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来提高护生临床教学水平和质量。方法:本文通过强调护生正确理解护理专业内涵,护士角色特点及社会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护生临床教学进行了分析。结果:培养了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达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学目标。结论:通过对策分析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提高临床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护生在临床实习时学校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延续,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对实际病人的护理实践。临床带教老师应帮助引导护生从技术、责任心、态度、形象等方面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有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所以有必要对临床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
1、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病人,服务的宗旨是促进病人的全身心的康复,同病人有效的沟通是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临床实习的学生在与病人沟通过程中通常会存在着冲突的问题。学生意识到一旦穿上整洁的护士服自己就代表着护士的形象,她们害怕自己不成熟的操作会给病人造成不利的影像,害怕病人拒绝自己的服务。初到临床的护生面对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经济条件、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的病人,在与之沟通时往往存在着拘谨、生硬、寡言少语,甚至是埋头做处置无任何语言交流的现象。沟通的目的是取得病人的配合和理解,同时安慰病人使之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接受治疗和护理,能够对护生在操作中的不熟练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护生没有意识到不能熟练运用的沟通技巧,会直接影响治疗和加大病人的距离,影响自己对临床实习护士角色的适应。教师在协调学生的角色冲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与护理对象接触之前,教师应增强学生的自信,鼓励她们大胆与病人沟通。病人的配合和鼓励能有小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从而激发她们对临床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缺乏主动性思考
在临床实习中,由于对学生身份的认定和强化,护生的依赖性较强,习惯于被动工作,时时处处靠教师指导。表现在工作时很少主动思考当天值班的职责,遇到一些临床常见的实际问题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带教老师应多方面激发护生的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在临床学习中,护生的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培养是使护生适应护士角色的关键。带教过程中,老师要不断探索适合护生的带教方法,例如,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带教方法,启发护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所遇到的临床实际问题。带教老师应从生活护理着手,鼓励她们勤于巡视病房,多与病人接触,增强护生与病人的沟通,可消除护生的退缩行为。使她们尽快地适应护士角色,工作主动,有条不紊。
3、分析差错情况
实习之初,环境不熟悉,对各项治疗操作较生疏,差错多发生。实习后期,同学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操作熟练程度有所提高。带教老师管理可能亦有所松懈,一不小心即会出现差错。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广博的医学知识是防范差错及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求同学们加强基础护理知识及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加强基本功训练,注意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同时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方法与防范护生差错事故发生关系密切,带教老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探索适合护生的带教方法,提高护生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
4、法律意识较差
在当前病人自我保護意识日渐增加,医疗纠纷日趋增多,纠纷处理难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医疗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带教工作的重点。通过带教老师的传、帮、带作用所传授的如岗位要求、护理操作规程要求、医疗文件书写要求等内容,让护生真正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仅保护和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同样也维护自己的合法地位。在护生步入社会,踏上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即开始接受相关的医疗安全教育,必将在她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之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其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护理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5、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正确理解护理专业内涵、护士角色特点及社会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使护生明确护理专业的内涵是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全方位的整体服务。带教老师积极帮助护生使她们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是她们具体掌握护理人员必须做到的内容:1热情接待新病人,主动向病人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姓名,解释住院规章制度,帮助病人熟悉环境,树立康复的信心。2 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护理服务的同时要对病人倾注爱心,耐心听取病人诉说,并对各种疑虑给予合理有效的答复3为病人进行护理时要解释自己的一切护理行为,争取病人的理解和配合。4根据病情及病人的理解能力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包括帮助病人家属获得照护病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5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精心做好心理护理。
总之,带教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有严格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以一个合格护士形象为护生做出榜样。带教过程中护生言传身教,使护生毕业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参考文献:
[1]周云辉,周晓艳 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7 4(7);15-17.
关键词: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护生在临床实习时学校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延续,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对实际病人的护理实践。临床带教老师应帮助引导护生从技术、责任心、态度、形象等方面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有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所以有必要对临床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
1、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病人,服务的宗旨是促进病人的全身心的康复,同病人有效的沟通是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临床实习的学生在与病人沟通过程中通常会存在着冲突的问题。学生意识到一旦穿上整洁的护士服自己就代表着护士的形象,她们害怕自己不成熟的操作会给病人造成不利的影像,害怕病人拒绝自己的服务。初到临床的护生面对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经济条件、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的病人,在与之沟通时往往存在着拘谨、生硬、寡言少语,甚至是埋头做处置无任何语言交流的现象。沟通的目的是取得病人的配合和理解,同时安慰病人使之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接受治疗和护理,能够对护生在操作中的不熟练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护生没有意识到不能熟练运用的沟通技巧,会直接影响治疗和加大病人的距离,影响自己对临床实习护士角色的适应。教师在协调学生的角色冲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与护理对象接触之前,教师应增强学生的自信,鼓励她们大胆与病人沟通。病人的配合和鼓励能有小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从而激发她们对临床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缺乏主动性思考
在临床实习中,由于对学生身份的认定和强化,护生的依赖性较强,习惯于被动工作,时时处处靠教师指导。表现在工作时很少主动思考当天值班的职责,遇到一些临床常见的实际问题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带教老师应多方面激发护生的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在临床学习中,护生的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培养是使护生适应护士角色的关键。带教过程中,老师要不断探索适合护生的带教方法,例如,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带教方法,启发护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所遇到的临床实际问题。带教老师应从生活护理着手,鼓励她们勤于巡视病房,多与病人接触,增强护生与病人的沟通,可消除护生的退缩行为。使她们尽快地适应护士角色,工作主动,有条不紊。
3、分析差错情况
实习之初,环境不熟悉,对各项治疗操作较生疏,差错多发生。实习后期,同学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操作熟练程度有所提高。带教老师管理可能亦有所松懈,一不小心即会出现差错。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广博的医学知识是防范差错及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求同学们加强基础护理知识及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加强基本功训练,注意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同时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方法与防范护生差错事故发生关系密切,带教老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探索适合护生的带教方法,提高护生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
4、法律意识较差
在当前病人自我保護意识日渐增加,医疗纠纷日趋增多,纠纷处理难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医疗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带教工作的重点。通过带教老师的传、帮、带作用所传授的如岗位要求、护理操作规程要求、医疗文件书写要求等内容,让护生真正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仅保护和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同样也维护自己的合法地位。在护生步入社会,踏上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即开始接受相关的医疗安全教育,必将在她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之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其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护理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5、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正确理解护理专业内涵、护士角色特点及社会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使护生明确护理专业的内涵是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全方位的整体服务。带教老师积极帮助护生使她们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是她们具体掌握护理人员必须做到的内容:1热情接待新病人,主动向病人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姓名,解释住院规章制度,帮助病人熟悉环境,树立康复的信心。2 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护理服务的同时要对病人倾注爱心,耐心听取病人诉说,并对各种疑虑给予合理有效的答复3为病人进行护理时要解释自己的一切护理行为,争取病人的理解和配合。4根据病情及病人的理解能力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包括帮助病人家属获得照护病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5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精心做好心理护理。
总之,带教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有严格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以一个合格护士形象为护生做出榜样。带教过程中护生言传身教,使护生毕业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参考文献:
[1]周云辉,周晓艳 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7 4(7);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