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功能性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膝活动度进行评价,优45例,良15例,患者均可正常工作及生活。结论:科学、合理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康复的护理干预,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关键词 膝关节骨折 术后 康复护理
膝关节是人体功能比较复杂的大关节之一,膝关节骨折引起的骨科创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部分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膝关节的功能受手术后长时间关节固定情况的直接影响,若功能锻炼不能在固定期间及固定物拆除后早期恰当进行,关节会导致功能下降甚至僵硬、强直。2009年1月~2010年2月对膝关节骨折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功能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35例,妇25例;年龄18~67岁,平均42.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2天,其中股骨髁骨折18例,胫骨平台21例,髌骨骨折21例。对本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的方法。其中,股骨髁骨折用解剖钢板、国产锁定钢板或逆行髓内钉给予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国产锁定钢板或解剖型钢板给予固定,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固定。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硬膜外麻醉,在术后48小时留置镇痛泵进行止痛。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检测,观察术肢皮肤颜色及肿胀的变化,有无出现张力性水疱,若术肢出现瘀斑或张力性水疱、高度肿胀等情况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要对术口进行观察,若切口有渗液情况,或切口辅料有液体渗出或渗液的颜色异常,应及时对辅料进行更换。注意切口的观察,对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做好记录,预防并发症和术区出血的发生。同时,要做好引流袋的及时更换,直至引流管拔除。
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其认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做好治疗前的解释工作,了解康复的方法和原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对功能锻炼可能会延缓骨折愈合或移位的顾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康复锻炼应依据渐进的规律,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活动,避免急于求成。同时让患者认识到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较长,在中间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患者的焦虑心理,增加护理依从性。
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早期嘱患者抬高患肢,可利于消除患肢肿胀,促进患肢静脉回流。为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可指导患者进行足趾的屈伸活动。对恢复过程比较顺利的患者,可指导其在第3天进行手术部位相邻关节主动进行活动,掌握好活动力度,每个关节至少20~30次,以手术关节不过度疼痛为宜。可指导患者在术后第5天进行术肢肌肉的收缩活动,锻炼的强度渐进增加,每日两组肌肉,加大相邻关节的活动力度,每组肌肉的收缩为20~30次,同时在早期功能锻炼时可使用CPM,把握好运动的频率,可从早期的最慢为13分钟为1个周期开始,再根据术肢的恢复情况渐增到90秒为1周期,锻炼时间为每天5个小时以上,患者可耐受为宜,可递增强度,若骨折伴有韧带损伤,可在2~3周后进行CPM的功能锻炼。在2~3周后作受累关节屈伸主动运动,可每天取下固定物,同时对挛缩、粘连的组织进行缓慢温和的牵伸,20~30次/天。在4~6周后,可对患者患肢进行定负荷的康复训练,可按体重的25%、50%、75%、100%,采用阶段负荷的方式,逐渐增加负荷量,也可进行上下楼梯训练。
疗效判断标准[1]:①优:无疼痛、膝关节无内外翻角度,活动度正常,行走正常;②良:偶感疼痛,无内外翻角度,膝关节活动角度为121°~140°,行走可接近正常;③可:轻微疼痛,内外翻角度<10°,膝关节活动角度为90°~120°,患者可行走500米;④差:疼痛经常发生,内外翻角度<15°~20°,膝关节活动度<90°,可行走100~200米。
结 果
本组60例患者均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膝活动度进行评价,优45例,良15例,患者均可正常工作及生活。
讨 论
膝关节骨折大部分为暴力引起,在中青年人群中多发,膝关节执行复杂关节功能的滑车关节,在骨折后患者因关节活动限制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多存在焦虑紧张,对能恢复关节功能失去信心,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减轻其压力,进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术后进行康复性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起着关键作用,制定详细的康复护理方案,避免患者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2],科学、合理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康复的护理干预,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症,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淑丽,毕金秀.膝部骨折手术后90例早期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0):87-88.
2 李闰华.膝关节骨折早期功能康复护理的体会[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8):95-96.
关键词 膝关节骨折 术后 康复护理
膝关节是人体功能比较复杂的大关节之一,膝关节骨折引起的骨科创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部分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膝关节的功能受手术后长时间关节固定情况的直接影响,若功能锻炼不能在固定期间及固定物拆除后早期恰当进行,关节会导致功能下降甚至僵硬、强直。2009年1月~2010年2月对膝关节骨折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功能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35例,妇25例;年龄18~67岁,平均42.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2天,其中股骨髁骨折18例,胫骨平台21例,髌骨骨折21例。对本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的方法。其中,股骨髁骨折用解剖钢板、国产锁定钢板或逆行髓内钉给予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国产锁定钢板或解剖型钢板给予固定,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固定。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硬膜外麻醉,在术后48小时留置镇痛泵进行止痛。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检测,观察术肢皮肤颜色及肿胀的变化,有无出现张力性水疱,若术肢出现瘀斑或张力性水疱、高度肿胀等情况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要对术口进行观察,若切口有渗液情况,或切口辅料有液体渗出或渗液的颜色异常,应及时对辅料进行更换。注意切口的观察,对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做好记录,预防并发症和术区出血的发生。同时,要做好引流袋的及时更换,直至引流管拔除。
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其认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做好治疗前的解释工作,了解康复的方法和原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对功能锻炼可能会延缓骨折愈合或移位的顾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康复锻炼应依据渐进的规律,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活动,避免急于求成。同时让患者认识到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较长,在中间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患者的焦虑心理,增加护理依从性。
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早期嘱患者抬高患肢,可利于消除患肢肿胀,促进患肢静脉回流。为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可指导患者进行足趾的屈伸活动。对恢复过程比较顺利的患者,可指导其在第3天进行手术部位相邻关节主动进行活动,掌握好活动力度,每个关节至少20~30次,以手术关节不过度疼痛为宜。可指导患者在术后第5天进行术肢肌肉的收缩活动,锻炼的强度渐进增加,每日两组肌肉,加大相邻关节的活动力度,每组肌肉的收缩为20~30次,同时在早期功能锻炼时可使用CPM,把握好运动的频率,可从早期的最慢为13分钟为1个周期开始,再根据术肢的恢复情况渐增到90秒为1周期,锻炼时间为每天5个小时以上,患者可耐受为宜,可递增强度,若骨折伴有韧带损伤,可在2~3周后进行CPM的功能锻炼。在2~3周后作受累关节屈伸主动运动,可每天取下固定物,同时对挛缩、粘连的组织进行缓慢温和的牵伸,20~30次/天。在4~6周后,可对患者患肢进行定负荷的康复训练,可按体重的25%、50%、75%、100%,采用阶段负荷的方式,逐渐增加负荷量,也可进行上下楼梯训练。
疗效判断标准[1]:①优:无疼痛、膝关节无内外翻角度,活动度正常,行走正常;②良:偶感疼痛,无内外翻角度,膝关节活动角度为121°~140°,行走可接近正常;③可:轻微疼痛,内外翻角度<10°,膝关节活动角度为90°~120°,患者可行走500米;④差:疼痛经常发生,内外翻角度<15°~20°,膝关节活动度<90°,可行走100~200米。
结 果
本组60例患者均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膝活动度进行评价,优45例,良15例,患者均可正常工作及生活。
讨 论
膝关节骨折大部分为暴力引起,在中青年人群中多发,膝关节执行复杂关节功能的滑车关节,在骨折后患者因关节活动限制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多存在焦虑紧张,对能恢复关节功能失去信心,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减轻其压力,进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术后进行康复性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起着关键作用,制定详细的康复护理方案,避免患者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2],科学、合理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康复的护理干预,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症,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淑丽,毕金秀.膝部骨折手术后90例早期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0):87-88.
2 李闰华.膝关节骨折早期功能康复护理的体会[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