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团”:促进农村学校教师发展的有益尝试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流动性大、名优教师留不住是农村学校的普遍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浙江省台州市金清中学通过“亲友团”这一载体,以“亲情”凝聚一批调离学校的名优教师组成非正式团队,反哺学校,促进在职教师专业成长,让农村学校教师培训接地气、看得见、有传承,走出了一条更具“温情”的农村学校教师研训之路。
  2011年秋,金清中学老校长向时任校长提出开展“亲友团”活动的建议。自此,一场历时九年的教师培训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时至今日,这项活动已成为促进农村学校教师发展的金牌项目,被台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确立为市级校本研训精品项目。九年来,浙江省教研员梁美珍、浙江省特级教师解启法、台州市教研员蔡裕方、物理名师金云地等一批“亲友”先后“回家”,倾情相授,带动一批年轻教师茁壮成长。这些成长起来的教师如果调出金清中学,又会自发加入“亲友团”大家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金清中学没有因为优秀教师的调出而衰弱,反而激发出更强的凝聚力和发展力。
  前沿的專业引领。农村教师缺乏专业引领,教学思想和行为容易老化、僵化。金清中学邀请“亲友”教研员、名师来校做有关学科前沿理论和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打开教师的眼界,更新教师的理念,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例如:语文教研员徐老师为语文组作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报告,引领大家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走向;英语教研员梁老师作了《概要写作的操作要点》微讲座,引导英语教师把握新高考题型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趋势,为高三英语复习指明了方向。
  贴心的课堂指导。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亲友团”将课堂指导作为推进教师成长的重点。一方面,开展随堂听课,在评课中提出契合师生特点的课堂改进建议。另一方面,开设示范课,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这样的指导既“高大上”又“接地气”,令人信服。
  尽心的学科建设。学科兴则学校兴。农村学校往往缺乏优势学科,为此,金清中学聘请学科引领经验丰富的“亲友团”成员为学科指导教师,让他们引领学科整体提升和年轻教师成长。老校长徐跃明在班主任队伍建设、家校合作、学法指导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学校聘请他担任德育工作指导教师,成立德育工作室。几年来,工作室相继开展“班级管理的痛点”“德育合力的形成”“班干部的培养”“立德树人与升学的关系”“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家校合作”等专题研讨,收到了很好的研训效果。另外,聘请浙江省教坛新秀、台州市名师林菊英担任生物学科指导教师,从学科教学理论、课堂实践、教育科研、学科竞赛、星级教研组建设等方面开展针对性指导,短短几年时间,学校生物组建设得到极大提升,于2017年被评为台州市一星级教研组。
  “亲友团”成员的研训工作都是公益性的,大家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助力母校发展,以专业性、针对性、持续性、带着温度的研训引领“娘家人”成长。正是因为“亲友团”这样持续地“开悟”“浇水”“修剪”“扶干”,才有了学校今日的“繁花似锦”。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金清中学)
  责任编辑:刘洁
其他文献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面向初中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应有效渗透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完整人格,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当下,初中教育教学管理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重视升学率,忽视人文素养教育。许多学校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为了提高升学率,使得一些拓展课程“名存实亡”,导致学生学习压
家校共育是家长、学校在明确主体责任的前提下进行配合与沟通,共同培养孩子,以期实现最佳育人效果的一种育人体系和机制。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家校共育实践——  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卡,架起家校互通的桥梁。我校每学期都会召开年级家长会,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教育教学管理思路和策略,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各班也会召开班级家长会,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小组长分别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素质,关注身体的健康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与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体育教师也面临着很大的教学压力,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够切实地保障体育课程为学生带来的效益。本文主要从体育教学的趣味化、个性化以及信息化三方面作为切入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欢乐、自由、规范的初中体育课堂。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