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提高师生教学生命的质量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t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只蝴蝶在巴西拍动几下翅膀,结果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造成了龙卷风;一张仅有0.1毫米厚的纸折叠100次后,其厚度可达4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亮的距离。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同样的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用平实的语言,写就的那篇“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语)的“太仆最胜之文”—《项脊轩志》,同样也是因细节胜出。
  有人说过,课堂教学细节就如一颗颗的珍珠,如果把每一颗珍珠都打磨得晶莹剔透,串起来必定是一串精美绝伦的项链。在《项脊轩志》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感受到了学生的无限潜力和对生命质量的不懈追求。现在我把自己和学生对课文有关细节的关注和解决,用文字表达出来,希望能与同行们分享其中的快乐和智慧。
  
  一、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质疑细节,以“情”悟情
  
  [原音重现]
   文中有这样的一处描写: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我上到此处时,先让几位学生模仿归有光母亲的口吻说这六个字:“儿寒乎?欲食乎?”,其中有个学生演得惟妙惟肖,让我们一下子进入了情境,似乎感受到了归母那份深沉的爱。我说了一句:“母爱常在细微处。归母对孩子爱得深,爱得真。”但有学生马上反问道:如果母亲真的很疼爱子女,怎么会只是“尝一至”呢?仅仅来了一回,就说归母对子女的关爱了?听到孩子啼哭,为什么只是“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为什么不迫不及待的推门而入呢?
  这学生一连串的发问,在我的教学预设当中,因为归母这样的母爱对今人而言实在是不能理解,它太微不足道了。我设计让学生模仿表演这一情节时就有一种想法,想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讨论“什么是真爱”“什么是深爱”。
  由于在预习的时候我叫学生查过相关资料,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归有光的散文。所以有学生马上就反驳说:归有光母亲是一个勤劳、节俭、温柔、敦厚的恪守封建传统的旧式妇女,她嫁到归家,才十六,之后七年中,生下三男三女,死一人,流产一人,常感叹“吾为多子苦”,后为节育,饮二螺,“喑不能言”,最后死了,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归母为什么到这里只是“尝一至”了,被生育、多子所累的归母哪能时刻惦记每一个子女呢?更何况,归母把女儿交付给老妪(贴身婢女)抚养是很放心的,哪像现在,一对夫妻就一个孩子,两代六个人围着一个小孩转。
  但爱一个人并不是要日夜相伴、终身相守的,秦观不是老早就说过了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如此,母爱也如此,不是说整天抱在怀里、时常捧在手时才叫爱的,爱在细节处,爱在深处,那更是一种伟大的爱!所以归母“尝一至”是可能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定归母对子女的爱心。
  再说了,在古代,大户人家的少奶奶一般不亲自喂养孩子,都有奶妈,而归有光的母亲竟然光顾一个佣人的房间,说明归母的确是很疼爱自己的孩子的。至于只是“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而不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那是因为母亲是大家闺秀,温柔敦厚,对子女的关爱是和风细雨的,所以不会鲁莽地推门而入的。
  这后一位学生的反驳与阐述不仅在情在理,而且他还引出了同学们对母爱的程度和表现方式的讨论,真可以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啊!
  [功效评价]
  教学细节形成和产生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它可能是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可能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处于教学过程关节点的教学细节,能够进一步推动教学现场,使之从静态变成动态,从情境演变为情节,从情节中导出戏剧性的高潮。引导学生对这一处细节的把握和理解,牵出的不仅是对归母的深沉的母爱的理解,更有学生对自身所获得的母爱父爱的深刻感悟。这就是细节的力量,这就是关注细节的魅力!
  在本处关注细节,就是对自身情感的解剖过程。
  
  二、平淡中见神奇—关注细节,用“心”揣摩
  
  [原音重现]
  对“借书满架”一句,不论现行的苏教版还是人教版,都解释成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于是一些细心好问的学生就提出:参考资料中把“借书满架”解释为“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似乎不很讲得通。他们的理由是:因为归有光出身于仕宦人家,书香门第,家中应有一定的藏书,虽然归家至归有光这一辈已是家境衰败,但也不至于家里没有一点书吧。退一步说,如果是借来的书,也不至于一次借这么多,“摆满了”书架。关于这一点他们的理由是:一是看不过来,太多了;二是看完了也应尽快还给人家,还放在自家书架干什么呢;三是借这么多书放在书架上有摆架子装门面之嫌,读者在解读归有光的读书之勤奋刻苦上可能会曲解。所以他们怀疑摆满书架的并不是“借来”的书。
  这学生刚说完,马上有学生站起来反对,该学生引用袁枚的《黄生借书说》说:古代的许多读书人崇尚“书非借不能读也”,归有光也不例外,所以这些书可能是借来的。
  也有同学说,自己比较认同摆满书架的书不是借来的观点,但不认同第一位同学的推断。阐述说,因为他的针对“书不是借来的”的分析的三点理由都可以因归有光的勤学苦读而否定掉:因为归有光读书很勤奋,所以再多的书他都可以看完;因为归有光读书很勤奋,很珍惜时间(文中说归有光在轩中是“竟日默默在此”,就是证明了),所以他完全有可能几天的功夫就看完了书架上的书,也为了节省一小次一小次还书的时间,等全部看完了再去还。
  这两种观点相持了较长时间,我就静静地听着学生的发言,细细地默念着他们的观点,用微笑的神情鼓励学生勇敢地起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争论到最后,突然有一学生提出来“借书满架”是不是“积书满架”的想法。如果这一观点成立,那么它既解决了第一部分同学的疑惑—书不是借来的,同时也迎合了第二部分同学的对归有光的评价—归有光读书是很勤奋刻苦的。关键在于“借”有没有“积”的含义。于是,我建议同学们到图书馆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查查“借”有没有这个含义。而事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段注中有“古多用藉为借。借,藉也”一说。那么,这里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借书满架”应是书架上堆满了书之意。
  而这一个细节是我自己备课时从来没有注意到过的,是学生启发了我,真可以用“一字之师”来形容。教了十多年的书,越到后来越觉得自己好像不会教了,很多时候是学生开启了我思维的那扇门。
  [功效评价]
  细节,扣问的是学生的耐心、细心和用心。细节,同样也扣问老师的细心、真心和童心,它需要教师有一颗“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童心,更需要老师用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共同面对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细节说它小,那它是真的小,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极小的缩影,是构成教学行为外显的最小单位;但教学细节又是不小的,它就像一面透视教学的放大镜,能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只有拥有一份耐心、童心和真心,才能发现一个教育真谛: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受教育者,也是一个教育者;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也是一个受教育者。
  
  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品味细节,师生偕行
  
  [原音重现]
  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在了解了归有光此处表面上写树实则写亡妻之后,有许多学生提出了“庭中的枇杷树是谁亲手栽”的问题。
  我把问题交与学生讨论,也交由学生由评定各种说法的合理性。经讨论评定,最后,以下三种看法认可度较高:
  1.是归有光种植的。理由:因为第一段中已经说园子“种满”了花草(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说明归有光有这种情趣爱好,所以完全有可能为了纪念妻子,在妻子死的那年,再亲手栽种一棵枇杷树,希望自己见树如见人,促使自己不断地想起亡妻。这一点推断是建立在文中写到的归有光与妻子两人伉俪情深的基础之上的。
  2.是归有光妻子种的。理由:“亭亭如盖”之树很易让人联想到亭亭玉立之归妻,现在枇杷树已长得“亭亭如盖”,非常高大了,枝叶亦很茂盛了,以此暗指归妻死了已经很多年了。我们知道枇杷树生长缓慢,现在它已枝大叶茂了,说明时间已过去多年了。尽管妻子已逝世多年,但归有光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一点都没减,物虽在而人已去,空留一片怅惘于作者。这种情感的表达与前文讲到归母、归大母时是一致的。
  3.是妻子和归有光一起种的。因为文章最后两节补写部分提到了妻子生前“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与归有光过着“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幸福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一起种下这株枇杷树作为纪念,作为美好生活的见证也是有可能的。而现在,枇杷树已“亭亭如盖”了,但与自己一同种下枇杷树的妻子却走了,令人看后倍感悲伤。
  听完了学生的结论,我也把我的观点交与学生分享。我认为,是谁种的并不重要,这句话强调的只是这株枇杷树是什么时候种植的。从句子结构分析来看,“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中有两个分句,它们的主语都承前省了,是“枇杷树”。前一个分句以判断句的形式交代了“这株枇杷树是我妻子死的那一年种的”,而后一分句则说明了此株枇杷树现如今已长得很高大茂 (下转第71页)(上接第77页)
  盛了。所以这句话它强调的不是人,而是时间。它想起到的作用就是,让归有光看到在妻子死的那年种下的枇杷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那年去世的妻子,想起了相关的人,相关的事,今昔对比,徒增伤感悲情。
  当我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时,我分明看到了学生豁然开朗的神情,原来这个问题竟可以这么简单地解决。心中虽有窃喜,我还是坦诚地告诉学生:这也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功效评价]
  课堂教学细节不仅仅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轨迹,师生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就是借助对一个个细节的把握加以体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无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可能仅仅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师生的共同参与,要求教师把自己当成一个富于感性的人,以“共同遭遇者”的身份与心态与学生一起把握体会细节,在课堂教学中敏锐地抓住相关细节,深入挖掘它,从而给我们的课堂注入养料,提高我们的教学生命的质量。
  
  参考书目
  1.《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经验叙事》,[加]迈克尔·康纳利琼克兰·迪宁著,刘良华、邝红军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2.《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潘涌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3.《新课程与老师角色转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4.《语文课》,铁皮鼓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其他文献
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有思想感情的,因而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活动的、流动的。语文教师只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才会有无穷魅力,才能吸引住学生。  1.理解文本,对教材有独到的见解和剪裁  理解教材的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师都要能够从语文的课程体系去研究教材,抓住文本的重点内容,融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深入挖掘文本的内容美及语言的表现形式美, 用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事例为载体,通过文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
期刊
中国的汉字有着一种形体的美,书写时讲究结构、笔势和神韵。实践证明,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他要求写字者必须神情专注,注意力集中。指导小学生写字,首先要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多途径、多层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做到“静心、专心、细心”。  静心—心神平静,即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凝神静气,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到写字上。从这个角度看写字指导与训练是在练学生“静”的功夫。现在不少学生,总是浮躁
期刊
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阅当今,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的所有进步与落后的差异,都是由创新人才及创新人才具备的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所致。那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关键在于创新教育。那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关键在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应该怎样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体现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拙见。    一、激发活力,引发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老师问,学生答”这种课堂模式,整个课堂就是老师提
期刊
在当今教学中口语往往被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究其原因有两方面。教师方面:一是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二是教师爱唱独角戏,不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方面:口语训练的障碍主要是由性格、能力、情绪、心理引起的。针对上述原因,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一、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现行人教版课标教材关于口语交际分两个系统安排,一是与阅读结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幸也积极参与到课改的大潮中。到今天,经过几年的亲身实践,有些心得想浅谈一下: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曾经也一知半解地教了几年语文,都是一些常规性的教学手段,偶尔也有个别新方法的运用。但比起实施的新课改来,不够系统、不够规范、不够具体。今天的我,正在从常规教学的阴影中走出来,摒弃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
期刊
[阅读的教学背景]  对文学经典形象的认识能从本质上把握是阅读的关键。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鲁迅对阿Q 这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形象的创作“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图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距离阿Q时代甚远的学生们怎么理解阿Q这个人物,如何把握小说的内涵呢?考虑到老师的指导应该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基础,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阅读体验再现]  教室里一片宁静,
期刊
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不能修饰作主宾语的名词。然而在现实的语言运用中确实存在名词前加副词的现象,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像“很女人”、“特知音”、“挺牛”、“更情感”、“很中国”、“很铁”、“相当世俗”、“实在阿Q”之类的“副词+名词”的组合现象更是铺天盖地,广为流行。  为什么这种原本不是一个被语法学界完全认可的语法现象,不但没有消亡,反有壮大发展之趋势,且有如此广阔的
期刊
[摘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思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把在教学中存在的对学生“思考”扭曲的现象定义为“假体思考”。本文试图探讨“思考”的重要性,“假体思考”产生的原由,在教学中的现状、危害及思考其出路。  [关键词] 思考 假体思考 主体意识 个性思考    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思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何为“思考”?  其最简单的解释莫过于“想”,“想问题”。而在学术领域
期刊
诗歌教学是一个实施语文美育的过程,它包括: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中学语文新课标对中学诗词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还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①  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