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银杏是一种出现在几亿年前的“活化石”,对于其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我始终抱以十分的敬重之情,而对于其内外兼具的美,更是让人喜爱不已。 八月末的午后阳光依旧火辣炙热,那长年因雨水流过而留下许多“足迹”、长满了青苔的石墙上留下了银杏树仅一半的魁拔身影。抬眼望去,原本青葱的银杏叶子却在这穿透力极强的阳光下略显苍白。当看到墙上的光斑稀稀疏疏跳动时,方才感觉得到似有微风吹过,细看时,透过叶间间隙的光柱竟能看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是一种出现在几亿年前的“活化石”,对于其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我始终抱以十分的敬重之情,而对于其内外兼具的美,更是让人喜爱不已。
八月末的午后阳光依旧火辣炙热,那长年因雨水流过而留下许多“足迹”、长满了青苔的石墙上留下了银杏树仅一半的魁拔身影。抬眼望去,原本青葱的银杏叶子却在这穿透力极强的阳光下略显苍白。当看到墙上的光斑稀稀疏疏跳动时,方才感觉得到似有微风吹过,细看时,透过叶间间隙的光柱竟能看到无数细粒灰尘在光影里面随风起舞。
银杏树生长较慢而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那金黄色的银杏果实,“成群结队”地挂在枝头各处,搭配上周围葱绿的叶子,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视觉之美与味觉刺激。对于吃货来说,看到此情此景,会莫名增添难以满足的食欲。在某个稍感饥饿的傍晚,我曾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的那些小黄果陷入了各种遐想。它们长得像是金黄色的葡萄,却没有成串的葡萄密实,又像是袖珍版的南国木瓜,只是颜色要更加亮黄,又或者它们更像是黄皮果完全成熟时候的模样,走近看时,倒又觉得它们像表皮布满白色斑点的金橘。总之,脑子里贪念着它们做成各种美食的场景,不自觉地,便口中生津。回过神来,发现旁边的同学正用奇怪的眼光打量自己,尴尬地笑了笑,咽了咽口水后赶紧翻开书本从美食的幻想中脱离出来。后来才发现,南宋的“吃货”诗人之一杨万里,很早就知晓了银杏果的美味秘籍,其描述银杏碳烤食用情景的詩句——“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作金桃”(银杏叶因形似鸭脚,所以也被称“鸭脚”)已流传至今。
初中的时候,在一位来自广西灵川的朋友书中,第一次见到了银杏叶,那散发着枯腐味道的黄色“小扇子”,让我一见钟情、记忆深刻。直到我离开家乡北上念书时,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大学校园里才亲眼目睹了银杏的真实模样。现在的我,尽管每天都能和它们打照面,却依旧是“相看两不厌”。
刚上大学时,曾想过在图书馆旁边那棵安静生长的银杏树下,在每年九月份的时候与它来一张合影,记录下四年里银杏和自己那些看得见抑或是看不见的成长轨迹。而如今,即将进入大四,才发现没做到,心中不免有些许遗憾。三年了,再次停留在它身边时,发现它长高长壮了,也变得更加“帅气”了,灰色的树皮上也多了岁月洗礼的痕迹。而我呢,好像变了很多又好像没什么改变,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只知道,我比以前更加安静了。身边的朋友很多,但真正能交心的却寥寥无几。于是索性在一个和风习习的黄昏后,静坐在树底下,拾起一片带有叶柄的扇形叶子,看着叉状细脉的纹理肆意而毫无目的地思考生命的意义。
有时候望着那直立的树干,竟会心生一种莫名的不安感,那些细而直的枝条,能经受得住多少狂风暴雨的洗礼?但是再转而看到那更老一些的银杏树时,它们高大而魁梧,那被灰色树皮包裹的树枝上,留下的那些被岁月刻下的“沧桑”正见证着其不断成长。我想,自己的不安应是多虑的。等大学毕业后,我将会从这里带上几片好看的叶子,夹在最喜欢的书本之间离开这座校园。在以后的某个日子里,当我不经意间翻开书本看到它们时,心里该是怎样的欣喜、温暖与感动?我做不到那样洒脱随性,“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离开。
在古老的传说中,银杏树是神奇的不老之树,生命力十分顽强,历代文人墨客曾多以银杏为题材咏物言志、感悟人生,留下的诗词歌赋也是不胜枚举。
唐代就有很多用银杏相关的词汇来命名的地方,比如川蜀的银杏湖、贵地的银杏堂、黔地的杏花村等。相关史料记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隐居陕西蓝田辋川,并在此处修建了一处草堂精舍,因周边尽是其喜爱的银杏植株,因此将此处山馆命名为“文杏馆”,而其描述该馆的诗句“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也流传千古。其中虚实之笔,传达了身在银杏林深处那种难以言传的神秘意境。
相传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也曾与银杏结缘,其诗句“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里所描述的,正是今河南静居寺那棵古老的、现已成为当地一大景观的“长寿”银杏树。
时下,银杏仍是许多文人笔下的“独宠”,作为一种特有的存在,它出现在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人生情怀当中。万物时多易,而这古木却能在千年风雨之中岿然不动、繁衍生息。或许,人们对于这“鸭脚”银杏的喜爱,与其古老而神奇的生命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妖娆也不庸俗的独特气质有关吧。
愿它们再历经千年沧桑巨变,也依旧会保持那“蹼叶和风舞,笑来绝尘俗”的优雅姿态。
其他文献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人这一生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即在笔墨中认识人生;一本是“无字之书”,即在社会中看清人生;最后一本书是“心灵之书”,即在内心中悟出人生。 少年时,初涉“有字之书”,它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靖节先生以菊为知己,和靖先生以梅为知己,子猷以竹为知己,我们亦可以书为知己。翻开书页,于《离骚》中感屈原报国之志,于李杜见证唐之兴衰,与东坡齐叹大江东去,看《红楼梦》知晓人生百态。在未
锻炼身体时,如果动作做对了,一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都会让你觉得酸痛,流汗。如果没做對,轻轻松松也就过去了。 人世间的其他事,有时也是如此。年少时,我总是觉得生活特别难,心里似乎承受着比其他人多的酸楚和痛苦。 如今明白,并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反而都因为是做对了。
炎夏酷暑,喧嚣热闹的声声蝉鸣似乎成了高温燥热的标配。才欲高卧午眠,却听得群蝉齐歌,颇有扰人之嫌。然而,芸芸众生却多有喜欢蝉鸣者,说它给人带来的是野趣、宁静和凉意。蝉串起了多少人的童年? 蝉在各地名称不同,如爬拉猴、结了龟、肉蛋等等,“知了”是为人所共知的别名。它是人类较早接触认识的昆虫之一,与人类关系密切,在我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蝉文化。蝉谐音“禅”,自古以来,以蝉为题材的器物、画作、诗文俯拾皆是
请给我一些湖水的蓝 或者星星和麦草的清香 甚至轻轻涂抹上一些淡蓝月光的止痛药 谁能悄悄用漫山镂空的虫鸣 和朵朵洁白的闪电 以及满树不时发出的果实的脆响 或者缕缕莫名的暗香 轻易止住那非梦非花的思念 或者慢慢在你妖媚的臉上 渐渐把澄明的今夜那一片洁净的月色 涂得满满当当 而后悄悄把玄秘的疼痛当作一阵耳边风吹过 叠翠的三月 请允许我一遍一遍地虚构 我看见遍野明亮油菜花上随意
“我的孩儿,你听得见吗?” “我在哪里?” “孩儿,你听见了?!我是你妈妈啊!” “妈妈!我真是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周围都是水……” “孩儿,那是羊水。” “我还听到一個声音,咚咚的,像好远的地方在打雷。” “那是妈妈的心跳声……孩儿,你是在妈妈的肚子里呢!” “这地方真好,我要一直待在这里。” “那怎么行?孩儿,妈妈要把你生出来!” “我不要生出去,不要生出去!我怕外面!” “
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堪称“具有史诗般品格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巨大变迁。 书中各类性格的人物栩栩如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人就是孙少平。无论是做苦读书的学生,还是做辛苦的农民,他都不甘于平凡,敢于向命运发出一次又一次挑战。他是一个一直都有着精神追求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我想起了我读高中时,正是上世纪80年代初,吃的常常是酸饼子
我喜欢秋天的一个字——“爽”, 不是有一个成语叫“秋高气爽”吗?都说每年七月炎热盛夏走了之后,一场秋雨, 一场凉爽, 更让我迷恋秋的还是盛开的菊花。 我喜欢秋天爬山的那种感觉,站在山顶上向远处眺望,视野开阔,神志清爽,心情舒畅,平时在生活学习中遇见的烦恼,就在这爽秋的凉风中被驱散。记得有两首古诗写道:“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另一首“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首写菊花的诗
谢帆云,诗人,中国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日报》等,入选中国年度诗选等选本,出版诗集《老布短诗选》《雩山铭》。 谢帆云的诗,硬朗且温润,是天上遗落凡间的一块宝石,吸收了日月精华,自带光泽。这跟他的博学与思考有关。他的诗,总是带着哲学的思考。石头也讲哲学,垫了一块岁月的红绸布。陈石匠 大半辈子给佛造像的陈石匠 丢了凿子扛起锄头 绕着纸片山一圈一圈 种脐橙,一直种上了山顶 这座雨
我81岁那年,得到了一幅故乡的地图。 它上面绘有断断续续的曲线,指向天空和大地,又似乎形成一个圆圈。其中的河流埋有烂木板、尸体和大鱼。 我住在京城的郊外,一个人寂寞地做着活儿,手工活儿,为别人缝些布景和道具。我在房子中间也得把衣領竖起,遮蔽我畏寒的身体。 那好像是一个冬天,雪花将飘未飘的时候,一辆黑色的木轮车把我拉往南方。我最早到达的地方有一大片林子。在那里,赶车人把我放在树丛中间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