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未来的粮仓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pm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可能会想,海洋里不能长粮食,怎么能成为未来的粮仓呢?
  是的,海洋里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中的鱼和贝类却能够为人类提供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在海洋中,有了海藻就有贝类,有了贝类就有小鱼乃至大鱼……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这是因为,藻生长需要阳光和硅、磷等化合物,这些条件只有接近陆地的近海才具备。海洋调查表明,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硅、磷等含量十分丰富,只是它们浮不到温暖的表面层。因此,只有少数范围不大的海域,那儿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深海水自动上升到表面层,从而使这些海域海藻丛生,鱼群密集,成为不可多得的渔场。
  海洋学家们从这些海域受到了启发,他们利用回升流的原理,在那些光照强烈的海区,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层,而后在那儿培植海藻,再用海藻饲养贝类,并把加工后的贝类用来饲养龙虾。令人惊喜的是这一系列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有关专家乐观地指出,海洋粮仓的潜力是很大的。目前,产量最高的陆地农作物每公顷的年产量折合成蛋白质计算,只有0.71吨。而科学试验同样面积的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27.8吨,具有商业竞争能力的产量也有16.7吨。
  当然,从科学实验到实际生产将会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从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抽水需要相当数量的电力。这么庞大的电力从何而来?显然,在当今条件下,这些能源需要量还无法满足。
  不过,科学家们还是找到了窍门:他们准备利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表面层和深海的水温差来发电。这就是所谓的海水温差发电。这就是说,设计的海洋饲养场将和海水温差发电站联合在一起。
  据有关科学家计算,由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光照强烈,在这一海区,可供发电的温水多达6250万亿立方米。如果人们每次用1%的温水发电,再抽同样数量的深海水用于冷却,将这一电力用于饲养,每年可得各类海鲜7.5亿吨。它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类消耗的鱼、肉总量的4倍。
  通过这些简单的计算,不难看出,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是完全可行的。
  (选自2009年10月15日《青少年科普周刊》)
  
  阅读训练
  1.本文以问句开头,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是怎样把大海变成粮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五段中出现了三个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文的语言首先要准确,请从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海洋正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威胁,请运用本文所告诉我们的知识,拟一条呼吁人们保护海洋的公益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应海设计)
其他文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成功的作文,总是离不开写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同学们在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进行描摹观照之时,一定要积极地投入自己主观的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主观的情意和客观的外物交流互动,从而达到“相看两不厌”的物我交融之境。这样,同学们笔端流露出来的文字才会情味四溢,意韵幽长。  技法导航: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抒情方法:  一、直抒胸臆表情怀——直接
期刊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让老师省心的学生,即便新来的班主任是从省城转过来的,我依旧我行我素。记不清有多少次把一首首抄来的露骨情诗塞给那个心仪的女孩,记不清有多少次翻围墙出去吃烧烤,记不清有多少次躲在厕所里抽一根根劣质香烟,甚至当班上同学都在拼命地往高考这艘“诺亚方舟”上挤时,我依旧还在魔兽的世界里沉沦。  那天刚一下课,高寒就急匆匆地跑到我打工的餐馆,气喘吁吁地对我说:“班主任又被调回省城了,我们班暂时由
期刊
脚步  仅仅流连于春的原野  这只能算作春游    脚步  如果不迈出秋季的果园  便可称为采摘    脚印  深深嵌刻于峭壁和坚冰之上  便有权解释跋涉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了人生哲理的小诗。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应该怎么“走”呢?本诗通过三个小节,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三类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诗的突出特点是:把道理呈现在形象的比喻里,把情感隐含在变化的词句中。  把道理呈现在形象的比喻
期刊
做有知识的人虽然很好,但做有道德的人更好。  做我们必须做的事虽然很好,但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更好。  制定人生计划与确立未来目标虽然很好,但将它们付诸实施会更好。  希望成功虽然很好,但为成功而去努力会更好。  做出承诺虽然很好,但能兑现承诺就更好。  具有尊严虽然很好,但不践踏别人的尊严更好。  拥有一切虽然很好,但与一无所有的人分享一切会更好。  被爱与被理解虽然很好,但爱人与理解人就更好。  
期刊
教学杜甫《石壕吏》这首诗时有学生提出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诗句中究竟是谁在“泣幽咽”的问题,很快就引发了众多同学的激烈争论。  “老师,本来就是儿媳妇暗自在低声哭泣!”有学生站起来很坚决地说。  “不对,不应该是儿媳妇的‘泣幽咽’呀!”马上就有另一学生站起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老师,我觉得是老翁在低声哭泣。”  “为什么说是老翁呢?”我微笑着鼓励他能否说说理由。这个学生接着转向其他同学,自
期刊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已被公认为全世界的文学泰斗。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博爱和自我修身,主张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他在作品中始终寻求、探究新的生活,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始终错综交织,带给人们的是思想的启迪与不尽的思考。  《孩子的力量》正是这样一篇小说,这篇作
期刊
曾经听过两个小故事。  某企业家讲自己读大学时同宿舍一同学家里比较富有,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第一天,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一周过后,结果是他自己一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从此他就给同学留下一个印象:这个人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事业有成了,而那个独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时他
期刊
导语: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将隆重开幕。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更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而承载这些主题的世博园区内的各种建筑,将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叹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世博园,先睹为快吧!    1.“世博轴”  裔蕊华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一条一千米长、百余米宽的立体交通通道将在园区内伸展,它恰似一条“主动脉”,从园区主入口一
期刊
阅读导航:  自从去年七月,在猫扑网上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有网友相继模仿“哥……的不是……,是寂寞”的句式,“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哥写的不是字,是寂寞”……一种集体性撒娇迅即蔓延开来,“寂寞党”就此在网络上悄然形成。就连2010年的春晚,单就一个“寂寞”就分别在冯巩、郭达和闫妮的三个节目中都有
期刊
旅游业,从来都是绿色行业之一,而“低碳”概念的大行其道也毋庸置疑地为未来的旅行增添了更多低碳的色彩。  “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消耗的旅游方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我们在旅行中所释放的“碳”。例如,周迅在参加一个网站举行的倡导低碳旅游活动时对媒体宣称,捐出238棵树苗来抵消自己2008年的碳排放量。  进入21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