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与椎旁肌剥离双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椎非完全压缩性或爆裂性单侧终板损伤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组,30例采用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单节段固定术治疗(治疗组),35例行椎旁肌剥离入路椎弓根钉双节段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10~12个月均取出内固定。观察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ASIA等级改变,术后5d及末次随访时腰背疼痛Denis分级情况,影像学测量X线侧位片上矢状位指数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2个月,平均18.3个月。均未发生术后感染、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对照组1例术后11个月内固定断裂,其余患者均无内固定松动发生。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术后均恢复良好,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疼痛Denis分级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缓解较快,后遗腰背疼痛轻(P<0.01)。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矢状位指数观察,两组术后均能明显矫正后凸角和椎体前缘压缩,但随访时均有丢失(P<0.01)。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术后矫正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访两组后凸角矫形丢失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时尽管有椎体前缘高度矫正丢失,但丢失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度,减少固定节段,与传统椎旁肌剥离双节段固定术相比,明显减少了手术创伤与出血,减轻了腰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