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_ke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注成各種形状,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优劣对结构物的安全和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关系到工程的最后质量。混凝土工程施工时,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不能根除,在施工时只能进行防治。本文就从混凝土工程施工时,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及处理方法方面进行探讨,以确保工程质量,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关键词】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法
  一、蜂窝
  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末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折。
  4、混凝土末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不。
  7、基础、柱子、墙根部位末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浇注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隔1~1.5h沉实后再浇灌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处理方法:
  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的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加强养护。
  二、麻面
  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末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末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
  处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日的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
  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折,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5、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防治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如柱的节点处,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b.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处理方法:
  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露筋
  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处混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结构截面较小,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折;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捣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处理方法:
  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先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五、缺棱掉角
  是指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4、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
  5、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6、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防治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混凝土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处理方法: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級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六、表面不平整
  是指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七、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是指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防治措施: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处理方法: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八、施工缝夹层
  是指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产生原因:
  1、在灌注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前,捣实不够。
  2、灌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防治措施:
  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灌注混凝土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碎石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予清除。在浇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一层。
  处理方法:
  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九、结语
  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在当前施工中如何防治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调配、方案制定、施工技术到质量控制和处理等方面需要广泛、综合地运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对施工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关键。
  作者简介:黄小华(1981-)男,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建筑业市场的蓬勃发展,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显得愈发的重要。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要点。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要点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只有在管理上细化,制度上完善,管理环节上加强,技术上改进才能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更好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的壮大,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房屋建筑占了很大一部分,其结构形式也从原来的多层到高层,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复杂化,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可以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实际问题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方法  引言:  现在房屋建筑越来越高,房屋结构的形式也不在是过去简
期刊
【摘 要】 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主要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建筑;后浇带;施工  前言:  高层建筑不仅可以节约建筑用地,增加地面的使用率,还能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生活增添现代感和时尚感,是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的首选,因为其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所以受到了广大住户的喜爱,但是高层建筑的施工面临
期刊
【摘 要】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但也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只有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工程造价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工程造价  建筑工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施工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工程顺利按期完成,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就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然而,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对其进行管理也要本着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方法,需要施工建设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施工管理者的
期刊
【摘 要】 混凝土构筑物在使用中出现构件损伤或功能性改变,都需要采加固措施。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各种主要方法,并以加大原结构截面、原结构外粘钢板及粘贴纤维复合材三种加固法,为某国际创意园G3综合楼进行加固,使工程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案例,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进行了经验介绍。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加固;粘钢加固;外粘钢板;综合楼  前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设计、
期刊
【摘 要】 层间隔震结构是近年来开始研究的一种新型隔震技术,这种新型隔震技术是把隔震层放在建筑物某层楼板与柱子之间某个位置而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本文对层间隔震结构的特点做出详细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层间隔震;建筑结构;隔震设计  引言:  结构隔震技术是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的,他是一种发展较快的地震防护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应用。  一、层间隔震结构简化
期刊
【摘 要】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因此,建筑节能成为节能的重点,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节能建筑施工需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节能;建筑;施工  引言:  一般来说,建筑节能主要从外墙、屋面、门窗等方面提高围护结构的热阻值和密闭性,达到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的目的。施工单位应根据节能建筑设计施工图,结合特殊性,制定施工方案,设立有效
期刊
【摘 要】 市政道路的建设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做好市政道路建设之中路基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日后投入使用的时间。本文主要论述了市政道路路基处理的技术,包括有路基施工的要求,相关处理技术。  【关键词】 市政道路;路基;处理技术  引言:  路基作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重要的是路面传递的交通荷载,这是路面的基础部分。有充足的强度以及稳定性的路基才可以确保路面的正常使用以及延长使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交通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桥梁施工建设一直是交通建设的重点,而桥梁施工中的线性控制则是为了更加准确的实施建设,控制桥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 桥梁施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线性控制  引言:  由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高,加之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大增加了桥梁的施工难度,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进行探讨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