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教育决定中国经济未来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f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创新才是新的增长动力来源。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才能为社会提供有创造力的人才
  1977年,因“文革”而废止12年的高考制度被恢复,大学为无数青年人带来了希望。但是在庆祝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的同时,“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再次成为各界议论的热门话题。
  “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说,“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比如好奇心和想象力。”


“相对于巨大的入口规模和潜在的人才规模,相对于巨大的经济总量,中国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数量,无论是在科
学技术成就、入文艺术贡献,还是新产品、新品牌、新商业模式方面.都显得很不相称,不令国人满意

  近年来,这位著名经济学家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公认为有思想的教育家。但是钱颖一说,自己只是一个“教育的改革者和实践者”。
  自从2006年钱颖一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以来,他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同时,在学院推动教育改革。在他近90万字的新书《大学的改革》里记录了这些思与行。中国教育学界泰斗、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称赞它是一本“渗透着教育哲理的教育学著作”。
  在钱颖一看来,现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创新才是新的增长动力来源。必须进行教育改革,才能为社会提供有创造力的人才。“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
  因此,他呼吁切实推进大学改革,“一是现代教育理念,二是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改革应该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不过,钱颖一也提醒道,“我们不应该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局限在为了经济发展更好、创新更好。这绝对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更应该回归它的本质,教育最终是为了人,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人格健全的人。”

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财经》: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您作为“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40年来从读书到任教,一直没有离开大学,而且是在国内外不同的著名大学。在您看来,目前中国的大学距离世界名校还有多大差距?
  钱颖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国家。截至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3600万,高校在校生2700万,高校每年录取本科专科学生700多万,这些数字都是全球第一。
  目前,中国经济GDP总量是全球第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七分之一。相对于巨大的人口规模和潜在的人才规模,相对于巨大的经济总量,中国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数量,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成就、人文艺术贡献,还是新产品、新品牌、新商业模式方面,都显得很不相称,不令国人满意。
  《财经》:新世纪以来,中国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培养的学生中缺乏创造性人才。2005年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迄今还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钱颖一:“钱学森之问”指出了中国教育的一个方面。我曾通过统计学上的概念“均值”与“方差”来描述中国教育中的问题:从培养“才”的角度来看,中国学生的“均值”是比较高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扎实;但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中突出人才不多,统计上的衡量就是“方差”小。
  《财经》:这个概括流传很广,获得了极高的社会认同。其实,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说过,“中国教育教出来的人才有高原,无高峰”,和你的觀点是一致的。
  钱颖一:科学家杨振宁先生也说过,“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90分以下的学生很成功,但是很难培养出90分以上的学生。”顾先生、杨先生,都是表达相同含义的比喻,而我是用了统计学中的概念做了更加一般性、可以进行验证的概括。
  “均值”高是中国教育的优点。中国教育在大规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上很有效,使得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平均水平比较高。拥有大批具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劳动力,恰是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当然, “钱学森之问”也值得思考:相对于中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于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从中国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
  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教育的认识,过于局限在“知识”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好像就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我曾把中国式的“因材施教”的特点概括为“多学一点、早学一点、学深一点”。“早学一点”就是说中国教育比较超前,恨不得让两岁孩子背古诗、学算术,将知识提前学习,很多中国孩子小学学习的知识是欧美国家中学的知识。所谓“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就是中国孩子的作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程度远远超出国外学校的。但是不管怎样,所有这些都是局限在“知识”上。
  《财经》:在教育学研究界有一个“中国学习者悖论”: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表现出色,但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就会逊色很多,因为创造力缺乏。
  钱颖一: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知识获取。创造力需要有知识,但不仅仅是知识。爱因斯坦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第一次到美国,记者们纷纷前来采访,有记者问他声速是多少,但他拒绝回答,而是说了这样一句名言:“大学教育的价值不是为了记住很多事实,而是为了训练大脑会思考。”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有两个方面非常关键,首先是教师人事制度,包括薪酗制度、准聘长聘制度。其次是大学治理改革,包括内部治理、外部治理。
  人的创造性或创造力从哪里来?我有一个简单的假说,就是创造力等于知识乘以好奇心和想象力。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告诉我们,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大;知识通常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而增多,但是创造力并非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好奇心和想象力并不是随着受教育年限而增长,而是非常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方法。
  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高。但是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假定,突破现有框架,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正确,所以会被批评,但是在客观上就容易产生压制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效果。
  如果创造力是知识与好奇心的乘积,那么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前者在增加,而后者在减少,结果作为两者合力的创造力,就有可能随着受教育的时间先是增加,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会减少,形成一个倒U形状,而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单纯上升的形状。
  这就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一个悖论: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而提高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因减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减少创造性。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使得预测教育对创造性的贡献很难,但是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大学辍学生,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很有创造性。
  因此,我对“钱学森之问”有一个简单的回答: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比如好奇心和想象力。

大学教育改革


  《财经》:你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教育很有启发。人们都说,中国教育要抛弃应试教育,实行素质教育,现在又说要提高核心素养。能不能说,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是要保护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不是简单的增加知识?
  钱颖一:我认为是这样。创造力的产生不仅仅是培养问题,更是环境是否宽松问题。对大学教育来说,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外,还要创造一种环境,尽力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也正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的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财经》:1998年以来,许多大学都提出了创办“一流大学”的口号,在硬件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大楼林立,豪华气派,但是在教育改革方面动作很少。
  钱颖一:改革需要行动,行动需要思想。在我看来,思想取决于眼光。具体地说,我相信大学教育改革必须要有三种眼光:长远眼光、世界眼光、现代眼光。这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致的。
  长远眼光就是教育要考虑学生的一生,不仅仅是当下的知识掌握和眼前的就业。长远眼光就是反对急功近利,要立足于教育育人的长远目标。中国教育界的现实情况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下,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教师和研究、服务国家和社会更容易获得优先考虑,而学生和育人更容易被忽视。
  世界眼光就是要汲取全世界的经验,吸收全人类文明的智慧。历史的事实是,在过去几百年中,先是西欧的大学、后是北美的大学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领先者。世界眼光就是要瞄准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创造和建设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
  《财经》:什么是“现代眼光”呢?
  钱颖一:现代眼光就是要把教育现代化置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趋势之中,并以教育现代化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体来说,现代眼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现代教育理念,二是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改革应该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如何实践现代大学理念?我觉得大学教育要重视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识教育,一个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具有一般性。但是关键是通识教育要能够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这就包括思维的训练。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是包括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获取的“三位一体”的教育。
  《财经》:现在一般大学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虽然效果参差不齐。至于批判性思维教育、创造性思维教育,在许多大学仍然付之阙如。
  钱颖一:一方面,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桥梁,可以连接通识教育和个性发展,也可以连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创造性思维教育又是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延伸。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既有比较功利的一面,比如它们对现在特别强调的创新非常关键;但也有不那么功利的一面,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健全人格的体现。
  提倡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育有利于突破“教育只是知识传授”的旧观念,因此对于那些通过应试教育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特别重要,因为它们能够帮助这些学生“恢复”好奇心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财经》:“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这也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补救吧。
  钱颖一:是的,我们需要“补课”。
  从2009年秋季开始,清华经管学院在本科教育中开设“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简写为CTMR)。我们将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结合在一起,是因为纯粹的道德推理对于学生来讲可能比较难,而批判性思维如果单独开课,很可能变成了纯粹的逻辑课。这种结合是一种创新。我经常问即将毕业的学生和校友对在学校学的哪门课印象深刻,或者使你改变了你的想法,或者使你发现了你的潜力?我听到比较多的是这门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在清华经管学院同学们之间,“你有没有CTMR过”甚至变成了一个日常用语。
  《财经》: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界的共识,但是从何入手、如何推进,似乎一直也没有解决。
  钱颖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有两个方面非常关键。首先是教师人事制度,包括薪酬制度、准聘长聘制度。其次是大学治理改革,包括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改革的内容包括“教师治学”和“职业化管理”,而外部治理改革的内容则包括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和社會的关系、大学和校友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毋庸置疑,经济改革的经验可以为大学改革提供借鉴。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允许大胆尝试不同模式。中国的大学改革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改革方式向前推进。

从经济转型到教育转型


  《财经》:和经济改革比起来,教育改革似乎并不那么迫切。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你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钱颖一: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教育的大发展。由于中国教育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方面扎实用力,培养了无数模仿能力强的优秀劳动者,这种教育优势对推动中国经济在低收入发展阶段的增长非常重要,因为它适合“模仿和改进”的“追赶”阶段,特别是在与开放相结合的时候。
  客观地说,过去近40年,中国的教育,特别是我们关注的高等教育,尽管存在很多问题,还是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作为经济学者的一个基本判断。
  不过,经过了近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现在已经步入中等收入阶段,正在向高收入阶段转型。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因为人口红利消失,资本回报下降,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创新就是新的增长动力来源。
  《财经》:全世界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更加热衷于创新。国家把建立“创新型国家”定为战略目标;企业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大众创新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钱颖一:是的。但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不缺创新的意志、创新的热情,也不缺创新的市场,甚至不缺创新的资金,最缺的是大量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创新意味着很多方面的改变,比如产业结构的改变、产业的升级、企业的升级,企业走出去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这一点在逻辑上是非常清楚的。在经济学最简单的增长模型中,人才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我们所说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中除了可度量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还有剩余的一部分无法用可度量的因素来解释,我们把这部分因素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它通常来自创新。
  《财经》:如果一个人学会了人类的全部知识,但若没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他也只能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可能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钱颖一:同样,如果一个国家,教育只是致力于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那么,这个国家可以在经济发展的追赶阶段表现出色,但很难获得引领世界的地位。
  因此,中国的经济转型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竞争到现在要变成创新的竞争,而创新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最终要落到教育上。这就是从经济转型到教育转型的逻辑链条。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
  《财经》:看来,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教育转型之间是非常有关联的。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包括大学改革必须提速。
  钱颖一:当然,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观点。虽然教育的其中一个功用是为了经济增长,但是我们不应该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局限在为了经济发展更好、创新更好。这绝对不是教育的全部。
  2000年前孔子教育就是要培养“君子”,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教育观。到了中国近代,我们发现,原来教育跟科技有密切联系,可以直接导致经济的富强、军事的强大。因为落后就要挨打,于是我们开始重视科学技术,要发展经济,发展教育。教育的重点就转到了直接有用的知识上,特别是与科技和军事有关的知识,这是功利主义的目的。
  今天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当然同我们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密不可分。但是,现在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要迈向高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固然很重要,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觉得,教育更应该回归它的本质,教育最终是为了人。
  教育的本质最终是为了人,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有獨立思考能力、人格健全的人。
其他文献
茶道喝抹茶,浓的或淡的,并不『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而在于器具、书画、摆设以及环境等。斤斤于赏鉴,发达了日本的艺术、工艺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而今是人人能看出门道的时代,甚至未见过茶道的人也跟着夸夸谈禅意。那么,茶道的禅味从何而来呢?  “茶理精于唐,茶事盛于宋”,大约9世纪遣唐使就拿来茶,却没能喝起来,到了南宋年间,荣西和尚渡海跟临济宗黄龙派学禅,连禅带茶一块儿拿回了日本。他不是买
期刊
人贩子千方百计唆使女性出走。他们通常到自己家乡附近地区,这样他们能相对容易地获得信息,查到哪些家庭最穷困,然后与家长谈话,或者更普遍的方式是直接和女孩子聊天。人贩子利用乡亲关系拉近距离,编织美好的梦想,吹嘘新加坡和香港的新兴欧亚都市如何具有异域风情,在有钱人家做佣人如何幸福。  1904年,一位名叫“南春”的少女遇到人贩子,人贩子告诉这位17岁的天草姑娘,她如果去国外做酒吧侍女,每月可以挣得将近7
期刊
轰轰烈烈的“开墙打洞”整治行动,迫使众多小商户重新考虑生计,他们有的选择离开北京或转行,但仍有不少人决定留守  “这次或许要离开北京了。”北京市东城区东板桥街上的快递店老板吴迪(化名)正在考虑何去何从。这条街道面临着整治,大批通过“开墙打洞”方式改造出的商铺将被封堵,吴迪的店面正在封堵之列。  不仅东城区,自2017年初以来,北京全市都对住宅的“开墙打洞”现象大力整治,并纳入市政府“疏解整治促提升
期刊
The Chinese film market has enjoyed a 14-year-long boom since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 back in 2002. However, the bubble burst in 2016: the total box office stood at 45.712 billi
期刊
为防止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交叉感染,六部委联手整治地方债乱象。今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缩减,也可能影响基建投资速度和规模  在“一行三会”联手整肃金融乱象、压缩同业链条推进金融去杠杆之际,一场针对地方债乱象的整顿风暴亦随之刮来。  近日,财政部集中处置了个别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的案例,相关涉事官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降级等处分。与此同时,财政部联手国家发改委、司法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
期刊
背靠华为是荣耀的成功之源,但荣耀品牌和华为品牌如果趋同,可能失去存在的价值  2014年,华为和小米缠斗正酣,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放言,荣耀将超越小米。当时,荣耀的总销售量已经超过2000万部,但离小米6100万部相去甚远。小米在做“大”,荣耀在做“精”。前者可能迅速见效,后者刚充满风险。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余承东多个狂言中的一个。今天,它居然成为现实。  市场调查机构GFK的统计数据显示,
期刊
在OpenStack诞生的地方,它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挤压,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独特的土壤却让它前景广阔  开源云计算平台OpenStack堪称IT历史上第一个“爆红”的开源软件项目。  2010年7月,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IT公司Rackspace联合推出开源软件项目OpenStack,用于建设和管理私有云与公有云环境。通过OpenStack,任何公司或個人都可以搭建自己的云计算环境,打破亚马
期刊
机动车驾驶意味着更大的安全风险性,平台作为汽车出租人,对于用户资质的审核需要尽到充分、审慎义务,不能仅以条款声明免责,将保证用户资质的义务完全交给预约人和驾驶人  刚刚发力的中国互联网分时租赁汽车(下称共享汽车)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就面临安全质疑。  4月25日,驾照扣完12分的成都大学毕业生张某,借用朋友的账号租用了一辆共享汽车,撞倒路边三名行人,致一死一伤。对于车辆的检验和事故的责任认定还在进行
期刊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is century is the lack of creativity among colleague students.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Caijing, Dean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E
期刊
With the rise of the sharing economy and China抯 supporting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car-sharing market in China has boomed since 2015. Unlike the traditional car rental industry, online car-shar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