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不但是班级管理者,更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者,班级德育工作是否有成效,搞的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放在首位,下面我就结合我班的德育教育,尤其在心理健康方面谈谈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教育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 表扬 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70-01
1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高三学生生活单调枯燥,学习紧张,身心疲劳,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自控力差,甚至出现逃学,打架等现象。
在意志方面表现为:优柔寡断,自制力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破罐子破摔。
在性格方面表现为:为小事闹意见,爱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自卑孤僻,不合群;自以为事,瞧不起别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
这些心理不健康问题原因很复杂,对高三学生来说,出现以上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高三是特殊的年级,面对人生很多选择,压力大,出现心理动荡,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高考和对高三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影响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
针对高三学生出现的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2.1 经常鼓励表扬学生的进步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和鼓励比非难、嘲笑、讽刺、挖苦时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型更有效,对学生恐吓、惩罚、嘲笑、讽刺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班在这方面的做法主要有:每天三读坚持表扬读书认真的同学,每天的三清检查表扬作业做得好的同学,每天的四比表扬,每周的四星表扬,每月的月考奖励等,开展不同形式的表扬、鼓励,使一部分同学由不学习开始学习,原来学习努力的同学信心更强,进步更大,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2.2 召开心理主题班会
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出现情绪上、行动上等方面表现出的不正常,有目的性地,不定期召开心理主题班会,及时有效解决已萌芽出来的不规范。在高三第二次月考后,我班出现一部分学生情绪浮躁,行动上犹豫、磨蹭,不能入室即学,三读效率不高等现象,在班长的主持下,及时召开主题班会,人人发言,每人谈自己的想法,效果很好。班风学风都有了彻底改变。
2.3 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针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学生效率的基本要求。调整心态,减轻各种压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我班利用课间唱教新歌,组与组拉唱,陶冶情操;利用课间操加强体育锻炼。同时也进行了运动宣泄,将心理压抑释放,减轻了平时的心理压力。我班还设有宣泄本,学生有什么不满的话可在上面书写,以调整情绪。教室布置注重和谐、干净、明亮,少制度书写多警言鼓励,使每位同学能有一个好心情去学习,每位同学愿意进教室,以积极地心态投入学习。
2.4 增强学生自信心教育
高三学生情绪具有可变性,冲动性和两极性,应不断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让学生不断接受“成功体验”,使学生在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得以解决,问题的解决和障碍的清除又导致成功,反过来增加自信。相反的,学生如缺乏自信,怀疑自己,产生高考成功的心理障碍,出现焦虑,影响高考正常发挥。因此,自信心的培养是赢得高考成功的关键。我班在每次月考后和月考前,都要以“增强自信心”为主题开班会,扫清考试前后的心理障碍,使学实在考试后调整好心态积极投入学习,在考试前能充分相信自己,再考场上正常发挥。
3 调整心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考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对于整个人生之路无疑具有重大的影響,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时间;二是心态,高三的每一天的心态都应是生在其过程,而不在其结果,压力同时是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知道与人格皆可升华,坚持就是胜利。
3.1 树立信心
自信心是取得考试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乐观,勇敢地面对种种困难和危机:(1)调动自身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去实现预期目标,调整自我意识,坚信“我能行”我一定能够做好在心理战胜自我,在行为上就会战胜对手。(2)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得体的着装,姿势,语言,神态,均可充分表达内心的自信。(3)不可谦虚过度,谦虚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度,贬低自己对自己的信心培养是极不利的。(4)扬长避短是建立自信的有效方法,把握时机,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定能增强自信。
3.2 认真对待压力
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的压力,要平和对待,注重过程,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合理的期望水平,心理学研究表明,理想目标过低会造成动机不足,而目标过高,会造成动机过分的强烈,这两种动机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3 调整良好心态
高三学生高考前的消极暗示较多,不利于自己的信心增强,所以在备考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态,心中暗念我能行,我会成功,我有能力,我一定能成功,以增强信心,调整心态的作用。同时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学生在精神上和躯体上放松,放松全身的肌肉,不要让大脑形成优势兴奋而抑制已掌握的知识。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的全部内容,却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而细致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应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 张秋燕,张福平.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人格培养初探[J].健康研究,2011,31(1):73-75.
[2] 张静.职业学校实施班主任助理制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09(31):247.
关键词:心理健康 表扬 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70-01
1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高三学生生活单调枯燥,学习紧张,身心疲劳,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自控力差,甚至出现逃学,打架等现象。
在意志方面表现为:优柔寡断,自制力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破罐子破摔。
在性格方面表现为:为小事闹意见,爱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自卑孤僻,不合群;自以为事,瞧不起别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
这些心理不健康问题原因很复杂,对高三学生来说,出现以上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高三是特殊的年级,面对人生很多选择,压力大,出现心理动荡,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高考和对高三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影响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
针对高三学生出现的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2.1 经常鼓励表扬学生的进步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和鼓励比非难、嘲笑、讽刺、挖苦时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型更有效,对学生恐吓、惩罚、嘲笑、讽刺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班在这方面的做法主要有:每天三读坚持表扬读书认真的同学,每天的三清检查表扬作业做得好的同学,每天的四比表扬,每周的四星表扬,每月的月考奖励等,开展不同形式的表扬、鼓励,使一部分同学由不学习开始学习,原来学习努力的同学信心更强,进步更大,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2.2 召开心理主题班会
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出现情绪上、行动上等方面表现出的不正常,有目的性地,不定期召开心理主题班会,及时有效解决已萌芽出来的不规范。在高三第二次月考后,我班出现一部分学生情绪浮躁,行动上犹豫、磨蹭,不能入室即学,三读效率不高等现象,在班长的主持下,及时召开主题班会,人人发言,每人谈自己的想法,效果很好。班风学风都有了彻底改变。
2.3 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针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学生效率的基本要求。调整心态,减轻各种压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我班利用课间唱教新歌,组与组拉唱,陶冶情操;利用课间操加强体育锻炼。同时也进行了运动宣泄,将心理压抑释放,减轻了平时的心理压力。我班还设有宣泄本,学生有什么不满的话可在上面书写,以调整情绪。教室布置注重和谐、干净、明亮,少制度书写多警言鼓励,使每位同学能有一个好心情去学习,每位同学愿意进教室,以积极地心态投入学习。
2.4 增强学生自信心教育
高三学生情绪具有可变性,冲动性和两极性,应不断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让学生不断接受“成功体验”,使学生在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得以解决,问题的解决和障碍的清除又导致成功,反过来增加自信。相反的,学生如缺乏自信,怀疑自己,产生高考成功的心理障碍,出现焦虑,影响高考正常发挥。因此,自信心的培养是赢得高考成功的关键。我班在每次月考后和月考前,都要以“增强自信心”为主题开班会,扫清考试前后的心理障碍,使学实在考试后调整好心态积极投入学习,在考试前能充分相信自己,再考场上正常发挥。
3 调整心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考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对于整个人生之路无疑具有重大的影響,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时间;二是心态,高三的每一天的心态都应是生在其过程,而不在其结果,压力同时是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知道与人格皆可升华,坚持就是胜利。
3.1 树立信心
自信心是取得考试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乐观,勇敢地面对种种困难和危机:(1)调动自身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去实现预期目标,调整自我意识,坚信“我能行”我一定能够做好在心理战胜自我,在行为上就会战胜对手。(2)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得体的着装,姿势,语言,神态,均可充分表达内心的自信。(3)不可谦虚过度,谦虚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度,贬低自己对自己的信心培养是极不利的。(4)扬长避短是建立自信的有效方法,把握时机,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定能增强自信。
3.2 认真对待压力
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的压力,要平和对待,注重过程,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合理的期望水平,心理学研究表明,理想目标过低会造成动机不足,而目标过高,会造成动机过分的强烈,这两种动机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3 调整良好心态
高三学生高考前的消极暗示较多,不利于自己的信心增强,所以在备考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态,心中暗念我能行,我会成功,我有能力,我一定能成功,以增强信心,调整心态的作用。同时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学生在精神上和躯体上放松,放松全身的肌肉,不要让大脑形成优势兴奋而抑制已掌握的知识。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的全部内容,却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而细致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应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 张秋燕,张福平.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人格培养初探[J].健康研究,2011,31(1):73-75.
[2] 张静.职业学校实施班主任助理制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09(3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