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农历新年,郭林没有回国过年,而是在非洲的布基纳法索继续着自己的“淘金”事业。“大四上学期,老师就曾说她有个大学同学在非洲开矿,让她帮忙介绍翻译。但是一听说去非洲,没人敢报名,包括我在内。”谁也想不到,2009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郭林却选择了去非洲闯荡。
当初只是想趁着年轻出去闯闯,增长见识,后来在工作中才发现布基纳法索的淘金机械市场潜力巨大,于是,郭林开始创业。
大学里的创业达人
在非洲敏锐地发现商机,郭林表示这并不是偶然,因为他在去非洲之前已经有多次的创业经历。
上大二时,学校宿舍洗衣设备短缺,很多同学嫌自己洗衣服麻烦,于是郭林动了创业的念头。他和两个同学凑了600元,买来一台二手半自动洗衣机,开始为同学们提供洗衣服务,收费5元一桶。新学期开始后因各种原因,洗衣店没有继续开张,散伙分钱时发现居然“还小赚了一笔”。
大学毕业的那个夏天,他和新东方学校的几名老师一起到扬州创办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我们做了调研,7月15日是当地中考考生回校取成绩的日子,7月18日是当地高考考生领取成绩的日子”,他们认为到时候会有很多家长和同学愿意报名,于是这两天就在学校门口大量發传单,同时收集学生姓名和电话等信息,甚至还准备了宣讲会。一个月过去了,培训班一共才招了6个学生,收的学费还不够上课的成本。郭林后来分析,当时还是没有掌握市场需求,因为当地很少有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班,都是在学校补习。
非洲首次创业失败
在经历了扬州创业的失败之后,郭林又想到了老师提起过远在非洲的工作机会,“仗着自己英文好,可以去国外闯荡一下”,在老师的介绍下,他于2009年10月抵达西非的加纳做翻译。
到了那里才发现,所谓的翻译只不过是在店铺里用英语卖淘金机械,这令他大失所望,于是他向老板提出去做业务员。西非盛产黄金,对中国较为先进的淘金机械设备需求不少,中国商人也因此大量涌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郭林不辞辛劳地拜访重要采金工地,与批发商和采金业主联系,拿到了大额订单,当年年底就拿到1万美元奖金。“老板生病回国治疗期间,店铺的生意完全交给我打理,于是我开始了解公司的整个运营流程,从国内采购到报关海运,从加纳到港清关到进入店铺销售,为以后自己创业打下了基础。”郭林说。
郭林还发现,当雨季来临时,来自加纳周边的采金国家的客户购买量增长迅猛,其中布基纳法索的客户占多数。“西非的黄金产量,加纳第一,布基纳法索第二,我非常看好布基纳法索,当地中国人较少,意味着市场潜力巨大。”
一周的考察后,郭林回到加纳,写出了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找同行的老板融资。很多人都认为项目好、市场有潜力,却不肯掏钱,“因为他们不看好那里的政治环境,万一有点动乱,所有的投资都可能打水漂儿”。最终,郭林打动了一位老板,拿到了12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因为投资人也正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才去开辟布基纳法索的市场。就这样,布基纳法索有了第一家中国大陆人开的淘金机械代理公司,而郭林只占有5%的股份,“当时创业心切,就痛快地答应了”。
注册公司,找好店铺、仓库用去了郭林近一个月时间,而且郭林和助手还骑着摩托车逛遍了布基纳法索全国20多个采金工地,“让所有布基纳法索的客户知道,在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有一家卖淘金机械的中国店铺即将开张”。宣传的效果果然不错,公司开张第一天就进账1万美元。但是当店铺经营走上正轨之后,郭林和投资人的矛盾却产生了。“除了拓展业务,我在公司没有任何的发言权,比如大客户的价格控制权很重要,投资人规定的售价竟然高于大客户去加纳采购运输回来的成本,这样做对布基纳法索的公司极其不利。”当郭林去讨要公司控制权时,投资人拿出合同表示白纸黑字,控制权无可争议,他无计可施,只好选择离开。
非洲创业从头再来
没有公司的控制权就不能算是完整的创业,郭林坐上了回国的飞机,他下定决心要东山再起。
回国后,他继续寻找合作伙伴。
“我在国内遇到一个老板,他被我的执著和激情打动,表示愿意和我合作。我这次变得非常小心谨慎,在建立了信任之后,我们最终签订了股份协议。” 郭林把父母亲留着给自己结婚的房子卖掉,加上自己的积蓄凑了40万元,加上合作伙伴的80万元,他和合作伙伴带着120万元重返布基纳法索。
这一次公司的创立顺利多了。郭林采取合资的形式,找到一个原来的客户,分给他5%的股份,有了本地股东的优势,与当地的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沟通起来更加方便。随着货物如期到港,宣传工作也很充分,凭借自己的业务经验和大客户资源,郭林的公司在前两个月就拿下了200万元人民币的业绩。
进入旱季,缺少雨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的趋势。郭林又单枪匹马前往西非其他采金国家开拓业务,接下近百万元的订单。他说:“从公司去年7月成立到现在,半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创下近500万元的销售额,净利润达100多万元。”
疯狂淘金
淘金热是美国西进运动的产物。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发现的金矿位于新赫尔维蒂亚的萨特社区,这里地处萨克拉门托河与美利坚河的交会处,是太平洋沿岸两个最大的美国移民早期殖民地之一,由美国移民萨特在1848年开始修建;其次,金矿的发现者马歇尔正是那些征服太平洋沿岸的美国移民,他出生于资本主义发达的新泽西,在1844年踏上了西进的征途,从密苏里迁入俄勒冈,次年定居萨特社区;复次,金矿发现点处于马歇尔与萨特合营的锯木场的水车引水沟,淘金热爆发时,这里的木材加工立即解决了淘金者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其实,在这以前,在太平洋沿岸已多次发现金矿。据记载,较大的金矿发现是1841年在洛杉矶附近和1842年在南加利福尼亚。这两次都没有引起震撼性影响,尽管1842年的那次金矿发现也吸引了几百位淘金者,但很快就无声无息了。这是因为在1848年以前的几次发现均发生于印第安人的区域,印第安人的社会还处于相当原始的状态,他们并不懂得黄金的经济价值。
然而,时至1848年,情况则因西进运动而大为改观。随着移民的不断进入、经济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与外界交往的愈加密切,使得发现金矿之类的事情不会再始终是地方性的。1848年1月24日,金矿被发现;3月15日,圣弗朗西斯科的《加利福尼亚人报》首先刊登这一消息;5月12日,商人布兰纳带着金沙样品从金矿区来到圣弗朗西斯科,使发现金矿的消息得到证实;8月19日,一封描述这次发现的信件在美国东部纽约的《先驱报》上刊载,消息随之几乎传遍了全世界。淘金热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