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施工情况和工程质量情况,明确各方责任,就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本文对建筑施工工程资料管理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施工;工程资料管理;实践探讨
一、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在我国各行各业建设领域中,长期存在着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
工程建设主管单位领导意识薄弱,工程施工单位对资料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在工程交工时应付一下即可,工程完了才忙着整资料。建设单位在工程资料管理过程中,对规范资料管理不细不严,不够深入,使施工单位有时无所适从。加上有的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多,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不能形成统一格式。
2、内业资料管理人员本身思想和业务素质偏低
国家档案法、基本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关于竣工资料编制的质量标准规范宣传学习渠道不畅通,导致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领导人对档案意识、知识的相对缺乏和相关专业知识素质偏低。施工单位作业层素质低、技术力量薄弱、培训少、管理水平低下是造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资料文件不规范、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监管部门
即对竣工资料负有监督检查职责的监理单位工作人员,正规参加过国家监理工程师培训和持监理工程师资质证书人员少,特别是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有专业技术而施工管理水平差,对现场签证工作把关不严。
二、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总体要求
1、资料的收集、整理必须及时,资料来源必须真实、可信,资料填报必须子项齐全,应填子项不得缺漏。
2、检查验收资料应是在按要求内容进行自检的基础上,根据法定程序经有权单位审核签章后的方为有效资料。
3、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以及工程实体的检验,材料必须先试后用,违背此规定需对已用材料、已交(用)的工程实行重新检验,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视为资料不符合要求。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必须合格,并应有出厂证明或试验单。合格证、试(检)验单或记录单的抄件(复印件),应注明原件编号及存放单位、抄件人(复印人)签字、抄件(复印)时间、抄件(复印)单位的签字和盖章。未取得试验资质的企业(指原材料厂家或分包单位),其材料试(检)验工作,必须委托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施工单位必须在原材料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备注栏内,由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批注是否可以使用及允许使用范围,并如实填写材料进场的时间、进场的数量、使用的部位和使用的数量。
4、国家标准或地方法规规定,实行见证取样的材料、构配件、工程实体检验等均必须实行见证取样、送样并签字及盖章。工程开工前,须将“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及“见证取样和送检见证备案书”送受委托的实验室备案。见证取样送检项目的试验报告应有见证人姓名(必须与委托单上和见证取样和送检见证备案书的姓名一致)。
5、专业标准或规范对某项试验提出的试验要求,其试验方法必须按专业标准或规范提出的试验方法进行,否则该项检(试)验应为无效检(试)验。
6、资料表中规定的责任制度,必须按规定要求该加盖公章的加盖公章,该本人签字的本人签字。签字一律不准代签,否则为虚假材料、无效材料。严禁对工程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对不负责任造成资料损毁、丢失的相关责任人要严格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三、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分类与归类整理
1、资料的分类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内容庞大而复杂。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相关系列标准的规定,同时也为了便于资料搜集、整理和管理,应对施工资料进行分类。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分为九大类,应包括:
1)施工准备阶段文件和资料。
2)施工管理资料。
3)施工技术资料。
4)施工进度与造价资料。
5)施工物资资料。
6)施工记录。
7)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报告。
8)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9)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记录。
2、资料的归类整理和组卷
1)资料的归类整理应类别分明、合理,便于管理,便于检查,既要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相关系列标准的规定要求。施工资料应按单位工程组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施工资料应按照九大类分类组卷,组卷应编制封面、卷内总目录、分目录等并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要求。②组卷专业分包工程形成的施工资料应由专业分包单位负责并单独组卷。③电梯按不同型号每台电梯单独组卷。④室外工程应按室外建筑环境和室外安装工程单独组卷。⑤施工资料分目录应与其对应的施工资料一起组卷。较大或较复杂工程应单设总、分目录专册并附编制说明。
2)施工资料组卷应遵循施工顺序及规律保持卷内文件资料的内在联系。除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不编号外,其余应统一编页号。
3)施工资料可根据资料数量的多少组成一卷或多卷。组卷为多卷的应以分部工程划分,一个分部工程内可设一卷或若干卷,卷内按分项工程分为若干册,册内资料在按时间发生顺序排列;按资料类别组册的应遵循先发生在前,后发生在后的原则组卷。
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实践分析
1、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
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建筑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建筑工程所用钢材、水泥、机砖、防水材料、铝合金等一些重要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一般是从检查出厂合格证以及材料取样试验情况加以认可,但由于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许多材料需要经过好几手转售,使得合格证和试验报告不能与原材料同步到位,以往在其他工程上有发现,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缺少某种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因此,本人在承建工程开工之时,就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交圈对口。 2、保证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
1)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的填写应规范化
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不能以“符合要求”、“满足规范要求”来概而论之。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的等级应按优良百分率确定,并且要用文字说明,不可随心所欲地以符号代替。基本项目中不允许出现不合格的点和处,在资料上不应出现“×”符号;现场发现不合格点或处应及时返工。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应在保证项目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前提下,再根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百分率确定。
2)应正确区分分项工程属于哪个分部工程
容易混淆的分项有:钢结构的油漆分项应属于主体分部,不属于装饰分部;水磨石打蜡分项应属于装饰分部,不属于楼地面分部;玻璃分项应属于装饰分部,不属于门窗分部;水落管分项属于屋面分部,不属于水卫分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应包括设计标高±0.00以下结构及防水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不参与基础分部和主体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
3)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明确验收批的概念,区分不同的分部和施工段,正确运用统计和非统计评定方法。同时,在具体计算时,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取一位有效数字,标准差取二位有效数字。
3、工程资料的系统化管理
工程资料和档案文件材料具有数量大、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等特点,同时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资料编制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高层次的、多样化的管理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工程技术人员对资料编制和档案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工程实施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全面实现资料档案编制、管理、统计、编目、检索和归档等工作的自动化,推动传统的资料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变革,提高施工技术资料编制及管理水平。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基于J2EE技术的工程资料管理软件开发项目。它通过对基于WEB的办公、项目、文档管理等活动进行具体、详细的需求分析,从高效、安全、稳定、实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设计,在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开发,达到良好的资料分类及整理工作。系统分为远程办公、项目管理、文档管理三大功能模块,集办公、管理和资源建设于一体,各个模块的功能相对独立,但是在整个系统中的关系又十分紧密。
4、加强工程资料的归档管理
在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上,我们应同时加强工程资料中纸质文档的归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质量和时效直接影响单位工程的资科交接和竣工决算,所以施工资料必须严格按照文件归档标准进行归档。归档文件必须完整、准确、系统,能够反映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归档的文件必须经过分类整理,并应组成符合要求的案卷。在工程资料的归档中,立卷应遵循工程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施工文件可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专业、阶段等组卷;竣工图按单位工程、专业组卷、竣工验收文件按单位工程、专业等组卷,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工程资料保管和查找中的便捷。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项目质量和施工管理的水平。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能完整、准确地与工程施工同步完成,不仅对工程验收、结算非常重要,同时为工程的使用、维修、扩建和恢复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及时、真实、有序和规范地管理好施工资料,才能真实反映整个建筑施工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敬疆,罗静.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J].科技创业家.2012(08)
[2]徐红杰.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整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
[3]古利芳.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整理[J].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2006(09)
【关键词】 建筑施工;工程资料管理;实践探讨
一、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在我国各行各业建设领域中,长期存在着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
工程建设主管单位领导意识薄弱,工程施工单位对资料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在工程交工时应付一下即可,工程完了才忙着整资料。建设单位在工程资料管理过程中,对规范资料管理不细不严,不够深入,使施工单位有时无所适从。加上有的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多,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不能形成统一格式。
2、内业资料管理人员本身思想和业务素质偏低
国家档案法、基本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关于竣工资料编制的质量标准规范宣传学习渠道不畅通,导致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领导人对档案意识、知识的相对缺乏和相关专业知识素质偏低。施工单位作业层素质低、技术力量薄弱、培训少、管理水平低下是造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资料文件不规范、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监管部门
即对竣工资料负有监督检查职责的监理单位工作人员,正规参加过国家监理工程师培训和持监理工程师资质证书人员少,特别是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有专业技术而施工管理水平差,对现场签证工作把关不严。
二、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总体要求
1、资料的收集、整理必须及时,资料来源必须真实、可信,资料填报必须子项齐全,应填子项不得缺漏。
2、检查验收资料应是在按要求内容进行自检的基础上,根据法定程序经有权单位审核签章后的方为有效资料。
3、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以及工程实体的检验,材料必须先试后用,违背此规定需对已用材料、已交(用)的工程实行重新检验,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视为资料不符合要求。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必须合格,并应有出厂证明或试验单。合格证、试(检)验单或记录单的抄件(复印件),应注明原件编号及存放单位、抄件人(复印人)签字、抄件(复印)时间、抄件(复印)单位的签字和盖章。未取得试验资质的企业(指原材料厂家或分包单位),其材料试(检)验工作,必须委托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施工单位必须在原材料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备注栏内,由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批注是否可以使用及允许使用范围,并如实填写材料进场的时间、进场的数量、使用的部位和使用的数量。
4、国家标准或地方法规规定,实行见证取样的材料、构配件、工程实体检验等均必须实行见证取样、送样并签字及盖章。工程开工前,须将“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及“见证取样和送检见证备案书”送受委托的实验室备案。见证取样送检项目的试验报告应有见证人姓名(必须与委托单上和见证取样和送检见证备案书的姓名一致)。
5、专业标准或规范对某项试验提出的试验要求,其试验方法必须按专业标准或规范提出的试验方法进行,否则该项检(试)验应为无效检(试)验。
6、资料表中规定的责任制度,必须按规定要求该加盖公章的加盖公章,该本人签字的本人签字。签字一律不准代签,否则为虚假材料、无效材料。严禁对工程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对不负责任造成资料损毁、丢失的相关责任人要严格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三、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分类与归类整理
1、资料的分类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内容庞大而复杂。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相关系列标准的规定,同时也为了便于资料搜集、整理和管理,应对施工资料进行分类。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分为九大类,应包括:
1)施工准备阶段文件和资料。
2)施工管理资料。
3)施工技术资料。
4)施工进度与造价资料。
5)施工物资资料。
6)施工记录。
7)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报告。
8)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9)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记录。
2、资料的归类整理和组卷
1)资料的归类整理应类别分明、合理,便于管理,便于检查,既要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相关系列标准的规定要求。施工资料应按单位工程组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施工资料应按照九大类分类组卷,组卷应编制封面、卷内总目录、分目录等并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要求。②组卷专业分包工程形成的施工资料应由专业分包单位负责并单独组卷。③电梯按不同型号每台电梯单独组卷。④室外工程应按室外建筑环境和室外安装工程单独组卷。⑤施工资料分目录应与其对应的施工资料一起组卷。较大或较复杂工程应单设总、分目录专册并附编制说明。
2)施工资料组卷应遵循施工顺序及规律保持卷内文件资料的内在联系。除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不编号外,其余应统一编页号。
3)施工资料可根据资料数量的多少组成一卷或多卷。组卷为多卷的应以分部工程划分,一个分部工程内可设一卷或若干卷,卷内按分项工程分为若干册,册内资料在按时间发生顺序排列;按资料类别组册的应遵循先发生在前,后发生在后的原则组卷。
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实践分析
1、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
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建筑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建筑工程所用钢材、水泥、机砖、防水材料、铝合金等一些重要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一般是从检查出厂合格证以及材料取样试验情况加以认可,但由于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许多材料需要经过好几手转售,使得合格证和试验报告不能与原材料同步到位,以往在其他工程上有发现,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缺少某种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因此,本人在承建工程开工之时,就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交圈对口。 2、保证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
1)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的填写应规范化
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不能以“符合要求”、“满足规范要求”来概而论之。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的等级应按优良百分率确定,并且要用文字说明,不可随心所欲地以符号代替。基本项目中不允许出现不合格的点和处,在资料上不应出现“×”符号;现场发现不合格点或处应及时返工。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应在保证项目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前提下,再根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百分率确定。
2)应正确区分分项工程属于哪个分部工程
容易混淆的分项有:钢结构的油漆分项应属于主体分部,不属于装饰分部;水磨石打蜡分项应属于装饰分部,不属于楼地面分部;玻璃分项应属于装饰分部,不属于门窗分部;水落管分项属于屋面分部,不属于水卫分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应包括设计标高±0.00以下结构及防水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不参与基础分部和主体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
3)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明确验收批的概念,区分不同的分部和施工段,正确运用统计和非统计评定方法。同时,在具体计算时,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取一位有效数字,标准差取二位有效数字。
3、工程资料的系统化管理
工程资料和档案文件材料具有数量大、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等特点,同时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资料编制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高层次的、多样化的管理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工程技术人员对资料编制和档案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工程实施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全面实现资料档案编制、管理、统计、编目、检索和归档等工作的自动化,推动传统的资料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变革,提高施工技术资料编制及管理水平。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基于J2EE技术的工程资料管理软件开发项目。它通过对基于WEB的办公、项目、文档管理等活动进行具体、详细的需求分析,从高效、安全、稳定、实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设计,在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开发,达到良好的资料分类及整理工作。系统分为远程办公、项目管理、文档管理三大功能模块,集办公、管理和资源建设于一体,各个模块的功能相对独立,但是在整个系统中的关系又十分紧密。
4、加强工程资料的归档管理
在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上,我们应同时加强工程资料中纸质文档的归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质量和时效直接影响单位工程的资科交接和竣工决算,所以施工资料必须严格按照文件归档标准进行归档。归档文件必须完整、准确、系统,能够反映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归档的文件必须经过分类整理,并应组成符合要求的案卷。在工程资料的归档中,立卷应遵循工程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施工文件可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专业、阶段等组卷;竣工图按单位工程、专业组卷、竣工验收文件按单位工程、专业等组卷,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工程资料保管和查找中的便捷。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项目质量和施工管理的水平。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能完整、准确地与工程施工同步完成,不仅对工程验收、结算非常重要,同时为工程的使用、维修、扩建和恢复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及时、真实、有序和规范地管理好施工资料,才能真实反映整个建筑施工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敬疆,罗静.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J].科技创业家.2012(08)
[2]徐红杰.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整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
[3]古利芳.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整理[J].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