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效果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Pri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6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9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高热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儿运用不同护理措施后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复发间隔时间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①干预组患儿在运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后,高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频率少于对照组、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干预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中,能有效减少高热复发频率,缩短高热持续时间,减少患儿家属的担忧。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高热惊厥; 复发频率;满意度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童常见疾病,常因各种原因所引起机体的急性感染,使体温超过39.0℃以上,引起躯体不自主抽搐的临床表现【1】。相关研究表明,小儿在发生高热惊厥后,有25%~40%的患儿会再次出现惊厥现象,且长时间反复复发会对脑细胞造成损伤【2】。部分患儿还会遗留癫痫、智力低下、行为障碍等严重后遗症,是儿科常见的危急症。预见性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综合性分析,采用PIO格式总结患儿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护理干预【3】。本研究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符合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4】。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20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4.4±0.9)岁,体温38.5~40.0℃,平均体温(39.2±0.3)℃,病种:上感28例,腹泻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4例,肺炎3例。干预组中男患儿21例,女患儿22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4.7±0.7)岁,体温38.6~39.9℃,平均体温(39.3±0.2)℃,病种:上感26例,腹泻9例,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肺炎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温、病种等一般情况,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儿常规高热护理措施,主要内容为治疗原发疾病、降温处理、饮食指导等。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高热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2.1 病情观察 高热惊厥多见于6~36个月的小儿,此年龄段患儿的言语表达能力不佳,因此,对于病情变化需要护理人与和家属双方密切观察。尽早发现患儿发热先兆,及时处理,避免造成高热。部分患儿在发热前表现为精神萎靡、畏寒怕冷、四肢末端冰凉及食欲不振等;多数患儿则表现为面色潮红、莫名哭闹、呼吸急促、头颅发热等。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儿及时测量体温和脉搏,查看体温情况,并汇报医生做好相应退热措施。同时,告知患儿家属不能单凭触摸患儿额头温度来判断患儿是否发热,应教会患儿家属通过正确使用体温计以及脉搏的测量来判断疾病。患儿夜晚休息时,避免影响患儿休息,应减少体温测量次数,可告知家属通过测量患儿脉搏来初步判断。告知家属不同年龄段,患儿正常的脉搏范围,同时告知体温每上升1℃,脉搏就会增加15次/分以上。
  1.2.2.2 发热处理 患儿发热时,做好发热护理是护理的重点。当体温未超过38.5℃,应采用物理降温,如多饮温开水、温水擦浴、酒精擦拭、化学冰袋冷敷等;体温超过38.5℃时,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退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等;对超高热患儿发生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患儿衣领,从患儿上下臼齿处放入开口器,及时清理患儿的分泌物,以呼吸道保持通畅。必要时还需给予约束带适当约束患儿肢体。遵医嘱使用镇静解痉、脱水药、退热剂等并使用冰帽等器械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必要时,在患儿高热惊厥阶段可以预防性使用退热、抗惊厥药物,但必须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1.2.2.3 健康指导:小儿高热惊厥的防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5】:1、加强患儿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2、当体温超过38.5℃时,积极采取各种治疗手段控制体温,是预防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重要措施。因此,护理人员需指导患儿家属储备几种常用退热药物,并能正确掌握各种药物使用途径和计量。同时,患儿家属还需掌握惊厥的紧急处理方法,避免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属慌张抱起患儿往医院求救等错误方法。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患儿大程度上的损伤,甚至还会给患儿带来生命危险。
  1.4 观察内容
  ①观察两组患儿的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及复发间隔时间。
  ②满意度调查【6】 通过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类,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儿运用不同护理措施后,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及复发时间间隔比较
  干预组患儿运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后,高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复发频率少于对照组,复发时间间隔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高热持续时间、复发频率及复发间隔时间比较(X±s)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3%vs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小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未完善,弱小的刺激对小儿的体温中枢都能造成强烈的刺激,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机体不自主抽搐。张凤伟、王风玲【7-8】等人研究报道表明,单纯的高热惊厥对患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对近期记忆力能造成一过性失忆;高热惊厥反复发作,会对患儿的大脑发育带来严重损伤。因此,对高热惊厥的患儿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对控制小儿智能损伤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针对高热惊厥患儿从病情观察、发热处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着手,积极处理现存的护理问题,对潜在问题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了高热复发频率,拉长了复发时间。本文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原发疾病的同时,同等重视了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患儿病情变化往往发现最早的人是其父母,护理人员用最简单的方法,教会患儿父母对病情的观察判断及对惊厥的紧急处理原则。使父母能早期发现发热征兆,并能采取简单的控制手段,降低了惊厥发生率。从根本解决了患儿家属的需求,使更多家属对护理人员给予满意评价。
  综上所述,小儿高热惊厥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针对疾病快速做出了护理决策,并能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研究结果表现,干预组患儿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后,较对照组更有效减少了高热复发频率、延长了高热复发时间、缩短了高热持续时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提示预见性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变化,减轻了父母的焦虑,获得了更多家属的满意度。然而,如何做到杜绝高热惊厥的发生,仍需要护理人员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应桂芬,章晓军.健康教育对小儿高热惊厥后再复发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1,49(17):98-99.
  [2]金辉.社区护理干预在防止小儿高热惊厥复发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0,31(18):2956.
  [3]张颖.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1,19(2):122-123.
  [4]董幼祺,董继业,郑含笑.固本防惊汤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疗效观察[J].临床报道,2012,27(3):766-768.
  [5]孙宗芬. 护理干预对儿童高热惊厥病的治疗效果浅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15(01): 178.
  [6] 王朝媛.个性化护理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效果观察[J]. 西南军医, 2010, 12(4): 782-783.
  [7]张凤伟,郭秋菊,陈小萌,等.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0): 29-30.
  [8] 王凤玲.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护理, 2013, 11(24): 336-3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先兆流产患者焦虑情绪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08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出院时SAS评分(39.02±1.16)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影响研究。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针灸科治疗的96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温针灸加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通过随访1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ort-mann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ort-ma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护理围术期病人,实现最理想的护理效果,改变现代医学护理模式。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来分析探究其护理效果。结果:120例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对心理护理的总满意度达到97.5%,对心理护理的需求率达到了100%。结论:在患者围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值得各大医疗机构推广运用。  关键词:手术室;围术期;心理
期刊
摘要:目的:宫外孕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分析其对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64例宫外孕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为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
期刊
摘要: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  关键词: 脑梗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4例行腹腔镜切除术的老年阑尾炎患者,按随机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5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男性组26例和女性组28例,均使用短效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分别于治疗4周,12周,48周评估疗效,观察药物副反应,并在结束后随访24周。 结果 :在48周治疗结束后ALT复常率分别为男性组92.3%(24/26)和女性组89.3%(25/28);男性组获得ETR和SVR分别为76.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在我院收治的1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8例术后再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影响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护理要点。结果: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体位护理、血压护理、心理护理和引流管护理,18例患者术后再出血患者中有11例患者行二次血肿清除术,5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3例患者放弃治疗;结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8例,将其按照损伤程度分成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另抽取同期无颅脑损伤者20例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展开血清TNF-α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伤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拉西地平治疗甲减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甲减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氨氯地平与拉西地平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疗程后两组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