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游戏的形式新颖、操作独特、参与面广、感悟深刻。将关注的心理团体辅导主题与恰当的心理游戏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在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中的主体意识,诱导学生投入体验,在放松中获得感悟,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游戏;团体辅导
心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目标不止于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游戏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游戏不仅适合心理团体辅导的自身规律和特点,也与教育部门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相吻合,适合运用在课程教学中。
1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中职生,一般是在初中毕业时对高考无望,放弃上高中机会,从中考分流出来的生源。由于传统偏见,中职普遍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这无形中导致了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又因为近年来中职学生都是免试入学,加上经济效益的原因,各校对程度极差、上学兴趣全无的生源也采用连拉带拽的办法,使得中职所招收的学生参差不齐。国内研究发现(黄文誉,2009),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有:①缺乏学习动力,对考试观念淡泊,对学习成绩更是漠不关心;②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做事缺乏耐心,意志薄弱,惧怕失败;③容易冲动,行为粗暴,愿望得到满足得意忘形,达不到目的悲观失望,造成曠课逃学,寻畔滋事,损害公物,严重的加入不良团伙、违法乱纪;④节俭意识淡薄,消费观念超前;⑤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就业压力大,缺乏自信心,过度焦虑,甚至抑郁等等;⑥适应性差、依赖性强。考试依赖老师划重点;在用人单位的选择上只是被动的承受,缺乏自主择业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目前青少年中约有28%的人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而在中职学生中这一比例更高。教育部在2012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团体辅导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试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结合”。中职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与普通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共性,可参照《中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指导纲要》的工作方向。
世界卫生组织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给人带来的痛苦更深重。当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下,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文化知识教学、技能实作实践等方面下尽了功夫,但大多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因此,对中职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开展心理团体辅导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心理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心理游戏的定义,综合学者的定义,其内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点:①心理游戏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具有科学性;②心理游戏具有游戏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③心理游戏的出发点是人的身心特征和存在的心理问题;④心理游戏目的是改善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即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⑤心理游戏需要精心组织,才能保证它的科学性,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心理游戏因其形式新颖、操作独特、参与面广、感悟深刻等特点,深受心理团体辅导教师的青睐及学生的欢迎,在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心理团体辅导运用心理游戏的研究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中职院校是通过心理健康选修课、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实现的,这些方式时间短、参加人数有限,且主要是理论性知识,不能达到真正普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寻求更有利于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中职院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以班级管理为主,每个班的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平时集体活动和上课都是以班级为主的形式参与的,是一个个自然的团体,而且班级一旦在进校时按专业分好后,一般中途不会有变动,人员稳定,很适合做团体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经历由一门课程向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全面渗透的转变。从开始的面向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逐步转向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团体辅导,从单一的矫治性辅导逐步过渡为集预防、优化、发展的多元化辅导。“倡导以人为本,以班级为核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模式”、“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团体辅导工作者”的理念正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有一套“班级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的指导方案,可以帮助教师轻松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团体心理学的原理,把心理团体辅导和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提高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本研究方向是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技术与班级管理、团队活动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大量生动、有意义的心理游戏,形成一系列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心理游戏辅导模式。比如大树与松鼠,苹果凤梨,二十个我是谁,人生曲线,火光熊熊,盲人看世界,传话,蜘蛛网,火眼金睛,触摸天空,化妆舞会,峰回路转等等。这些系列的心理游戏活动不仅能用于“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学生心理成长训练营”等培训,也可广泛用于“班级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训练”等活动。这为中职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操作方案。
4结语
心理团体辅导运用游戏,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色彩!
参考文献
[1]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
[2]李小敏.心理游戏在心理团体辅导课中的有效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4,(10):134.
[3]曲延丽.中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中心理游戏的应用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36):20.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游戏;团体辅导
心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目标不止于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游戏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游戏不仅适合心理团体辅导的自身规律和特点,也与教育部门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相吻合,适合运用在课程教学中。
1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中职生,一般是在初中毕业时对高考无望,放弃上高中机会,从中考分流出来的生源。由于传统偏见,中职普遍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这无形中导致了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又因为近年来中职学生都是免试入学,加上经济效益的原因,各校对程度极差、上学兴趣全无的生源也采用连拉带拽的办法,使得中职所招收的学生参差不齐。国内研究发现(黄文誉,2009),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有:①缺乏学习动力,对考试观念淡泊,对学习成绩更是漠不关心;②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做事缺乏耐心,意志薄弱,惧怕失败;③容易冲动,行为粗暴,愿望得到满足得意忘形,达不到目的悲观失望,造成曠课逃学,寻畔滋事,损害公物,严重的加入不良团伙、违法乱纪;④节俭意识淡薄,消费观念超前;⑤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就业压力大,缺乏自信心,过度焦虑,甚至抑郁等等;⑥适应性差、依赖性强。考试依赖老师划重点;在用人单位的选择上只是被动的承受,缺乏自主择业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目前青少年中约有28%的人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而在中职学生中这一比例更高。教育部在2012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团体辅导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试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结合”。中职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与普通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共性,可参照《中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指导纲要》的工作方向。
世界卫生组织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给人带来的痛苦更深重。当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下,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文化知识教学、技能实作实践等方面下尽了功夫,但大多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因此,对中职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开展心理团体辅导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心理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心理游戏的定义,综合学者的定义,其内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点:①心理游戏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具有科学性;②心理游戏具有游戏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③心理游戏的出发点是人的身心特征和存在的心理问题;④心理游戏目的是改善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即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⑤心理游戏需要精心组织,才能保证它的科学性,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心理游戏因其形式新颖、操作独特、参与面广、感悟深刻等特点,深受心理团体辅导教师的青睐及学生的欢迎,在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心理团体辅导运用心理游戏的研究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中职院校是通过心理健康选修课、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实现的,这些方式时间短、参加人数有限,且主要是理论性知识,不能达到真正普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寻求更有利于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中职院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以班级管理为主,每个班的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平时集体活动和上课都是以班级为主的形式参与的,是一个个自然的团体,而且班级一旦在进校时按专业分好后,一般中途不会有变动,人员稳定,很适合做团体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经历由一门课程向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全面渗透的转变。从开始的面向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逐步转向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团体辅导,从单一的矫治性辅导逐步过渡为集预防、优化、发展的多元化辅导。“倡导以人为本,以班级为核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模式”、“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团体辅导工作者”的理念正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有一套“班级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的指导方案,可以帮助教师轻松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团体心理学的原理,把心理团体辅导和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提高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本研究方向是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技术与班级管理、团队活动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大量生动、有意义的心理游戏,形成一系列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心理游戏辅导模式。比如大树与松鼠,苹果凤梨,二十个我是谁,人生曲线,火光熊熊,盲人看世界,传话,蜘蛛网,火眼金睛,触摸天空,化妆舞会,峰回路转等等。这些系列的心理游戏活动不仅能用于“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学生心理成长训练营”等培训,也可广泛用于“班级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训练”等活动。这为中职开展心理团体辅导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操作方案。
4结语
心理团体辅导运用游戏,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色彩!
参考文献
[1]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
[2]李小敏.心理游戏在心理团体辅导课中的有效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4,(10):134.
[3]曲延丽.中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中心理游戏的应用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36):20.