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那时知道他是鲁迅文学院的副院长,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教育家,优秀的散文作家,以研究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书写散文见长。后来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期间,听了王彬先生的专题讲座,讲北京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诗词歌赋、生活民俗,了解到了很多传说之外的历史典故,王彬先生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北京的文化历史景点,特意去了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的广济寺了解宗教文化。那时,我才发现王
期刊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原国防科工委副政委崔毅中将,于2019年11月21日22时许病逝,享年90岁。  22日8时许,一首怀念崔毅将军的诗诞生了:  小雪雾天泪蒙蒙,  痛悼崔将乘鹤行!  待人总若三春暖,  处事犹胜八仙明。  建章立制强军魄,  拨乱反正树英雄。  披肝沥胆铸崇高,  效国一世善终生!  在4个微信群和“闻书香·听天下”平台先后陆续传播,仅32个小时,就有1.6万多人次阅
期刊
船,带有着时代的印记。  100年前,一艘红船载着10余个年轻人,在嘉庆南湖的碧波中,为新中国点燃星星之火。100年后,一艘“神舟”飞船搭乘3名航天员,从额济纳草原起飞,向星辰大海驶去。从1921年到2021年,劈波斩浪的南湖红船与奔向宇宙的神舟飞船遥相辉映,传承着信仰的力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之年。百年风雨兼程,中国人探索的精神从未改变。天和核心舱、天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