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与探索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r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民教育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抓手。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应利用自身优势,将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互联网+职业教育、大数据+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以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自适应学习
  我国教育信息化近十年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发展政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共十九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把“办好网络教育”写入中共十九大报告,这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从此,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使命: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把教育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我国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培养的摇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生存发展,更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起步晚 水平低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由此拉开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序幕。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学校学生人均计算机占比,是衡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指标。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就已基本实现了所有学校接入互联网,人均计算机占比就已达到了5:1左右的水平。例如澳大利亚,在2001年就实现了9年级至12年级的生机比1:1。我国截至2016年,全国只有56%的职业院校建成自己的校园基础网络,职业学校学生生机比为10:1,教师用计算机人均0.87台,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短缺
  1、缺少信息素养高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强大与否是教育事业成败的一个标志,是直接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师也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推动者。由于我国信息化起步较晚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自身的信息素养不高,更难以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養的学生。
  2、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及软件资源
  信息化教学硬件及软件是校园信息化推进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硬件方面:近几年,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网络宽带不足,人机比相对较高等问题,教室主要以电子白板为主,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信息化1.0时代。软件方面:常见的有教育App及PPT课件,这些资源虽然能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但并不能很好地支撑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
  3、社会、企业参与度不够
  在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企业是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开发的主力军,也是信息化资源创新的动力源泉。而我国目前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与学校,社会力量参与较少,且资源利用率低。
  (三)教育数据累计及数据智能分析不足
  教学数据持续有效的累计是进行教学效果客观评价的前提,也是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制定授课计划、进行备课的重要参考。对教育数据进行有效及时地分析处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及时的查漏补缺,调整学习计划。
  现阶段,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已基本建成了各自的基础教学数据库,但现有数据无法满足未来智慧校园建设需求,且数据智能分析严重不足,无法支撑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教学活动形式单一
  在教学方面,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虽已基本实现常态化,课堂授课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发生在校内和校外的教学活动也正逐步连接和联通,但亟须创新教学活动形式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都禁止学生课堂上使用电子设备,这也间接阻断了信息化课堂的发展,使得信息化教学成了单一的“信息化教,而没有学生参与的“信息化学”。
  二、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发展策略
  (一)职业学校信息化发展背景
  中共十九大前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普遍建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数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网络学习空间全面普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广泛应用,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普遍展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决策、管理与服务中心的应用水平普遍提升;信息素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实现常态化,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保障支撑队伍的技术服务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提升。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等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在教育领域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地对公平、优质、美好教育的需求和不平等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教育信息化具有变革教育的巨大潜力,是破解新时代的教育矛盾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的指导意见及中共十九大报告,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发展对策
  1、强化责任意识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中应起到领头雁的作用。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决策者要具备开阔地视野以及较强的责任意识,在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到信息化的建设中来。学校教师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信息化教学的最终实施者,应发挥主人翁精神,要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真正把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   2、提升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着眼于未来,要与专业建设相结合,要与未来就业企业相匹配,走出一条符合自身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道路。
  3、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共建
  数字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建设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专业网络教育平台,丰富网络课程、学科课件、视频资源、电子图书等。同时,让企业参与共建共享,把企业优秀的培训课件、行业规章、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等资源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共享应用,为学生提供优质、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个性服务。
  4、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校园信息化建设除了硬件设施外,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也至关重要。学校应加大教师的信息化培训,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借鉴信息化发展较为成功的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以赛促建,以赛促教。在校园范围内营造信息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信息化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信息化比赛。
  5、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最终的学习效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信息化课堂教学不能单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理念和学习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调节自己的学习节奏,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多元、科学、多方位的综合评价,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
  三、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发展展望
  (一)智慧校园
  21世纪是智能化的时代,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变革,期中也包括了教育行业。在这场变革中,正处于信息化建设中的中等职业学校将如何应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让信息化建设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智慧校园,才能使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发展行稳致远。
  1、未来的校园
  未来,智慧校园将取代传统校园,校园里将充满各种智能化的设施和智能感应设备。
  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一是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信息互联互通;三是信息环境智能感知。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发展的产物,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届时,校园有线网络与高速无线网络双重覆盖,学生的实时位置将通过无线终端传输到学校管理云平台,学生的课外阅读,日常锻炼,饮食健康等将被校园物联网平台实时感知,通过智能云计算,得出每个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量及阅读偏好,学生每天的运动量及每天的饮食营养等状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分析结果及优化方案推送给每位学生。老师可以通过云平台实时掌握学生的日常动态,对于状态异常的学生及时介入指导。
  2、未来的教室
  未来教室将彻底颠覆我们目前所认知的教室。教室里不再有黑板、不再有粉笔,更没有教科书,取而代之的是一块超大屏幕的电子白板,学生每人有一个“电子书包”,所有科目的教材都将以学习App的形式装在“电子书包”里。上课时,老师将变得更加轻松,通过语音交互和手指触摸即可完成文字的书写及设备操作,所有的课程都将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呈现。学生端既可以与教师端同屏播放上课内容,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提交作业等。只要有网络,学生还可以在家或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与老师进行在线互动。所有的数据将会存储到校园管理云平台,平台将会进行智能数据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实时反馈给老师和学生。
  未来教室最大的特色在于互联互动,共享共建。借助云平台,能够实现班级与班级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学习,资源共享,真正实现“泛在学习”。
  3、未来的学习
  未来,学习将不再局限于教室,不再局限于学校。“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逐渐形成,学习将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
  (二)自适应学习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教育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被寄予了厚望,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已无法满足未来人类对知识的苛求,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应运而生,即自适应学习。
  自适应学习是传统因材施教,一对一施教理念的人工智能变形版。传统K-12教学中由于师生比例的差距,真正的因材施教、一对一教学很难实现,只能采用班级集中授课制。而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智慧校园的建立,使得一对一辅导,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1、自适应学习的概念
  自适应学习是一种教育科技手段,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它是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专业基础、自身特点及个性需求来制定学习方案及个人成才计划。计算机通过学生制定的学习方案,通过学生对题目、任务和经验的反馈获知其学习需求,并且据此推送教材及相关的优质学习资源,来达成学习目标。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适应学习的主要特征
  (1)基于相应专业的云平台资源(包括文本、视频、微课、慕课等),在AL技术、VR技术、智能交互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及专业发展方向,对资源进行不同的组合,即学习材料的组织与呈现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自由探索。
  (2)学生将借助自适应学习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偏好、专业方向、專业基础等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专业成长计划。自适应系统将根据学习计划推送优质的学习资源来帮助其成长。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是指导者、建议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每一位学生规划学习目标、职业生涯,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答疑解忧及学习评价。
  (3)在自适应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完全是在自主探索与交互中完成的,学习效率将会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自适应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探索精神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4)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通常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来完成学习,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全部任务后就潜意识地认为学习已经结束。而自适应学习以数字化科技及智能科技作为支撑,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局限于课堂,不再局限于校园,不再局限于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延续,直至学习目标的达成。
  职业教育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职业教育的变革,职业教育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科学技术。以科技助推职业教育信息化,以智能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职业教育一定能够办得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也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小清.教育信息化推进战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李韧.自适应学习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观察敏锐度的不够,已经严重制约了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和保教质量。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观察能力;教师能力  引言  当前观察能力被认为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大多数老师也会主动去观察自己班上的幼儿。但是很多老师对幼儿的行为不够敏感,即使在教育现场看到了有价值有意义的幼儿行为却总是难以识别捕捉并进行持续观察。
期刊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在乡村房屋建设方面量大面广。当今乡村房屋建设已经跟随时代发展改朝换面,进入房屋建筑的高峰期。在党中央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背景下,乡村房屋建筑已成为建筑建设中较为重要的方面。基于此,本文根据当今乡村房屋建筑情况对建筑的施工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合理性,推动乡村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房屋建设;施工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振兴
期刊
摘要: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做出了明确说明:“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年对语文课程孜孜探索的结晶,是语文课程研究的重大成果,也是修订版课标最为亮丽的一笔。因此,提升学生语文的语言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必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前提和依据。  关键词:语言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都相应的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也相应提出,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也相应的起到了支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之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水利建设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和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之间也会产生直接的联系,因此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对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都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是其树立正确观念和形成个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重视初中生的德育教学工作,引导和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排解负面情绪和学习上的压力,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本文将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施策略,以期能为提高德育活动有效性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教师应重视与道德和法治有关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三个观点,并进行终身学习。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制的生活会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道德法治,以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众所周知,小学道德和法治学是一门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新版《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与
期刊
摘要: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度学习在近几年备受管着和认同,在李松林教授提出的“深度学习”思想引导下,我校开展了“以惑为轴的深度学习引导实践探究”课堂改革实践活动,探索出“诱惑—析惑—解惑—活用”的基本模式,再融进我们龙泉的特色四学环节:“首学—互学—群学—共学”中,让我们的学生深度参与,从而让课堂更有深度!现结合《20以内进位加法变式练习》为案例来阐述。  关键词:以惑为轴;四学;深度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在这种社会形式指导下,人们对中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尽量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不断关注当下比较新兴的教育形式,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手段,以做好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中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策略  教育需要进行不断地优化和革新,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新兴的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是现代人们心中最大的一种情感爱和思想,它往往只是大于赡养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的一种爱,甚至可能是大于恋人之间的一种爱。高中学习阶段,学生们正处于长期学知识的一个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教授们的爱国主义不仅仅单单是学校政治学的学科工作,语文课工作也是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不可组成的一部分,对学校培养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高中语文;学生爱国主
期刊
摘要:说到现如今的小说语文,随着课改的推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一定的精准要求,因为课文内容的简化所以,大部分老师都能够在讲课时将知识点尽心缕清、述直,但这里就要提到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点了,“简易小说”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在课改之前最不起眼,也没有经过长期思考教学研讨的点。这是因为课改之前小学的学习多半是以识字积累为主的考核模式,对学生学习期成长期要求的学业项目较为简单,没有大量的理解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