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探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jxl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系机械类专业教学关键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及工程设计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为立足点,对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全局思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当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不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5015302
  1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介绍
  当前,在高职教育日趋大众化的情况下,有效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便变得异常紧迫且必要。为此,各高职教育工作人员理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质量观,并在这一前提下强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各高职院校理应以自身实际为立足点,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各高职机械设计教师理应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职业发展水平为目标,并把这一目标作为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及导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落实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理应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思考问题,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随后在此前提下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此外,各高职机械设计教师还应进一步更新观念,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机制,打造人才培养特色,为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贯彻及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机械设计教学改革全局思路研究
  各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机械设计教学改革必须以机械零部件设计为中轴线,以如下三大设计为核心:其一,参数设计;其二,结构设计;其三,机械系统全局方案设计;展现机械设计的共同规律及基础方法。给予已学知识应有的重视,对已学知识进行相应的综合,并给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应有的重视。注重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重视多方案设计及再设计的理念,借助于CAD技术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的顺利实践打下牢固的基础。
  各机械设计专业所使用教材的体系及内容必须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相适应,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跳出一味追求科学机制完整性的限制,不再注重设计理念的全面性,而注重共性规律,防止一味照搬教材内容的举例方式,重视设计理念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工程运用教学,以机械零部件设计为重心,适当拓宽教育内容的专业适应范围,恰当导入本课程范围里某些新的技术内容和先进设计方法于机械设计里的运用。
  3当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
  3.1独立运用已学知识的水平较低
  机械设计课程对于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要求特别高,它要求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已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后面课程的学习。然而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学生在对零件的材料展开挑选时无法熟练运用已学知识,通常都是照搬课本里的例题挑选材料;在实施轴的强度计算时无法灵活使用材料力学的知识,对于繁杂应力环境下的轴展开强度校核运算;在绘零件图及装配图时,无法树立边绘图、边核算及边修改的全局设计思想。有些学生甚至带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当下,我国机械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如下不足:对机械设计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独立设计能力的提升,一味抄袭教材的机械设计结构,无法对零件的强度、工艺、调整及密封等问题进行综合的思考。
  3.2对机械传动设备的结构及工艺设计认识不足
  当下,我国的机械设计教学普遍采用课堂教学为重心,实践教学加以辅助的教学模式。而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讲解系课堂教学的重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较少。鉴于学生对机械的设计、安装、使用及维护等工艺过程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最终导致其在面对工艺问题时无法认真思考,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出现。
  4促进机械设计教学效率提升的措施
  4.1创建完备的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机械设计教学效率的提升,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理应跳出传统机械设计教学体系的束缚,以原有教学体系改革及实践成果为前提,自认识规律及满足工程设计各关键环节训练的需要为立足点,创建一整套以创新设计为主线,以促进学生综合设计水平的提升为目标的教学体系,以实现机械设计教学的良性循环。
  4.2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系教学关键组成部分,教学内容的优化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机械设计教学效率的提升,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理应对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展开有效的整合、充实及提高,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机械设计教学内容的优化。至于教学内容优化措施方面,老师们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其一,设计总论。讲解机械设计中的部分共性问题,通常包含机械设计的普通思想及方法、与机械设计创造性思维相关的方法等。其二,零件及部件的参数设计。此环节属于机械设计教学的重心,在这一部分,老师们应帮助学生解决怎样正确明确传动零件及联接零部件的关键参数与各类参数对设计制约的影响等问题,重视参数设计时的多方案设计与再设计理念,给予与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相关内容应有的重视。其三,零件及部件的结构设计。阐述机械零件及部件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及相关共性,并介绍几类特殊零部件结构设计的详细方法。其四,系统的设计。以系统论为立足点,对机械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构成、原理及方案设计展开详细的分析。
  4.3优化教学内容构成方式
  其一,在分析常用机械传动设计及零部件设计的前提下,附带讲解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此体系跳出了机械设计课程的限制,让基础机械设计知识日趋统一及完善,有利于学生整体设计理念及设计水平的提升。   其二,在简单介绍创新思维与法则的前提下,结合相关章节阐述机械创新设计技术,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
  其三,完成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对老材料进行精简压缩,尽可以降低重复内容出现的几率,给予计算结论及运用应有的重视。与此同时,适当引入反映当前机械设计的知识。
  4.4强化实践性教学部分
  机械设计系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部分对于其教学效率的提升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强化实践性教学部分,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
  (1)加强对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结构、工作原理的认识。
  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金工实习的机会,在金工实习的前提下,借助参观机械设备陈列室、小型机械拆装实验及解剖机械传动系统等相关环节,让学生对机械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强化工程实践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训练,让他们对各类零件于不同情况下参数设计的全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给学生布置传动系统设计作业,要求他们自行绘制设计说明书和零件图,鼓励他们自行进行设计的研究及实践。
  (3)开展实验教学创新。
  以促进学生操作水平提升为目标,对原有机械实验自控制及测试手段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改造,同时增加部分实践性较强的新实验,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借助新增综合型及创新设计型等类型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部分的重视度,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的提升,深化其对课程内容的了解,将其所具有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4)重视课程设计的运用及实践。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设计理念及能力的提升,增强其对基础机械设计知识的认识。各高职机械设计教材编撰老师理应以实际为依据进行教材的编写,所编教材理应与教学运用及实践紧密结合,同时还应给予学生工程设计各关键环节应有的重视;把当前设计技术手段导入机械设计课程教材之中,使教材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设计相应实验,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4.5改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教学过程中推行少、精及新原则。
  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时,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理应推行少、精及新原则,重视教材重点、难点、思路、方法、课程发展及运用实践的讲解。通过框图介绍教学内容,让机械设计思路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接受,并且让学生掌握机械及其零部件的设计方法。
  (2)增设讨论课,开展参与式教学。
  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时,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可以通过设计综合性讨论课程的方式。借助小组讨论及现场讨论,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发表自身看法及学习体会的机会。比方说在进行轴的结构设计这一课程的讲解时,老师们可以先要求学生于满足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自由进行轴结构的设计,随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最合理的轴结构。
  (3)强化设计类训练,促进学生设计水平的提升。
  在进行机械设计计算知识的教授时,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理应让学生多多参加各类零件于不同情况下参数设计的实训。比方说在结构设计时,严格落实“实践——理论——实践”的练习过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设计水平的提升。
  (4)布置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及练习。
  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方面,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除了应给学习布置一定量要求明确的习题外,同时还应给学生布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及练习,以有效地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
  (5)优化成绩评估方式,强化日常训练及考察。
  至于学生成绩评估方面,各高职机械设计老师理应降低考试在成绩评估中所占的比重,增加日常训练及考察比重,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尽可能避免学生走入被动学习或临时抱佛脚的误区。如此学生们便可以较好地投入到机械设计的学习之中,扎实地掌握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倪树楠,苏猛.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8).
  [2]刘建华,庞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农机,2011,(09).
  [3]王新华.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
  [4]张健,起雪梅.基于加强教学环节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9).
  [5]邓杰.创新教育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资讯,2007,(14).
  [6]景华荣,杭佑庭.高职机械设计教学与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都纷纷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去,这就给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使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文章对高等数学在高职机电类专业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几点浅见,希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德国的实地考察,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模 式、办学理念及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全面分析了德国职业技能鉴定技术,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德国职业技能鉴定对我们a高职教育的启示,希望对高职院校的技能鉴定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高职教育;启示  德国是目前欧洲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们在探索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时发现,德国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是
摘要: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已经进行了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后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依托,以电子产品的制作为最终目的,学生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专业技术的理论,而且应该具备产品制作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同时也能具备产品焊接的能力,因此锡焊技术的掌握是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核心内容,但是由于专业课程中不能利用较多的时间讲解锡焊的方法
摘 要:教育的改革必然要求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自由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安排个人计划和发展方向,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开放性和互动性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基于web化的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丰富,功能强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有重大的影响。本文针对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设计了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型和应用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实现技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企业异地分支局域网之间的网络通信越来越频繁,用户对于安全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更加重视。针对以上需求,本文对现有的基于TCP代理的数据压缩传输系统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安全性优化,提高了系统对于攻击的防御能力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关键词:TCP代理;安全;SYN cookie;OpenSSL  Improvement of security for TCP prox
摘 要:随着宽带接入的发展,用戶不再满足简单的上网,对网络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接入网提速在原有网络上进行升级改造是比较实用的提速方案,但是由于线路、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有部分用户无法通过现有网络的升级实现接入提速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采用新的接入手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用户进行改造。  关键词:宽带技术;线路;光纤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