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教师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使学生有时间去回味去咀嚼,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交流的难得机会。我们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融情于读、以猜代讲、创新写作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作文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沟通;师生;桥梁
说起批改作文,很多语文老师就感到颇伤脑筋,特别是在写作文评语时,我们往往轻率为之,或者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或者用写鉴定、作总结的语言,严肃而呆板,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评语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在实践中,笔者对怎样写作文评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平等交流,鼓励为主
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劳动成果,改变居高临下的面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把一片真诚浓缩在评语中,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他们也会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如写考试压力,成长烦恼,上网经历,喜欢异性……在批改时,我们应民主沟通,努力深入学生内心,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如我班的马贝贝,她在作文中写道:“我是一名留级生,老师和同学们一定觉得我是个中考失败者……我总是抬不起头来,我害怕大家的眼神。”我引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劝勉她不要理会少数人的误解,同时也写了一段话:“……愿一切烦恼都随晚风飘散,明天头上又是一片晴空。”规劝她不要多愁善感,要抬起头来,找回自我。接下来的几次作文中,她都附上一段话与我笔谈,直至重新活泼开朗起来。
二、有的放矢,评点到位
写作文评语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写些什么能够恰如其分?怎样写学生更能接受?怎样说更能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热情?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特点的作文,怎样的评语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些都需要教师绞尽脑汁,用心琢磨。大部分学生相当重视老师的评语,愿意按照老师的指点去做。这就要求教师在评语的撰写上要格外用心,看准问题,抓住关键,指出方法。
由于工作繁忙,我们在写评语时往往求简、求省工,不痛不痒,甚至妄下断语。更有甚者,在桌旁放几页“作文评语集锦”,读完就“拈”几句放在作文本上敷衍了事。如“本文结构完整,但层次不清”“应写得再具体些”“还可以”……层次有何混乱之处?怎么写才具体?“可以”是个什么程度?对学生来说,这都是需要指明的问题。那样的评语学生要么看不懂,要么看懂了不知如何修改,此外还会让学生失望,伴随而来的还有对教师责任心的怀疑。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语能让学生警醒,给他们指点迷津,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而产生思索的冲击,并从中悟出修改之道,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三、评语幽默,富有文采
文明得体的幽默,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激发爽朗的笑声,同时也可以在笑声中让学生心神领会,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不再重犯。我班温浩写字总喜欢写特长的撇、捺、竖,很不整洁。我评道:“看你的字还真累人,长枪短棒,刀光剑影,弄得人心惊肉跳,你能饶过你忠实的读者吗?”幽默中见师情,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意见。有时还可以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代批语,如发现有抄袭之嫌的作文,就用上“似曾相识燕归来”,语言质朴自然的就用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能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让学生满怀敬仰,又深觉知心,既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四、自由命题选材,实行“作文大赛”
作文教学中常常提供学生较多的自由命题和选材的机会。作文比赛是采用不计较拼写错误的方法进行的,从而使学生解除顾虑,随意去写他们喜欢的事情,如有人物、地点和事件的真实描写,愿望的表达,或编造的故事、童话。学生一旦有了写作欲望,随时可以进去写作,如果在作文课统一进行写作,那么要求创造尽可能轻松的气氛,不要催逼学生。
总之,作文教学及其批改,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写作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怎样帮助学生感悟习作的意境呢?进行二度创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这样,既可检验学生对习作内容的理解,又将写作能力的训练嵌入其中。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这样设计: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当年的毛泽东,长袍宽袖,饱读诗书,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情,站在橘子洲头眺望湘江,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把这一场景描述出来,要求:①用第一人称;②是有层次的立体的场景;③有想象和联想。然后,再让学生比较谁说得最有激情、最有气势,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伟人的风采。因此,教师在作文批改教学时,应带着“能否上出新理念,如何批出新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进行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在教育的征程上为写作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关键词:沟通;师生;桥梁
说起批改作文,很多语文老师就感到颇伤脑筋,特别是在写作文评语时,我们往往轻率为之,或者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或者用写鉴定、作总结的语言,严肃而呆板,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评语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在实践中,笔者对怎样写作文评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平等交流,鼓励为主
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劳动成果,改变居高临下的面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把一片真诚浓缩在评语中,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他们也会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如写考试压力,成长烦恼,上网经历,喜欢异性……在批改时,我们应民主沟通,努力深入学生内心,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如我班的马贝贝,她在作文中写道:“我是一名留级生,老师和同学们一定觉得我是个中考失败者……我总是抬不起头来,我害怕大家的眼神。”我引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劝勉她不要理会少数人的误解,同时也写了一段话:“……愿一切烦恼都随晚风飘散,明天头上又是一片晴空。”规劝她不要多愁善感,要抬起头来,找回自我。接下来的几次作文中,她都附上一段话与我笔谈,直至重新活泼开朗起来。
二、有的放矢,评点到位
写作文评语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写些什么能够恰如其分?怎样写学生更能接受?怎样说更能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热情?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特点的作文,怎样的评语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些都需要教师绞尽脑汁,用心琢磨。大部分学生相当重视老师的评语,愿意按照老师的指点去做。这就要求教师在评语的撰写上要格外用心,看准问题,抓住关键,指出方法。
由于工作繁忙,我们在写评语时往往求简、求省工,不痛不痒,甚至妄下断语。更有甚者,在桌旁放几页“作文评语集锦”,读完就“拈”几句放在作文本上敷衍了事。如“本文结构完整,但层次不清”“应写得再具体些”“还可以”……层次有何混乱之处?怎么写才具体?“可以”是个什么程度?对学生来说,这都是需要指明的问题。那样的评语学生要么看不懂,要么看懂了不知如何修改,此外还会让学生失望,伴随而来的还有对教师责任心的怀疑。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语能让学生警醒,给他们指点迷津,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而产生思索的冲击,并从中悟出修改之道,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三、评语幽默,富有文采
文明得体的幽默,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激发爽朗的笑声,同时也可以在笑声中让学生心神领会,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不再重犯。我班温浩写字总喜欢写特长的撇、捺、竖,很不整洁。我评道:“看你的字还真累人,长枪短棒,刀光剑影,弄得人心惊肉跳,你能饶过你忠实的读者吗?”幽默中见师情,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意见。有时还可以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代批语,如发现有抄袭之嫌的作文,就用上“似曾相识燕归来”,语言质朴自然的就用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能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让学生满怀敬仰,又深觉知心,既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四、自由命题选材,实行“作文大赛”
作文教学中常常提供学生较多的自由命题和选材的机会。作文比赛是采用不计较拼写错误的方法进行的,从而使学生解除顾虑,随意去写他们喜欢的事情,如有人物、地点和事件的真实描写,愿望的表达,或编造的故事、童话。学生一旦有了写作欲望,随时可以进去写作,如果在作文课统一进行写作,那么要求创造尽可能轻松的气氛,不要催逼学生。
总之,作文教学及其批改,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写作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怎样帮助学生感悟习作的意境呢?进行二度创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这样,既可检验学生对习作内容的理解,又将写作能力的训练嵌入其中。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这样设计: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当年的毛泽东,长袍宽袖,饱读诗书,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情,站在橘子洲头眺望湘江,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把这一场景描述出来,要求:①用第一人称;②是有层次的立体的场景;③有想象和联想。然后,再让学生比较谁说得最有激情、最有气势,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伟人的风采。因此,教师在作文批改教学时,应带着“能否上出新理念,如何批出新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进行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在教育的征程上为写作开辟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