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阐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基本概念,并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使学生通过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深切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数学课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营造一个具体生动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与生活背景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事物中进行观察、操作、推理、计算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数学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思考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数学课教学中也不例外。所以在课前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教材,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从生活实际出发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给他们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就可以创设买卖货物的情境,让学生轮流模拟做售货员和顾客展开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组学生模拟售货员,另一组学生模拟顾客,模拟顾客的学生拿出5元钱(学具)买单价是4元5角的钢笔,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另一组模拟顾客的学生拿3元钱买单价是1元5角的笔记本和单价是5角的橡皮,售货员该找回多少钱?……一节课学生互换角色,个个参与、人人体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轻而易举掌握抽象的知识;又比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去逛超市或文具店,让学生在逛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货架上物品的摆放规律,并做简单的记录,上课时当学生看到老师制作的课件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课前逛超市观察到的情景,这时教师只要稍加指点,学生就会很轻松地概括出分类的概念:分类就是把同一类物品摆放在一起。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接下来的实际操作中学生对分类知识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二)化静为动教学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上课时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运用化静为动的方法,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比多少”时,课前让他们准备好学具小棒,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课堂上让他们通过操作学具掌握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生小组合作,全神贯注地投入操作活动中,很快就掌握了知识,有的同学还通过操作自己掌握了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学具的恰当运用可以化静为动,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
(三)回归生活教学法
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脱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把数学融于生活,不要干巴巴地讲,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替代乏味的课本例题,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加轻松。比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我组织开展了回归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去观察体验,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中存在角,他们找到了课本上的角、门窗上的角、篮球架上的角、投影仪上的角、黑板上的角……上课时孩子们七嘴八舌,举例说明自己找到的角,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次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更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多媒体教学法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数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给一年级学生教学“认识几和第几”一课时,课前我设计了精美的课件,上课时边出示课件边用讲故事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公园玩,(课件出示情景图)来到公园门口,他们排好队去买门票,(课件出示排队图片)现在,老师想知道排在第一的是谁。(课件出示排队学生姓名)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出排在第一的学生姓名。再看看老师排在第几,小强排在第几……最后老师还想知道今天去公园玩的一共有几个同学,加上老师一共去了几个人,同学们边看课件边积极思考问题。课件的有效利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诱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将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建英.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6(3)
[2]文世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究[J].师资建设,2016(9).
編辑 王彦清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数学课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营造一个具体生动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与生活背景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事物中进行观察、操作、推理、计算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数学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思考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数学课教学中也不例外。所以在课前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教材,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从生活实际出发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给他们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就可以创设买卖货物的情境,让学生轮流模拟做售货员和顾客展开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组学生模拟售货员,另一组学生模拟顾客,模拟顾客的学生拿出5元钱(学具)买单价是4元5角的钢笔,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另一组模拟顾客的学生拿3元钱买单价是1元5角的笔记本和单价是5角的橡皮,售货员该找回多少钱?……一节课学生互换角色,个个参与、人人体会,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轻而易举掌握抽象的知识;又比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去逛超市或文具店,让学生在逛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货架上物品的摆放规律,并做简单的记录,上课时当学生看到老师制作的课件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课前逛超市观察到的情景,这时教师只要稍加指点,学生就会很轻松地概括出分类的概念:分类就是把同一类物品摆放在一起。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接下来的实际操作中学生对分类知识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二)化静为动教学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上课时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运用化静为动的方法,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比多少”时,课前让他们准备好学具小棒,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课堂上让他们通过操作学具掌握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生小组合作,全神贯注地投入操作活动中,很快就掌握了知识,有的同学还通过操作自己掌握了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学具的恰当运用可以化静为动,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
(三)回归生活教学法
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脱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把数学融于生活,不要干巴巴地讲,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替代乏味的课本例题,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加轻松。比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我组织开展了回归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去观察体验,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中存在角,他们找到了课本上的角、门窗上的角、篮球架上的角、投影仪上的角、黑板上的角……上课时孩子们七嘴八舌,举例说明自己找到的角,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次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更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多媒体教学法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数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给一年级学生教学“认识几和第几”一课时,课前我设计了精美的课件,上课时边出示课件边用讲故事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公园玩,(课件出示情景图)来到公园门口,他们排好队去买门票,(课件出示排队图片)现在,老师想知道排在第一的是谁。(课件出示排队学生姓名)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出排在第一的学生姓名。再看看老师排在第几,小强排在第几……最后老师还想知道今天去公园玩的一共有几个同学,加上老师一共去了几个人,同学们边看课件边积极思考问题。课件的有效利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诱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将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建英.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6(3)
[2]文世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究[J].师资建设,2016(9).
編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